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 一三三 乱的一批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一三三 乱的一批

作者:江南的风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6:12 来源:笔趣阁

……

当刘策开始对北地八省开始展开归属攻略的同时,中原内地各处也爆发了许多大事。

除了高密伪齐残部被李宿温、许崇明击溃,收复了五省一部全部的京畿之地外。

远在中原边境外西南处,居与高原上的勃纥人与五月初,有高原名将论倾凌和哈达赞桑所率领的八万勃纥大军,再次对整个巴蜀之地展开了长达三个多月的劫掠。

五月十六,论倾凌和哈达赞桑从蜀地西昌口破关进入蜀地,之后兵分两路连破雅州、泸定、宜州、嘉州、达州、茂州、合州、巩县,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勃纥人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几乎将整个蜀地以北平原地区洗劫一空,兵锋直指雍州边界。

直到八月二十日,在勃纥人满载而归从西昌口向高原撤退之际,蜀地官吏上下已有三千多人被杀,田园房舍焚毁不计其数,一百二十万军民遇难,四十万蜀地百姓被掳掠至高原为奴,经济损失数以亿计,消息传至京师,举国震动。

担任蜀地刺史兼任十二州观察使的余玠,看着战乱过后蜀地各州郡残破不堪,民不聊生的场景,登时痛心疾首,当即跟合州守将王坚一道联名上表,向朝廷请求拨付物资恢复民生,安抚百姓。

除此之外,余玠第二次向朝廷提出勾造以山城为主的巴蜀防御体系,用以抵御勃纥人孜孜不倦的进攻……

余玠,今年三十四岁,江南鄞州人士,二十六岁奉命前往蜀地担任刺史,后在高密之乱中,因为迎奉前来避难的卫稹有功,被加封为观察使和中郎将,总领蜀地军政副指挥使,主要负责抵御勃纥人的进犯。

在余玠任职这八年时间里,勃纥人有六年时间都在劫掠蜀地,他也曾试图派兵进行过反击和抵抗,但无一不是失败告终。

不过,在与勃纥人连续不断的对峙交战中,余玠也对敌我之间的实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那就是以勃纥人的战力,靠目前镇守蜀地的人马是无法与其抗衡的,而朝廷的援军路途又太远,无法及时抵达进行围剿。

唯有在高处建造高墙厚垒,凭借天险固守方可避免与勃纥人的铁骑正面接触,造成无谓的伤亡,同时也能让处于平原地带的百姓在勃纥人进犯前,进入山城避难。

余玠的心中理想的巴蜀防线是在山地险要处设立要塞,在得到勃纥人进犯的消息时,立刻将在平原地区的军民迁至要塞之内,同时开凿河运,打通蜀地与朝廷的中央水路联系,好方便朝廷船只便顺流而下,用以运输军队辎重支援。

余玠第一次将自己心中这大胆想法提出时,是卫稹在蜀地避难时期……

然而卫稹当时所有的心思都在收复京畿,击败伪齐身上,没有理会他的建议,这个战略也就这样不了了知,就此搁浅了下来……

这一次,余玠无论如何都要让朝廷拨款开启巴蜀防御体系计划,他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再受勃纥人屠戮劫掠了……

九月中旬,朝廷收到了余玠和王坚的联名奏报,卫冉对蜀地发生的事情大感震惊,但在看到余玠单独上书又一次提及巴蜀防御体系计划时,却陷入了沉默之中。

不是卫冉不愿意答应余玠的请求,只是朝廷财政拮据,国库空虚,加上南方黄覆几十万大军在荆楚三省与薛成综的官军处于对峙当中,因此根本没多余的钱粮和精力去支持余玠去修建如此浩大的防御工事。

为此,卫冉接受了张辅国的建议,认为勃纥人年年犯边,余玠所提议的山城防御工事所费时日长久,无法短时间内成效,只采纳其中在蜀地巴州、益州两省招募良家子,自行筹集军饷编练新军抵抗勃纥进犯的建议。

十月初,余玠收到朝廷的示令后,十分的失望,与合州郡守王坚说道:“朝廷是根本不明白蜀地两省所面临的境况有多严峻,

现在蜀地两省民生凋敝,如何有钱粮购买兵械操练新军?难不成要本刺史再向那些刚经历磨难的百姓收税么?

何况就算新军练成如何能在平原地带阻挡勃纥骑兵冲锋?高密、欧阳武在时,大周边军尚且不能敌,新练不久之军又如何能抵挡?

山城工事虽然耗费颇巨,但一旦建成,就能减少临敌压力从容应对,若遇胡患,可容纳百姓物资与山城要塞避难,减少不必要损失,

甚至能形成一个反包围圈,对勃纥人进行反击,待时机成熟,更能封住西昌口,截住勃纥人退路一举歼之啊,

朝廷和皇上难道真的不知道,这可以让整个蜀地百姓免遭战火荼毒么,唉……”

对余玠的痛心疾首,王坚也只能和他一同唉声叹气,其实他和余玠都明白,卫冉不是不知道这个山城工事的优势,只是苦于朝廷国库没钱。

粗略估算一下,各处山城要塞以及河渠江道开通需要四十万民夫七八年时间,花费至少一亿白银的物资,这还不算新军军饷和购置兵械的费用,朝廷会拒绝余玠的提议倒也在情理之中。

除此之外,卫冉拒绝提议的道理也不是没有,勃纥人年年进犯,会让自己在蜀地安心开山凿河,眼睁睁看着给自己添堵的障碍拔地而起?

