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 八十二 百万灾民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八十二 百万灾民

作者:江南的风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7:20 来源:笔趣阁

……

二月十三,黔州境内……

空旷的驰道上,远东大军徐徐前进,四周随处可见光秃秃的树杆,上面的树皮和树叶早就被饥饿的灾民用于充饥,入目所见,尽是一片抑郁的悲凉景象。

驰道两侧,躺满了数千行将就木,满脸麻木的百姓,这些都是从其他州省逃荒而来的流民,正一脸惊恐的望着远东大军在自己眼前行过。

整片大地仿佛失去生机,死气沉沉如同末日来临,让正在驰行的远东军士兵心情十分沉重。

心情同样沉重的还有刘策,自进入黔州一路行来至今,灾情的严重远远超过了他的预计,这其中自然有天灾因素,但更多的却是**造就。

“真没想到,大灾之年竟然会是这么一片愁云惨淡的景象,实在让在下是……是……”

姜沛看着流民遍地,饿的骨瘦嶙峋的情景,情绪激动之下,平日能说会道的他,现在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另外随行的两兄弟与姜沛也是同样的感受颇深,一路行来亲眼见证了北地灾民的苦状后,心中也是一股莫名的压抑充斥着全身。

刘策闻听姜沛的话,也是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边上随行的邬思道上前劝道:

“军督大人,你也无需唉声叹气,大荒之年,天灾**,当务之急就是想法子让这些百姓有活下去的希望,制止民乱的发生……”

刘策点头应道:“你说的这些本军督何尝不知?都说霸者出征一呼百应,殊不知与战场相比,最棘手的就是民情政务,

北地连年干旱,百姓民不聊生,皆是朝廷和地方官府不作为导致,天灾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

“报~军督大人,前方已到抚河县,当地县令余知孝已在县城之外五里之地跪迎……”

刘策话未说完,就被一骑快马打断,听闻已经到县城后,他当即下令:“传令全军,加速前进,那些饥民也一并带上,既然来了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活活饿死……”

“遵命!”

快马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功夫,一队队士兵扑向那些流民,不顾他们哭喊,强行都给带到了队伍之中……

抚河县城外,县令余知孝带着衙门内死个书吏和三个衙役恭迎在县城之外,翘首眺望,等着刘策大军抵达。

这些官吏身上所穿的官服各个都打满了补丁,脸上污渍也来不及清洗,给人一副十分邋遢的印象。

“来了,快,赶紧跪迎……”

当远处刘策的大军密密麻麻浮现在眼帘的时候,余知孝忙命衙役和书吏一起,跪在地上等候这位铁血军阀的驾临。

等刘策和邬思道以及姜家三兄弟靠近后,余知孝带头大呼起来:“抚河县令余知孝拜见汉陵侯~”然后他整个人重重跪拜了下去。

刘策看着余知孝以及他身后那群衙役书吏的模样,不由眉头一蹙,稍作思索后,手一抬:“起来吧,本军督治下不兴跪礼。”

“多谢汉陵侯……”

余知孝闻言谢过,随即和身后书吏、衙役一道起身,唯唯诺诺的站到一旁待命。

刘策想了想,率先下马问道:“余县令,本军督问你,你身为抚河县地方父母官,连同周遭三十里内一切大小事务皆有你来打理,那你告诉本军督,本军督沿途所见几千饥民又作何解释?”

余知孝拱手回道:“回禀汉陵侯,这些饥民大部皆是外省逃荒而来,下官也曾开设粥棚赈灾,

但无奈如今县城粮仓实在无粮可赈,城中大户也都逃往他省避灾,这才让他们离去另谋生计,

不瞒汉陵侯,现在您就算让下官凑出一顿大军就食的米粥都供应不出,还请汉陵侯明鉴……”

刘策微不可察的摇摇头,回头对焦络说道:“让大家在县城之外原地休息,自行解决午食等本军督命令!”

“遵命!”

焦络闻令,立马前去军中下达刘策指令,而刘策和邬思道、姜家三兄弟以及叶胤还有皇甫翟一道,随余知孝一行人进入了抚河县大门。

一行人在县城内所见一切,相比郊外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当叶胤看到两户家人因为饥荒准备易子而食的情形时,这才感受到当初刘策在辽东和自己所言饥荒会把一个人逼成疯子的话是多么真实恐怖……

等众人来到县令衙门后,看着残破不堪的衙门大堂,刘策嘴里轻轻冷哼一声,打量着四周没有一件完整的家具器皿时,极其失望的摇了摇头。

余知孝没有领会刘策此举的含义,只是上前拱手说道:

“汉陵侯见谅,为了让灾民能多喝上一口稀粥,下官是竭尽所能,把能变卖的都变卖了,这才让府衙内连把像样的椅子都找不到,还请多多恕罪……”

