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法师乔安 > 第136章 普布利乌斯

法师乔安 第136章 普布利乌斯

作者:程剑心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8:19 来源:笔趣阁

三天后,乔安收到瑞贝卡寄来的一篇文章,是她亲笔撰写,以尽量客观中立的角度,配合翔实的证据,综述“倾茶事件”前因后果,澄清真相。

乔安看过以后,深感每一句话都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就回信跟瑞贝卡讨论了一下。

他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通信,没成想瑞贝卡隔天就把这篇政论印成了小册子,署名“普布利乌斯先生”,施法乔装雇佣报童,在莱顿城街头散发。

在这个年代,公开发表政论无非两个渠道,要么登报,要么在街头散发传单。

“小册子”其实就是篇幅较长的传单,只不过印刷成本比较高,而且通常也不是免费的。

在帝国内陆省份,也包括某些风气偏保守的殖民地,存在出版审查机构,政府不允许私自印行和散发传单,对于涉及政治和宗教的出版物,监管尤其严格。

但是在亚尔夫海姆殖民地,特别是从抵制土地税的运动爆发以来,对散发传单这件事就没有采取过约束措施。

就连“警钟”那样**裸威胁茶叶经销商及其家人的传单都可以公开散发,瑞贝卡的政论文章通篇摆事实讲道理,既没有人身攻击,更没有喊打喊杀,按理说也应该被宽容的对待吧?

可惜现实却并非如此。

这本小册子散发出去的第二天,就在城里引起轩然大波。激进派认为这是保皇党人的反攻倒算,一方面组织笔杆子撰文反驳,一方面私下调查“普布利乌斯先生”的真实身份,试图从物理意义上消灭这个可憎的敌人。

莱顿城议会下设的“公共安全委员会也”闻风而动,派人沿街搜查,回收那份宣扬“歪理邪说”的小册子并立即销毁,全城通缉署名者“普布利乌斯”。

这出闹剧简直令乔安啼笑皆非。

议会主席杰斐逊先生,曾著书立说宣扬人人都应享有“言论与出版自由”,而他主持下的议会却不允许别人公开表达异议,这实在是一个活脱脱的黑色幽默。

恰巧就在全城搜捕“普布利乌斯”的同一天,云网论坛上,有人发帖打听亚尔夫海姆殖民地的动乱根源。

乔安也没多考虑就把瑞贝卡的文章贴了上去,并且承认自己就是莱顿港本地人,亲身经历可以证明,“普布利乌斯先生”撰写的这篇文章,所言句句属实。

他在云网上回答的问题,转贴和引用的文章多了去了,也没把这当回事。

然而事态的后续发展很快就失控了。

乔安贴出的文章在云网论坛上引发热烈讨论,高涨的人气很快就引起论坛管理员的注意,第二天就把这篇文章推荐到了“云网新闻”版面的首页,受到各国读者广泛关注,讨论热度直线上涨,多数局外人对受到走私集团裹挟的“倾茶事件”持批评立场。

云网上的读者不知道“314”这个昵称背后的真实身份,但是莱顿港的有心人不难猜得出来。

6月11日,一个署名詹姆斯·卡伦德的记者,在一份小报上发表文章,指名道姓的宣称莱顿学院的访问学者乔安·维达就是所谓的“普布利乌斯”,“保皇派的铁杆走狗”,“卑鄙的阴谋家和煽动家”,“试图歪曲真相”,“污蔑丑化亚尔夫海姆人民抵制茶税的正义行动”。

这份小报不在乔安的订阅之列,直到第二天早上,他才从瑞贝卡紧急发来的“短讯术”中了解到有人发表文章,给自己扣了一大堆莫须有的“帽子”。

乔安与詹姆斯·卡伦德素不相识,也不明白他怎么会把“普布利乌斯”错当成了自己。

至于此人撰写的那篇充满辱骂与臆测的文章,乔安捏着鼻子看完就丢进了垃圾桶,不想浪费时间与这种顶着“文人”头衔的恶棍对线。

这件事倒是给他敲响了警钟,立刻注销自己的云网昵称,换了一个新号,告诫自己往后绝不能在网上透露现实中的信息,免得惹来这类麻烦。

此时乔安的心态还是比较平和的,直到走进校园,惊讶地发现成群结队的年轻学生正在狂吼呐喊,抗议莱顿学院收容“保皇党的走狗”在学校任职。

没错,“保皇党的走狗”就是指他乔安·维达。

就在乔安不知所措的时候,愤怒的学生们已经不满足于喊口号,抄起棍棒冲进他的办公室,砸烂实验仪器,还把他的办公桌从三楼窗口丢了出去,当场摔得稀巴烂。

作为这次“抵制校内保皇党”运动的**,奥法专业的学生发挥奇思妙想,制作了一只“活化稻草人”,在其背后写上乔安的名字,用绳子拴在脖子上,牵着稻草人在校园里游行。

示威的学生们在操场上升起一堆火,戏仿帝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猎巫运动”,最后把象征乔安的活化稻草人丢进柴堆,执行火刑。

乔安远离人群,默默旁观这出闹剧,仿佛坐在剧院里,观看舞台上的滑稽表演。

被小报谣言煽动起来的学生们拿他的办公室和人偶撒气,他可以理解,谁又没有年轻冲动过呢?

然而凡事总要有个底线,乔安希望这场闹剧适可而止,如果狂热的学生们试图对他本人或者他的师长亲友动手,他就不能再隐忍退让了。

校园中的僻静角落,乔安拉低斗篷兜帽,双臂交叉环抱,倚着一株大树看热闹。

这时闹事的人群中央突然发生骚动,艾伦奋力推开人群,怒气冲冲的脸庞涨得通红,身后跟着同样满面怒容的托马斯和爱德华。

三人不顾学生阻挠,冲向火堆,把象征乔安的“活化稻草人”抢救出来——已经被烧焦了半截。

艾伦扯高嗓门反驳小报上那些对乔安的诽谤,试图澄清真相,劝说狂躁的同学们冷静下来。

然而他的努力毫无意义,根本没人理会,反而使自己置身险境,被愤怒的学生们当做“阴谋家”的同党,冲上来对艾伦、爱德华和托马斯发起围殴。

……

·备注:普布利乌斯(publius)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普布利乌斯”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笔名。

就我个人浅见,美国诸多“国父”当中最具远见卓识者,非汉密尔顿莫属。

事实上,写这本书之初,我一度想把汉密尔顿作为主角的原型,虽然后来放弃了这个初衷(主角的孤儿身世算是原设的痕迹之一),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伟大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敬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