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神仙老师 > 133,我的理想你们不懂

三国神仙老师 133,我的理想你们不懂

作者:野菜大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38 来源:笔趣阁

(); 专利法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搞出来的法律,既维护了商业秩序也垄断了技术,而妨碍了技术的流通。现在幽州地面掌握先进技术的只有长留仙门,仙门威望极大,那些世家豪商不大可能来冒着得罪仙门而仿制仙门的产品,搞冒牌货的大部分是一些小商人,而这些小商人基本上出自城中平民。

白子云觉得没必要与这些小民争利,更何况其中很多还是因为受到仙门先进技术的排挤,自己原来那套实在没有竞争力,为了生活不得不如此。总的来看,现在燕赵两地的商业氛围没达到实行专利法的标准。

白子云皱眉想了一下,笑道:“专利法就不必了,那些世家豪商有人仿制的叫人警告一下便是,那些小商人就算了,他们还要靠这个来维持生计呢。”

“是这样啊。”庄周是技术员,对这些商业似懂非懂,白子云既然这么说,便不再管这件事情了。

白子云回到白家庄之后,又是一番忙碌,这让他很无奈,一旦插手世俗的事情,就会忙得不可开交,特别是现在是鲜卑入侵之后的非常时刻,更是诸般事情极多,他只能耐着性子处理事务。

城外十多万难民,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即便是以仙门的财大气粗也吃不消,还好太平道的百万粮草陆续送来,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白子云自然不可能让这些难民光吃饭不干活,以工代赈才是解决难民的最好办法,这样可以让难民秩序化,让难民做工换取食物,可以对难民加强管理,也可以刺激涿县的经济。

还有,最主要的是白子云需要这样的廉价劳力,因为涿县城人员流动极大,原先的地面有些拥挤了,太守刘基考虑扩大城池。将城墙往外拓展数倍。这拓展城池的重担便落在了长留仙门的建筑队身上了。

建筑队以前都是一些没多少文化的工匠,跟着白子云学会了不少的现代化建筑知识,但要建筑一个城池这般大的工程,他们可没做过。心中没底,便只好求助白子云。

白子云早就对涿县城不满意了,便对涿县地理和人文环境仔细调研了一番,又参考现代城市建筑方案花了七八天终于弄出了一整套新涿县城池的建筑图纸来,当然只是一套很粗糙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案。但对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惊为天人了,不过话有说回来了,白子云在这些人眼里早就已经是天人了。

“城市底下管道,用水,卫生,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商业区,住宅区……这。尊上,如此多的建筑设施,看规模极其庞大,不知要何年马月才能搞好这个城市建设?”

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建筑设施,太守刘基头晕的揉着脑袋,苦恼地问道。

白子云好笑道:“这只是粗略的城市图纸,以后会不停的完善,这新城市大概会扩建一百倍左右,大概会在二十年内完成基础建设。”

“一百倍?二十年?”刘基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图纸,过了良久才感叹道:“虽然在下不懂此建筑图纸。但能够看出来,若能建成,必然比洛阳城要繁荣数十倍,此城若能建成。必然是当世奇迹。”

“这些还言之过早,这座城市还是需要燕赵之地的世家豪商相互配合的,新城是一座巨大的商业之城,若是生产出来的商品无法运输到外头,这些都是枉然。”

白子云颇有些担心的说道,现在他搞的这个城市太大。涉及的方面太广,以他的通天手段,也没信心在这时代能够完美完成。

刘基看向白子云,笑道:“若是天下扰乱,这商业流通怕是要截断了。”

白子云看了刘基一眼,知道他的意思,便沉声道:“虽然本座没有称霸天下的意愿,但在我的地盘内绝对不允许成为征伐之地,刘太守请放心,幽州之地不会乱的。”

刘基点点头,迟疑了一会儿,道:“在下一直有个疑问,还望尊上如实告知,好让在下心中有个盼望。”

白子云笑道:“刘太守是想问我这般神通广大,为何不直接去往洛阳坐上龙庭,来个改天换地?”

