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1991章 相见恨晚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1991章 相见恨晚

作者:风之清扬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28:24 来源:笔趣阁

不过就算是吴蜀重修旧好,而且在其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双方一直维持着一个极为稳定的关系,但却并不意味着,蜀人可以忘记曾经的伤痛。

尤其是蜀国一直以来,都是荆襄派系的势力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和姜维一样,都有着眷恋故土的情结,恢复荆州,荣归故里,一直是荆襄人最大的梦想。

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

姜维此番前往永安,就是认为这个机会或许将会来临。

虽然说蜀吴同盟还在持续着,姜维不太可能背弃当年诸葛亮联吴抗魏的战略,趁着吴国有难,在背后捅上他一切,但如果吴国灭亡了,这个盟约还有效吗?还需要蜀人来遵守吗?

这显然不是什么问题,吴国如果真得灭亡了,那么吴国的地盘便是尽归魏国所有,这时候姜维再派兵进入荆州,便是与魏军交战,从魏军的手上,把荆州给夺回来,倒也不算是背盟弃约。

当然,搞政治的人,又怎么可能会被一纸盟约所束缚呢,如果姜维志在夺取荆州,那他肯定会选择在他认为最为合适的时候来动手,而不是非得等到吴国覆灭之后。

这里面没有什么关乎道德与否的问题,姜维也不是那种迂腐的人,政治斗争永远只有利益二字,所谓的仁义道德,所谓的信用,永远是排在利益之下的。

如果没有魏国这样的强敌存在,蜀吴两国或者早就兵戎相见了,姜维亲自到永安来,其实就是在等待一个最为合适的时机。

汉中前线远离吴境,就算有什么事发生,那也是鞭长莫及的,只有身处于距离吴国最近的永安,姜维才能适时地掌握局势的变化,谋求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永安处于益州的最东面,又称白帝城,永安城中,还有一座行宫,那就是当年夷陵之战时,刘备败逃到了白帝城,一直到病逝,就没有再离开过永安宫,或许是刘备心中有愧吧,无颜去面对成都的父老和群臣,亦或许是刘备对荆州的眷恋,尽管收复荆州无望,但能呆在离荆州最近的地方,和自己两位死难的结义兄弟离得最近,也是他弥留之际最大的一个心愿了。

关羽是死在麦城的,张飞虽然死在阆中,但他的人头却被叛将范强张达带到了东吴,关羽张飞与刘备有结义之情,数十年追随刘备,生死不渝,忠贞无二,刘备一生韬光养晦,临死之时却是冲冠一怒,可见兄弟三人的情谊在他的心中是何等的珍贵。

永安是由荆州进入益州的咽喉要冲,当年刘备入蜀之时,走的就是这条路,而且是堂而皇之进入的,所以谈不上有什么难度,如果真要是攻打这座要塞,那怕有十倍的兵力,恐怕都是枉然的。

永安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它背倚高峡,前临长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当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益州北有剑阁之险,东有夔门之雄,可谓是占尽了地利之势,所以蜀汉在三国之中最为暗弱,但却一直却是安然无恙,显然和这两道雄关险隘是分不开的。

姜维这次到永安来,是带着两万人马来的,原来驻守永安的人马,大约是一万余人,阎宇走的时候,并没有带走一兵一卒,全部给姜维留了下来,如此一来,永安的守军,一下子便激增到了三万人,如此规模的配置,在永安的戍守上面,还真是第一次。

以前戍守永安的兵力,寻常只有几千人,大概也是蜀汉朝廷认为这里易守难攻,派太多的人马驻守,只是耗费钱粮而已,所以一再地裁减守军。

直到孙綝当政之时,吴国朝野大乱,荆州牧施绩有心借用蜀国的兵马对付孙綝,所以刘禅才给阎宇增调了五千人马,让永安的守军兵力过万,只不过后来孙綝被诛,施绩的计划也就流产了,但永安的守军却一直维持着万人的规模,没有变动。

如今这支军队归属于姜维的麾下,姜维到达永安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巴东太守罗宪找来,向他详细了解了永安及吴国那边的情况。

罗宪在巴东任职的时间,比阎宇要更长,所以他对永安的情况比任何都熟络,包括吴国荆州方面的消息,罗宪都十分的灵通。

姜维与他畅谈了几天几夜,对罗宪十分的欣赏,之前姜维一直在汉中,对于永安这边的人事情况并不太了解,虽然他知道罗宪是巴东太守,但一直以来却是无缘相见的,这次能够促膝长谈,让姜维也是大为感叹,罗宪确实是有一位有胆有识的卓越将领,只可惜一直屈居于阎宇的麾下,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

蜀国地域狭小,人口稀少,自从关张赵马黄这些名将去世之后,可谓是将星凋零,而魏国那边却是人才辈出,将星云集,出现这种局面,姜维也是很无奈,人口的基数决定人才的数量,蜀国在这方面显然是竞争不过魏国的。

姜维这些年来已经在刻意地提拔一些年轻的将领了,让他们有机会担任重要的职位,像傅佥、蒋舒、蒋斌、王舍等人,只不过蜀国人才凋零,后继乏人的局面一直也未能得到改观。

如今姜维到了永安之后,才发现罗宪过人的军事才华,不禁是大为感叹,不过当前并无战事,亦无功勋可立,姜维也不可能凭空来提拔罗宪,只是授予了罗宪一个大将军参军的头衔,让他在兼任巴东太守的同时,参与到军事管理层来,成为了姜维得力的左膀右臂。

罗宪也认为,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如果一旦吴国那边有变,蜀军应当不拘泥于盟约,主动出击,只有拿下荆州,才能彻底地扭转益州固步自封的局面。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姜维感叹之余,将罗宪引为心腹,大有相见恨晚之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