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 一四六 纷乱的中原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一四六 纷乱的中原

作者:江南的风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7:20 来源:笔趣阁

……

不多时,韦巅就单手托着放有四碗冰酪的盘子回到了事务厅内。

他狰狞地扫了一眼姜源和姜浑,将冰酪放到刘策跟前……

冰酪,其实就是早期的冰激凌,宋代开始普及的驱暑冰品,得益于制冰技术的发展。

先将硝石放入水中,等水温降低后凝固成冰,再将它取用来制作各式冰品,比如在冰上涂抹果酱,奶酪之类,然后凿碎捣成冰沙,吃起来特别可口舒爽……

“给他们一人一碗……”刘策自己取过一碗,冲韦巅挥挥手说道。

韦巅领命,没好气的将另外两碗冰酪递到了姜源和姜浑手中,接着拿起属于自己的那一碗,大大咧咧的坐在边上的座椅上吃了起来。

品尝着这特别的祛暑冰品,姜源和姜浑只感到自己燥热的身体随着冰凉入口慢慢变的清凉起来,暗自赞叹这位军督大人治下居然有这么多的好东西……

一碗冰酪下腹,刘策放下空碗,对他们二人说道:“二位,本军督现在交给你们第一个任务,不知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

姜源、姜浑闻言,立刻拱手大声说道:“但凭军督大人吩咐……”

刘策说道:“你们二人立刻集结自己所部,前往远州沿途郡县劝降,就以本军督的名义告之他们,现在远东已经变天,一切都由本军督说了算,若继续负隅顽抗,后果自担!”

“谨遵军督大人之命!”二人大声说道。

刘策点了点头:“那就烦劳两位先去准备,到杨开山所部去调回自己所部人马,明日天一亮就行动吧……”

“末将告退~”

姜源、姜浑拱手行过礼后,立刻退出了屋外……

两人前脚刚走,许文静就探头探脑的走进屋,径直来到刘策跟前小声说道:“军督大人,中原局势大变……”

刘策冷然瞥了许文静一眼,说道:“说吧……”

许文静闻言,从衣袖里掏出一份情报文册对刘策说道:“军督大人还是亲自过目吧,属下一言两语也说不清……”

刘策眉头一蹙,接过册子翻开望去……

良久,刘策叹息一声,说道:“这天下更乱了!”

……

距离远东万里之遥的中原北地,同样是烽火连天,齐军和大周朝廷为主的世家都各自摩拳擦掌,以京畿为重点展开了明争暗斗的攻防之战……

其中犹以李宿温为主的雍州西军与齐兵杀的最为激烈。

自李宿温从夏国处借得元闵率领的两万骑兵后,配合自己所部十二万大军,一路所向披靡,两次在渭河沿岸击溃了高祥所部的伏兵。

因为元闵铁骑所带来的优势,缺少良马的齐军损失惨重,从六月初至月末,损失足足三万大军,被迫撤出了渭河防线。

李宿温顺利占据并州全省后,近而开始休整,准备直扑神都收复京师重地,同时向北方和南方各大世家发出合围京畿的请求。

可惜,李宿温虽然在渭河战场上击败了高祥所部,但其余各地世家依旧处在观望边缘,并没有出兵的迹象,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李宿温政治声望不足。

如果无法得到大周各地世阀的出兵支持,那李宿温是无法仅凭手中十几万军队和元闵的两万精骑收复京畿全境的……

而元闵在这些时日对大周北地了解过后,展现了他军事战略上独具慧眼的一面。

元闵与李宿温建议,既然大周各地世家依旧坐视不动,那就索性暂时不打神都,转身进攻京畿周围实力较为弱小的司州和乾州两地。

等先获取那里的补给后,再兵分两路袭扰盛州和腾州,高密定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包围,定会迫使齐军驰援,到时再将齐兵引至利于骑兵大规模作战的平原地带,一举歼灭。

到那时就算没有世家支持,高密主力被歼,再打神都压力就会小很多,神都未尝就不能独自收复。

不得不说,元闵对军事战略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而且他说的这些也极有可能成真。

可惜,李宿温并没有采纳元闵的建议,他要的只是速下神都,集结世家所有的实力正面与高密决战,然后为自己和李家攒够足够的政治资本。

见李宿温反对自己的提议,元闵也只能作罢了,毕竟自己只是受雇佣一方,大军的主帅依然是这位当朝驸马爷……

不过,就在李宿温为此焦头烂额的时候,大周又发生了一件大事,算是解决了他的烦恼。

那就是,太子卫冉在陵武登基为帝了……

陵武郡……

卫冉从蜀地武都一路向北逃窜,与五月上旬终于抵达了自己在京畿之外的唯一势力地盘,陵武郡。

抵达陵武郡后,卫冉在刺史兼任守备许崇明的支持下,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随后卫冉将锦盛留下的财产取出招募了三万义军,又向当地和各邻世家购买了大量军饷,自建“平靖军”。