刘策颌着双眼点了点头,微笑着跟余知孝说道:“余县令可真是爱民如子啊,现今这世道像余县令这样的人可真是不多了……”

“汉陵侯谬赞,下官真是诚惶诚恐,下官身为此地父母官,理应爱民如子……”

余知孝完全没听出刘策语气中那股极其深重的怨念,还以为这是对他的褒奖,不单是他,就连姜家三兄弟也都是觉得这余知孝是不可多得的父母官。

惟有叶胤和皇甫翟明白,刘策此刻的心情是极其的糟糕透顶……

“本军督饿了,麻烦余县令去帮大家弄些吃食过来……”

“是,下官这就去备饭菜”

刘策坐到主案上,冲余知孝微微一笑,命他去备饭菜了。

等余知孝一离开,姜憧忍不住开口叹道:“看样子这余县令还真是一介清贫的好官,瞧瞧这府衙,穷的耗子都要搬家,

为了能让百姓多吃一口稀粥,真是什么都豁出去了,要是我大周能多些这样的官僚,也不会有此局面……”

姜憬点头应道:“兄长所言甚是,这余知孝为官着实清廉,听闻其在此为官二十五年未曾贪墨一分钱,这种气节着实让人敬佩……”

看着姜家三兄弟对余知孝的评价极高,刘策只是面无表情地望着他们,良久才对邬思道问道:“邬幕丞,你对此怎么看呢?”

邬思道摇摇头说道:“余知孝不过一介酸儒作风,他是一个好人,却绝对不是一个好官,大灾之年只懂开仓赈济却不懂如何利用这些灾民开凿引渠、灌溉田地来减缓灾情,

更何况黔州也并非重灾区,抚河县这些年更是风调雨顺,把好好一个县城糟蹋成这般模样,余知孝不但无功,反而有过,而且是大过!”

邬思道这番话立刻让姜沛有些不适应了,他立马反驳道:“那依照邬先生的意思是余知孝为官清廉还是错的了?”

邬思道说道:“三公子,为官清廉是身为官僚的本份,这又怎么能算是一件大加赞赏的事迹呢?如果天下靠的是大肆宣扬清官事迹,你觉得这个国家还正常么?

为官者治理一方政务,首要就是稳定民心,尤其是在大荒大灾之年,更是考验身为一方父母官为人处事的治理能为,敢问一句,您觉得这抚河县做到稳定民心的政绩了么?

据在下所知,这余知孝为人古板,不知变通,做任何事务都是循规蹈矩,效率极其低下,他身上除了清廉这一条能说的出口之外,恐怕再无其他半点可以值得称颂的地方……”

姜沛一时语塞,但脸上依然挂着一丝不满,好久才开口问道:“那你又是如何断定抚河县民心不稳的呢?”

刘策接口说道:“抚河县民心稳不稳,一探便知,叶总司,就麻烦你现在去县城内探访一下民情……”

叶胤一甩手中佛珠,欠身说道:“不才领命……”

话毕,叶胤大步踏出了府衙,前去探查民情了……

“汉陵侯,饭菜来了……”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后,余知孝端着一盆野菜汤和几个红薯,外加几个缺角的破碗来到了堂前。

众人向这些吃食望去,不由眉头紧皱,没想到这府衙的饭菜竟是这般的让人不可思议……

余知孝不好意思地说道:“汉陵侯见谅,这是府衙最后一些口粮了,多余的粮食都拿去赈济灾民,还请多多海涵……”

邬思道问道:“余县令,你们平日也就吃这些么?”

余知孝叹道:“大灾之年,能有这些吃的就不错了,自从章家寿章总督离开后,黔州各地也没人料理,

现如今有这些已经十分不错了,更何况看着百姓受灾,我等身为一方父母官,又如何能食之下咽呢……”

“余县令,你很好……”刘策望着没有半点油的野菜汤,沉声说道,“堂堂县令落到如此窘迫的田地,本军督也算是涨了见识,说吧,想让本军督如何帮你?”

余知孝闻言,忙跪下对刘策说道:“汉陵侯啊,求您给抚河县留下一批粮食,救救县里的百姓吧,他们真的快没活路了……”

刘策脸色一沉,对余知孝说道:“本军督既然奉朝廷旨意,接管北地八省,自然有义务要解决治下所有百姓的生计问题,

粮食,本军督自然会拨下,但在此之前,本军督还想问你一个问题,本军督依稀记得韩旷韩太守从威远城中运过一批赈济粮食到你县中,足有两万石之多,

可现如今,时间过去才两个月不到,为何就哭喊着说没粮了?这是何故,请你给本军督解释一下……”

余知孝说道:“汉陵侯啊,区区两万石粮食能让百姓吃几天的?城里的百姓连同流民一道,不下十万之数,就算一天施一次粥又能吃多久呢,

下官能把两万石粮食支撑一个多月实属不易,请汉陵侯明鉴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