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437章 军管三年(第三更,300月票加更)

“臣以为不妥!”刘鸿渐当时就急了。

辛辛苦苦劳民伤财盖好的宫殿,为啥要拆?闲咱大明银子太多没地儿花吗?

东北这旮沓虽然冬天冷的有点对不住人,当塞外风光还是不错的,外加上还没有大力开发的黑土地,若是好生张罗,数年后那将是大明的又一粮仓!

到时候这边发展起来了,说不定可以一起来旅旅游,这宫殿就当一大明的行宫多舒爽。

“皇上岂不闻棒打狍子瓢舀鱼,野猪飞到砂锅里这两句谚语?这辽东是个好地方呀,这里的土地可以产粮食,而且还是高产!”

真搞不懂古人心里咋想的,就是因为这是建奴曾经住过的吗?

能不能实用一点?

“那跟焚毁宫殿有什么关系?”崇祯刚才被刘鸿渐将了一军,如今又反怼回来。

“额,辽东是苦寒之地不假,但皇上可知为啥不论是盟古兵、还是辽东兵亦或是建奴兵都很能打吗?”崇祯的思维早已僵化,刘鸿渐觉得还是得开导,得去循循善诱。

对于刘鸿渐又开始摆谱子的行为,崇祯是心中无语,只抬眉看了一眼,就接着吃菜。

何以每次反而朕成了一问三不知?

他的意思很明显,你爱说说,不说朕也不在乎。

“辽东这地儿冬日里滴水成冰,冬日对于这些辽民无异于一场挑战,他们为了活下去宁愿顶着暴风雪出去捕猎、打渔。

他们的身体也因为经常遭受此等磨砺而变的坚韧,此是其一。

反观咱大明南方那些兵,哦,恕臣直言,南方的那些兵都不能叫兵,不过是一群披着狼皮的羊而已,朝廷养着他们都是累赘,此是其二。

襁褓里孩子没有任何的战斗力,皇上此番北伐应该也体味到了,咱大明的天子不能总是躲在深宫之中,应该在年轻时多经受些战争、多感受些民间疾苦。

受过苦的人方知道物力维艰,在上位后也才懂得来之不易。

臣建议以后有机会应该让太子殿下也来体验一番塞外的苦寒,这处宫殿正好作为咱大明的行宫。”

饶了一个大圈子,终于把朱慈烺那小子绕了进去,就是不知这小子听到让他来辽东受苦作何感想。

但这小子被儒家那些大爷熏陶的都快变色了,太面了,终究不利于大明。

“不拆便不拆吧,何以多了这许多狡辩,朕回去便打算禅位了,慈烺估计也没空来这儿体味,倒是以后大明的储君可以来此地历练。”

崇祯似乎酒虫子上来了,猫了一眼飘着酒香的酒坛子,又夹了一筷子菜。

得,这下大明后世子孙估计都要对刘鸿渐咬牙切齿了。

“嘿,那都是小事,太子殿下总会有时间的。”刘鸿渐丝毫不在乎,老朱家不是爱遵循祖制吗,太上皇定下的规矩以后不就是祖制了?

“还有一事,辽东落入建奴手中已经数十年,几经屠戮,最近半年来又是连番征战,城池残损,饿殍满地。

辽东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但却大半未曾开发,以辽河以东为例,大部分土地仍旧以放牧为要,这太浪费了。

臣以为当号召辽民开垦荒地,凡是新开垦出的农田,免其三年田赋以鼓励生产。”

一直以来,大明对关外的土地掌控力度都不够,明初建立的奴儿干都司,干脆就是当地部落的自治。

没有收到什么赋税钱粮不说,结果人家一朝得势,马上便反噬其主。

西边是盟古人,东边是女真人,都是喜欢抢掠而不爱生产的野人。

辽民本就困苦,还要时不时被人劫掠,过的还不如南方士绅家里养的狗。

倘若让辽民真实的体会到大明的优待和好处,以后但凡有战争,辽人和盟古人必将成为大明的屠刀。

“此是小事,朕准了,前些时日刘卿建议新增蒙古行省,朕考虑再三,觉得可行,外加辽东新收复的故土,朕也准备算作一个行省,只是这名字……”

没有田赋便没有田赋吧,反正只有三年,反正没银子了自然要找这小子。

都是失而复得的领土,权且听这小子的。

“就叫东北省吧,高端大气上档次!”刘鸿渐没口子的招呼。

辽东土地十分广阔,按后世是应该整三个省,但辽东人太少了,满打满算不过二三百万。

想起后世问出处,相当一部分人仍旧以东北人自居,而不是说出具体的黑、吉、辽,那么干脆就先叫东北省吧,省事。

待以后想办法移民,人多了再作商讨。

“就依你,只是这二省如今刚刚收复,四处仍有流窜的逆匪,这承宣布政使之职不太好选呀!”崇祯微微皱了皱眉头道。

自古以来穷山恶水多刁民,而朝廷那些喜欢鼓吹以孔孟之道教化之的朝臣,最近几年也不吹了。

两广以及福jian两百多年了,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那些之乎者也去教化人家的大臣,可没少被本地的土著弄死的。

事实上证明,之乎者也对于大字不识的山野之人毫无用处。

“臣以为,此二省暂时实行军管吧!”刘鸿渐沉吟片刻道。

辽东还有大部的建奴部落没有收复,盟古更别提了,察哈尔部仍旧还在四处征伐,说不定啥时候就要与大明摩擦摩擦。

如果来几个只会之乎者也的老大爷,时不时的骑在武将头上耀武扬威瞎指挥,那岂不是要歇菜?

倒不如先实行军管,二省各设总督一名,总督本省军、政、财,统一调配,这样即便哪处有反叛,总督也好直接派兵干脆利落的剿灭。

而不是先去请示老神在在的文臣,然后文臣再一步步上奏疏商讨,商讨来商讨去等得出结论,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提升武将的地位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至少要恢复到后世百姓以当兵为荣的状态。

等了却了这边的杂事后,刘鸿渐还打算搞搞教育,特别是军事教育,大明的武臣到如今还处于冲锋陷阵的状态。

他们认为身为统帅就该带头冲锋陷阵,这不是扯犊子吗,刀枪无眼,一旦统帅挂了,士兵们没了领头羊岂不是兵败如山倒?

反观一路跟随他大杀四方的各路总兵、参将,不论是王元霸还是吴炳豪陆海波,或者自己手下的阔端等人,大多连字儿都不识几个。

那些文臣不笑话你笑话谁?

兵者,诡道也,此已经是十七世纪中叶,属于冷兵器勇猛冲杀的世代已经将要终结。

大明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大明需要更多熟悉战阵、熟悉火器、懂得大战略灵活指挥的中级将领。

大明皇家军官学校的建立,必须提上日程了。

“就以三年为限吧!”崇祯皱着眉下了定论。

PS:月票加更是按照起点和QQ阅读两个平台计算的,两个平台投的票都计算在内。

PS:本书全订粉丝群群号:85880765,粉丝值2000可入群,截个图入群找管理小糖糖验证一下就可以了,只有诸位多多支持正版,寒寒才有更大的动力去写作。拜谢诸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