六月初至中旬,平靖军击退了齐军进犯,齐军对陵武的威胁得以解除,卫冉声望近一步的提升,让许多各自为战的士兵聚拢在陵武,其中就包括孟珙。

尔后,卫冉为了继续巩固自己的势力,许诺各级将领等收复京师后会给予他们更高的权势和地位,并与各方世家是极力拉拢。

至七月初,短短两个月不到时间,卫冉的势力就呈几何式的膨胀,北地世家纷纷表示支持卫冉,而身在蜀地武都的卫稹却渐渐被疏远了……

到了七月初五这一天,卫冉刚步入陵武城墙想要检阅大军的时候,却见文武百官齐齐跪伏在地,让他心头不由一怔……

只见为首的许崇明拱手对卫冉说道:“太子殿下,高逆为祸中原,乱我大周朝堂,至生灵涂炭,罪大恶极,如今皇上远遁蜀地,无人领御大军收复山河,

还请太子殿下为大局着想,登基大统,这样天下才能一心起复,与伪齐高密展开殊死一搏,复我大周社稷,共诛国贼~”

说完,许崇明深深的拜服了下去。

“请太子殿下登基大统,共诛国贼~”

不等卫冉从“震惊”中回神,百官立刻齐齐深拜……

“你,你们这是,这是要陷本宫与不忠不孝啊……”卫冉一脸“悲痛”的说道,“父皇远在蜀地,本宫这当儿子的非但没有替他排忧解难,反而趁此机会……这不是篡位又是什么?”

许崇明闻言忙抬头劝道:“太子殿下,此话从何说起啊?如今天下纷乱不休,您继承大统本就天命所归,

你只有继承了皇位,才能让天下百姓收心,协力对付伪齐收复旧山河,等于是在尽忠,

而所谓孝道,也有大小之分,赡养父母乃市井小人之孝,登高一呼扫平逆贼再创盛世才是大孝之道,

如此又何来不忠不孝之说?还请殿下莫要推辞早登大典,免的寒了天下百姓之心啊……”

百官再次俯首求道:“请太子殿下早登大典,平定乱世……”

见戏演的也差不多了,卫冉只好面色沉重的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你们真是巧言如簧,本宫真是不知该如何面对父皇……”

说着,他面朝西方跪拜下来,泣声哭道:“父皇,为了大周江山社稷,为了天下黎民百姓,请恕儿臣不孝……”

俯首一拜,卫冉再抬头时,已然擦干了脸上泪水,露出一脸决然的神情。

七月十二日,卫冉在陵武郡登基为帝,改元明德,遥尊卫稹为太上皇,同时封许崇明为讨逆大将军,孟珙为副将,号召天下世家共同勤王……

此令一出,天下震动,远在蜀地避难的卫稹闻听此令是暴跳如雷,但怒气发泄过后,迅速平静了下来,仔细分析了下眼瞎局势,最后认可了卫冉的皇位。

但他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迅速收复京畿之地。

这也是卫稹的无奈之举,首先自己的实力已经无法约束卫冉,手头能直接领辖的军队不足三千人,加上欧阳武战死,卫怏也与上月病逝,麾下已无实权的军力去解决眼下的纷乱居面。

第二,那就是卫稹不愿再在皇权争夺中消耗实力,以免让局势推向更加不愿见到的场面。

另外,遭此大变,其实卫稹也已心灰意冷,只想在余生中能安安稳稳的渡过罢了……

七月十六,收到卫冉继位消息的李宿温,率先向陵武送上贺表予以支持。

有了当朝驸马的表态,其他各地世家迅速响应,至七月底之前,短短十几天时间,各地世家尽起大军合计八十五万,浩浩荡荡向京畿开去。

其中尤其以荆楚之地薛成综总督人马最多,足有三十四万……

然而,谁都没有料到,荆楚四省的大军开拔,却让一个蛰伏已久的巨大隐患找到了势起的契机……

蛰伏与山野各处的流民军,在得知薛成综领大军出征京畿的消息后,立刻开始有了动作。

“这真乃天赐良机啊……”

一名四十出头的流民将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仰天大吼一声,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

这个男人就是黄覆,自他熬过冬季的严寒后,就组织起一支三百人的流民军队,加入到了当地农民义军,王逸之的阵营之中。

由于他作战勇猛,很快得到了王逸之赏识,起初义军转战四省颇有战绩,可惜王逸之在关键时刻想与薛成综和谈诏安,任凭黄覆如何规劝也无济于事。

最后王逸之中计被杀,导致二十万流民失去组织能力被官军尽歼旷野,唯有黄覆带领不足千人杀出重围遁入山野之中躲过一劫……

望着千里平原山岭满是白骨铺地的情形,更是坚定了黄覆复仇推倒大周的决心。

但黄覆并非只是一介莽夫,深知官军势盛,现在不易再起冲突,于是偃旗息鼓迷惑薛成综,暗中却大力训练义军,等待着再次崛起的契机……

如今,一切的等待没白费,荆南的大军终于动了,面对空虚的荆南四省,黄覆终于开始展露出了他那锋利的獠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