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2233章 探听消息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2233章 探听消息

作者:风之清扬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28:24 来源:笔趣阁

岭南的冬天,和中原是完全不同的,或者说岭南根本就没有冬天这个概念,天上看不到一片的雪花,地上见不到一块的冰,这里的冬天,比中原的春天还要更暖和。

寻常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是无法用兵的,天寒地冻地在野外行军宿营打仗,冻死冻伤那是常有的事,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所以交战的双方非迫不得己,一般都不会选择在冬季用兵,只有等到春暖花开,才是打仗的最好时机。

但到了岭南,似乎就不是什么问题了,这里的冬天都是如此的温暖如春,行军打仗一点也不受影响。

羊祜需要考虑的,就只有长途远征所面临的后勤补给问题了。

从建业一直打到建安,其实已经是跨越千里的征程了,这对魏军的后勤补给线已经一个严峻的考验了,尤其是从会稽郡到建安郡,一路之上,几乎都是崇山峻岭,这粮草转运地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为了保证中军团能顺利地进军,羊祜已经想了很多的办法,勉勉强强才将粮草辎重从吴郡运往了建安郡,基本上保证了军队的最低需求。

但如果继续向交州进军的话,那么魏军后勤补给线将会继续地向前延伸数千里的距离,这完全是一个几乎不可能有实现的目标啊。

从地图上看,交州的地域最为广阔,从最东面的南海郡揭阳到最西南端的日南郡,至少也有四千里的距离,现在羊祜所面临的最大的敌人,恐怕不是交州的吴军,而是交州的地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军团八万人马,每日所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目,而且建安郡本身就是荒芜偏僻,能够耕种的田地面积相当的有限,当地所产的粮食,勉强只够当地百姓自己食用,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粮草来支应大军。

魏军现在所需的粮草,必须都得从鱼米之乡的吴郡进行转运,古语说千里不运粮,意思就是运粮千里,还不及路上的消耗,长途运输最不划算了。

现在虽然说运力的问题比之前的要先进一些,但陆路运输,本身就是成本巨大的,而且越向前延伸,所消耗的成本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如果不解决后勤运输的问题,那进攻交州就是一种奢望。

和陆路运输相比,水路运输是最经济最划算的一种运输方式,千百年来,漕运一直是唯系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之间的重要纽带,为了保证南粮北调,历代朝廷都不惜花费大气力大代价来开挖运河,以维持国家的财锐粮赋合理调度。

但从会稽郡到建安郡,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是从西至东汇入大海的,没有一条河流之间是相互贯通的,魏军想要从北往南走水路调运粮草,这个方案是完全行不通的。

以前羊祜打仗,几乎不用去考虑后勤补给的事情,这一切都是有专门负责后勤保障的官吏来做好,羊祜需要考虑的,仅仅是如何打仗,战略战术的事情。

但现在,他却不得不通盘考虑后勤运输的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中军团的八万大军就是举步为艰,寸步难行。

别看扬州的建安郡和交州的南海郡是挨着的,但两郡之间地域非常的广阔,没有千里之遥也有八百多里,而且这一路之上,大多都是荒无人烟的烟瘴之地,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甚至连路都没有。

羊祜派遣了步兵将军皇甫闿率了一支三千人的先遣人马向西进入到了交州地界,一是探探路,二是探探交州的虚实,毕竟这么多年来,关于交州的情报,几乎是一片空白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羊祜都不会盲目地进军,所以派兵侦察和刺探一下交州的情况,那是十分有必要的。

魏军出现在了交州的边界之上,立刻引起了交州方面的恐慌,交州刺史陶基立刻派他的长子陶璜率兵一万,前往揭阳驻守,以拒魏军。

皇甫闿倒也没有冒然地进军,而是一直留驻在了建安郡和交州的边界地带,更多的是派遣斥侯和哨骑,进入到了交州境内,去打探消息。

这次皇甫闿所率的三千人马,光是了斥侯兵,就有四五百人之多,皆是从各营之中抽调而来的,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全面详实地刺探交州方方面面的情报,为羊祜的下一步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魏军的斥侯兵,大多数有着丰富的侦察经验,他们进入到交州境内之后,分路行动,潜入到了番禺、广信、高凉、合浦等地,收集到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并且及时地反馈给了羊祜。

孙奉在番禺称帝的消息,羊祜还是第一次听到,实在是交州那边的交通太闭塞了,像称帝这样的大事,魏军这边居然毫不知情,如果不是羊祜刻意派斥侯过去侦察敌情,魏军对交州还真是一无所知。

这次对交州大范围的侦察,收获还是不小的,不光知晓了孙奉在交州称帝这样的“大事”,而且对交州的兵力多少,如何布防,风土人情这样的情报,都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吴国派驻交州的刺史叫做陶基,此人倒是颇有才干,将交州治理的井井有条,而此番称帝的孙奉是长沙桓王孙策的孙子,原为会稽侯,临贺太守,随同荆州牧施绩从荆州逃往了交州,到达番禺之后,被施绩和陶基扶立为新帝,承继吴国大统,改元为重兴,施绩为左丞相,陶基为右丞相,共辅朝政。

吴人在交州另立朝廷,这倒没有让羊祜感到意外,毕竟最先在会稽称帝的孙皓也死在了建安山越人的手里,吴人为了承继大统,在交州另立一个皇帝,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只不过随着吴国更多的地盘丧失,人才凋零,此番在交州新立的小朝廷越发的寒酸了,据说连朝臣的数量都凑不齐,而且施绩和陶基还大搞卖官鬻爵之事,看来吴国真得是穷途末路,日暮西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