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543章 皇上,咱得去灭了他们

扛着AK闯大明 第543章 皇上,咱得去灭了他们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5:22 来源:笔趣阁

“王爷,朝鲜,被灭国了!”曹文泰下马走到刘鸿渐身前低声急道。

“小曹你莫不是跟本王开玩笑?别扯犊子了,皇上找我到底啥事?”刘鸿渐拍了拍曹文泰的肩膀笑哈哈的道。

朝鲜国偏居一隅面积不大,但人口却足足有七百余万,虽士兵战斗力跟卫所兵不相伯仲,但奈何地理位置好呀!

除却与大明有相当一部分国境线之外,剩下便是长白山这道天然的屏障,而其他三面皆是海洋。

外敌若想攻打朝鲜,要么便是自海上玩儿登陆战,要么就必须翻越长白山这道天堑,呵呵,既然是天堑,又岂是那么好过的。

“王爷,卑职岂敢拿军国大事来开玩笑!”曹文泰见刘鸿渐不当回事立马急了。

“东厂奏报,十几日前,建奴余孽代善联合罗刹国一部军队,横穿了长白山脉突袭朝鲜,朝鲜猝不及防仅五日便被拿下了都城汉城,那朝鲜国主李下落不明,很可能……”

“我次奥!”刘鸿渐见曹文泰一本正经也是心中大骇。

他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李这个爱笑的大叔还欠他军械所十万两银子没给,这特么的,若真是如此,本王找谁讨银子去?

代善这狗n养的还真能折腾,罗刹国?毛熊吗?翅膀都硬起来了呀!

“走,进宫去。”刘鸿渐再不迟疑翻身上马,张罗一声数百亲卫便向着京城奔去。

且说内阁在得知朝鲜国被建奴余孽闪电般灭国之后,当即捶胸顿足联袂去了乾清宫。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自己的小老弟报仇?哦,不,是劝服崇祯从长计议,所谓从长计议就是一个拖字诀。

原因很简单,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万历三大征耗尽了大明最后一点精血,特别是三大证之一的朝鲜战争,前后八年耗费白银不下千万两。

大明财政收入本就低的可怜,张居正改革留下的那点家底儿挥霍尽了不说,还倒着连裤衩子都赔了进去。

以至于到了后来,国库跑老鼠,朝廷竟穷的连国内的流民都整治不了。

内阁深知崇祯皇帝好面子,得知消息必定要派兵出关替朝鲜复国,至于能派谁,还能有谁他们即便是用脚指头都能想到。

朝臣倒不是因为嫉妒刘鸿渐功勋卓著,而是刘鸿渐打仗,实在是他费银子了,花销之大足以让世人瞠目,此是其一。

大明朝经历数年的各种折腾才倒是安宁下来,如今正是休养生息、百废待兴的时候,官员、百姓都已经厌倦了刀兵,民心思安,此是其二。

朝鲜国偏居东北,自大明出兵需要度过数条宽阔的河流包括鸭绿江,其补给线也会十分漫长,大明连年大灾本就缺乏粮米,国力不支,此是其三。

包括内阁首辅李邦华在内,几乎所有的朝臣一边倒的上奏疏提议大明按兵不动、休养生息,待年后从长计议。

代父监国的朱慈哪里经历过这般大事,当即便请出了已经白发苍苍的崇祯。

崇祯自然知道朝臣们的忧虑,事实上他自己心里也犯嘀咕。

凭良心,三百年来朝鲜国是对大明最敬重、也是最听话的藩属国,向来是大明说往西李氏朝鲜绝不会往东。

丁卯胡乱、丙子胡乱导致朝鲜国屡遭屠戮,身为宗主国已经令崇祯过意不去,而区区一建奴余孽,竟又打了大明朝的脸。

崇祯刚得知这一消息时便是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只是朝臣所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而近两年安国郡王刘鸿渐用兵虽然百战百胜,可数次大战之下,只抚恤赏银前前后后发出去不下五千万两。

大明举国上下皆思安定,民心不可不考虑,更何况听闻那代善背后还一个罗刹国?

崇祯思虑再三并未听从朝臣们的意见,也没有急着下旨,只言一切等安国郡王来了再议。

次辅范景文一听便毛了,心说等安国郡王来了,按照他的性子那妥妥是要出兵的,范景文、方岳贡等人当即拜倒高呼让崇祯以国事为重,切不可意气用事。

崇祯佯装身体不适摆摆手示意容后再议,意气用事?呵呵,这句话是对谁说的崇祯心里岂能不知。

当刘鸿渐风风火火的自天津马不停蹄的赶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连番的赶路刘鸿渐的屁股都快被战马颠成了四瓣儿,但事出紧急他硬是抖抖发麻的两腿入了宫。

“皇上,建奴又蹦起来了,咱得去灭了他们。”刘鸿渐见到崇祯便兴冲冲的开门见山。

赫图阿拉之战跑了代善一直让刘鸿渐耿耿于怀,一年以来他也一直令东北总督冯敦厚密切留意着代善这条漏网之鱼。

可长白山脉实在是太深了,山林作战不是盟军所长,外加上建奴鞑子本就发迹于白山黑水之间,山中便是他们的主场,冯敦厚虽屡屡发现踪迹,但却总是找不到主力。

一路上刘鸿渐越想越气,老虎不发威你当本王是hellokitty?

“佑明莫要急躁,此事还需商榷,且等阁臣们来了再作定夺。”崇祯安抚了刘鸿渐,随即向他说明了朝臣们的忧虑,以及他自己的看法。

半个时辰后内阁成员接连到场,而一直坚定支持刘鸿渐的李邦华瞄了他一眼,微微摇头叹了口气。

“诸位同僚,你们皆不同意出征平乱?”刘鸿渐知道这群大爷也是为了国事着想,言辞也并未过于盛气凌人。

“是的王爷,我等认为大明时下最要紧的事安定民心韬光养晦,为朝廷计、为天下万民计,我等皆以为军队不可妄动。”李邦华低着头代内阁说了他们的决定。

若只是建奴余孽倒还好说,据内阁探查到的消息,罗刹国也不是好惹的,真要是打起来,说不定又是一场旷日持久之战,东南还有郑芝龙,大明……折腾不起呀!

“诸位大人,你们皆知我不通儒学,就连皇上也多有劝诫我多读些经史,只是即便浅尝辄止,我也知其精髓便是仁、义、礼、智、信。”

刘鸿渐语速不快,声音也不高,只是包括李邦华、范景文在内的几个阁臣当即便羞红了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