其实,余玠本想让朝廷再派宗女前去和亲,让勃纥人消停几年,给自己换取一些时间布置工事。

可夏羌劫掠京师的恶行让卫氏宗亲已经失去了不少世家宗亲的支持,更让百姓对他失望透顶。

事后卫冉更是深以为耻,拒绝再派任何皇室宗女跟胡人和亲之举,为的就是稍微挽回一些颜面,好重新获取世家支持,尤其是迫切希望得到姜家的信任,能恢复南方税收。

因此,余玠对此只能是作罢不提,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了……

不过,余玠不敢提,有人却能堂而皇之的提出来。

提出来的人叫阿勒次仁,勃纥帝国的现任国君,今年五十九岁……

九月中旬,卫稹的姐姐卫宁在勃纥王庭上昭王宫内病逝,享年四十八岁。

阿勒次仁在下葬了卫宁,等哈达赞桑和论倾凌从蜀地满载而归后,立刻挟带胜利者的余威派遣出使队伍,由哈达赞桑为主使节向神都出发,打算提出迎娶新的卫氏宗女,顶替卫宁死后空出来的妃位。

于是,哈达赞桑带着三千全副武装的勃纥骑兵,与九月初便带着不可一世的傲慢态度,浩浩荡荡向着神都进发了……

不过,哈达赞桑这边刚到天子脚下,神都太极殿内,君臣之间正在激烈的争论一件大事。

十月中旬,曾经助李宿温和许崇明夺回盛州的伪齐降将,秦宗权忽然叛变,带着本部两千人马,将城郊一处守军大营洗劫一空,留下五百地方军的尸体,便向荆楚三省方向逃窜……

出了这样的事,卫冉顿觉颜面无光,毕竟当初为了体现自己胸怀广阔,亲自任命秦宗权为中郎将、牙门校尉、督军观察使、乾州刺史、平逆将军、候太尉,加封顺乡侯等一系列的官职。

可不曾想,他好端端的居然反了?这让卫冉万分不可思议,一方面禁军校尉向志飞(铁无涯)领兵火速追赶,务必要在秦宗权进入荆楚之前将他缉捕归案。

另一方面,卫冉还要准备应付来自朝堂的压力,毕竟当初如此信任一员庶族降将,还是伪齐的逆贼,给予他加官进爵的行径,早已引起了百官的不满。

借今日朝议,卫冉和百官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执,同时也让双方积蓄已久的矛盾发生了第一次冲突……

“皇上!当初秦宗权归降时,微臣就再三建议对这等小人需要多加防备,可皇上非要一意孤行,

对这等逆贼加官进爵,如今发生这等事,皇上又打算如何跟天下百姓和臣子交代呢?”

站在太极殿正中,慷慨激昂斥责卫冉的人是太尉孟固,也就是孟珙的生父。

卫冉说道:“孟太尉,发生这样的事,朕也是始料未及,朕已命向校尉率领禁军前去追击秦宗权,等将他逮捕归案,问清缘由后,自然就水落石出……”

“那等水落石出之后呢?”孟固问道,“皇上,重点并不是秦宗权为什么要杀害城郊守营五百军士,而是该如何跟天下百姓解释您独断专行方酿成此悲剧……”

卫冉眉头一蹙,沉声说道:“孟太尉,你话中有话,到底想说什么不妨就在这大殿之上讲出来,也好让诸位臣公一起听听……”

“既然皇上让微臣说,那微臣也就逾越了!”孟固面色一凝,昂首而立,“秦宗权一事究其本因皆是皇上您不顾万民反对,推行新政所导致,

大周立国根本是皇族、士阀共治天下,而皇上登基以来所推行的新法与国体格格不入,各项举措惹得天下百姓怨声载道,

远的微臣也就不说了,仅那推行的新币就惹了多少非议?大周爵位那是赐予有功之臣的,而不是让皇上为了敛财拿来贱卖的,

现如今,当朝诸多大臣见到那些商贩都要恭敬地行礼致敬,真是本朝立国三百七十余载以来闻所未闻,

试问,以秦宗权这等降将见到这种局面,还会对皇室对朝廷有敬畏之举么?”

“孟太尉,朕已下令废除新币通行,此时也过去有些时日,你为何还要旧事重提,对此耿耿于怀?

另外,朕敛财?当初数万大军凯旋而归,难道让朕空着手去见他们,不怕浴血奋战的将士寒心么?”

卫冉算是听明白了,孟固这是打算借秦宗权的事与自己算旧账。

新币和秦宗权不过是一个借口,最主要的本因就是抨击自己施行的新政,仅士绅一体纳粮和庶族寒门也能入朝为官这两条,就遭到了世家强烈反对,因为这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毕竟几百年来世家已经享受了特权待遇,如今有人要动自己蛋糕,这谁能忍?

站在大殿百官阵列中的宁王卫炯和静王卫炽,在见到卫冉和孟固剑拔弩张的情形时,嘴角都浮出了一丝阴谋得逞的弧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