刘基微微一震,沉声道:“正是,还请尊上如实相告。”

“这个问题,其实你们早就知道了,只是不甘心罢了。原因嘛,还是那句话,”白子云看向刘基道:“那皇帝宝座在我眼里不过是一介里正而已。在凡人看来皇帝福泽天下,至高无上,但在我眼中,不过是一个滥用职权、无法无天的山野村夫罢了,什么皇权神授,什么天之嫡子,不过是为了固定皇权地位弄出来的愚民之策罢了。我来到这个凡尘,可不是来辅助天子开拓疆土、造就什么太平盛世。何况在凡人眼内,所谓的太平盛世,也不过是平民百姓都有口饭吃,再好一点便是富足安康,但前提条件是不能超出权贵们眼中的底线。儒家最高的治世理想也不过是大同世界而已。”

刘基对白子云叛逆之语无动无衷,因为他知道白子云有资格说这样的话,而是定定地看着白子云,问道:“尊上的治世理想是什么?”

白子云叹息一声,道:“刘太守,我的理想你们不会懂的。”

刘基微微一愣,随即点点头,不再问了,仙凡有别,仙人有些想法,凡人的确搞不明白,刘基和白子云相处了这般久了,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两人有默契地不再说朝政的事情,白子云指着设计图的一处地方:“重点在建造工业区和商业区,这两地做好之后,然后将重点转移到其他设施上,而工业区和商业区先完成第一期再说。”

“这般大的工程需要多少人手?”

“第一期人数不会多,大概一万人,这个主要是建筑队的人手不够,管理不过来,等培养了人手之后,便可以扩大规模了。”

“嗯。”刘基点点头,笑道:“如此城外的那些难民中的青壮大部分都有事做了。”

“刘太守放心,那些难民不会空着的,大部分会有事情安排他们去做。”

刘基点点头,涿县现在有不少工坊,可以塞很多难民进去,最不济的也可以到矿场上做事。

“等到建造了住房之后,那些做工的平民可以优价购买,为新城贡献一年之后,可以让子女进入仙门学院学习基础知识。”

有些难民家乡有田有地,现在鲜卑人退去,便打算着在这里做工,赚取一些钱粮之后,便回去了继续过以前的日子了,人工必然又是一番的巨大流动。白子云很想把这些人留住,便想起了这个激励的方法。

颜良在城外难民之中选择了三千民强壮的年轻男子,再加上其家人,便是上万人带进了城内,好生安置。

在五月中旬的时候,苏双张世平这两位商人终于从大漠带着药草和马匹回到涿县。

白子云顿时大喜,他对马匹不是很在意,对那些药草却很在乎,两人也不负白子云的期待,基本他罗列的药草都被两人弄来了,而且还是一车车的运来。

苏张两人说在大漠那种穷疙瘩地方,药草非常的便宜,一斗大米可以换来不少的珍贵草药,不过购买药草的汉商还是比较多的,两人拿着仙门比如玻璃镜子之类的贵重物品与部落贵族交易,由部落贵族出面,才换来了大批量的药草。

白子云很满意,都将两人提升为长老,苏双管理大汉境内的生意,张世平管理海外生意。

海贸生意一直是白子云关注的事情,说到海贸,中国历史上海贸最昌盛的两个朝代便是宋明。

宋明两袋,依靠着海外贸易可谓赚的满盘钵盂,而在这其中利润和销路最广的便是瓷器和茶叶。

白子云曾经在论坛上听到这样一个说法,当年大航海时代,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西方的殖民帝国辛辛苦苦的在美洲,非洲杀人越货,贩卖奴隶,做尽伤天害理之事,弄得满身血腥,辛辛苦苦赚取的钱财,最后转手都填进了对明贸易的巨额逆差中去了。而在对明贸易之中,最主要的便是瓷器和茶叶这两样中华特有的物品。

当然,这个说法有些偏颇,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在古代海贸的确很赚钱。

白子云身处北方,茶叶不容易培育,而且吃茶习惯也需要培养,这个短期内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饮食习惯。但是白子云现在拥有瓷器和玻璃制品这类精美的东西,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会喜爱,国外的那些蛮夷可是有钱的很,这类奢饰品必然能够形成大采购,最终绝对可以富得漏油。

但要海贸必须要有海船,在汉末这个时代是非常稀少的,这个时代的人普遍对海充满畏惧,如果不是白子云是神仙身份,张世平还真不想做这件事情。

建造海船的事情事关重大,白子云嘱咐张世平先到藏经阁的二楼之中看一些海贸的书籍,然后在招收工匠来制造海船。

张世平自然领命听从。(未完待续。)

PS: 抱歉,今天停电了,晚了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