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倾南北 > 第一六三零章 面圣

权倾南北 第一六三零章 面圣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9:23 来源:笔趣阁

不过后一半建议,倒是可以采纳,现在的大汉已经加紧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河道的疏浚的确应该纳入其中,这倒是李荩忱之前一直没有考虑到的。

相比于李荩忱之前更加在乎的道路建设,河道的疏浚实际上更加轻松,因为道路完全是在荒山野岭之中开辟出来一条可以足够马车通行的路面,而河道不一样,江南水网密布,大多数的河道都是可以让船只通行的,之所以要进行疏浚,主要还是因为不同的河道容许通行的船只大小不一样。

比如会稽城外的兰亭水,水流不深,却是会稽城外的主要河流之一,当初水师进攻会稽的时候,就不得不临时改装了很多平板船只,方才进入兰亭水,若是水师的那些大战船不管不顾的冲进来,那非得搁浅不行。

同样的还有作为岭南和江南之间大动脉的灵渠,因为其是水逆流而上,所以水同样不深,所有货物必须要经过平板船乃至于竹排进行转运。

这自然就限制了不少大型船只的通航,一旦南方开始向北方转运粮食,就必须要通过小船只从各个河流港汊之中把粮食运到大码头,然后再通过中型船只转运到大江上的重镇,最后再通过大船只运送北上,若是换到后世,这种大小船只接力的方式确实是效率高并且还能物尽其用。

但是在这个时代,调度和物质的转运本来就远远比不上后世,所以如此一来只能平添混乱,所以如果能够疏浚哪怕是一些主要河道,也能够使得这个层层转运的环节减少一部分,减少一部分自然也就提高了效率。

这件事李荩忱在翻阅了杜淹的试卷之后,就已经召集各部尚书,要求抓紧落实下去。

现在正好是农闲,地方州府完全有能力自行组织民众对河流进行疏浚,尤其是现在还是枯水期。而对于地方民众们来说,疏浚河流当然不仅仅有劳务费可以拿虽然劳务费很少,但是相比于原来的时候白干活来得好主要还是因为疏浚了河流,一来可以帮助他们转运日常货物到外地,二来也能够引来水量,减少灌溉时候的麻烦。

所以朝廷的命令颁布下去,各个地方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疏浚河道,甚至已经到了妇孺老弱同上阵的地步。

这也出乎李荩忱的意料,更让李荩忱对杜淹高看一眼。

借助这切入李荩忱所需的三点,杜淹最终压过了房彦谦,成为大汉科举第一年的状元。

而随着天色沉下来几分,以杜淹为首的今年新科进士,已经步入宫门。

李荩忱再一次站在了大殿上,看着趋步前行的进士,被宇文宪闹得有些不爽的心一下子舒畅起来。

周围的大臣们看着这些人影,一个个则充满好奇。

不知道这些通过全新的方式选拔出来的人才,会不会给大汉带来新的气象?

而第一次科举的成功,是不是意味着这种新的制度将会成功的继续延续下去,最终成为千百年选贤举能的新形式?

这些臣子们或许并不知道,历史上科举考试一直延续到了一千五百年后,并且不断地经过改进,变成了各式各样的考试,并且整个世界都奉行这样的模式,毕竟不管怎么说,考试也依旧是最公平的一种衡量人才能力的手段。

不过他们虽然不知道,却并不妨碍他们感受到,自己正在见证着一个新的历史。

而李荩忱和这些臣子们的心境又有所不同,他看着进入宫中的这些士子,实际上还主要都是世家出身,就算是有一个作为探花的鲍家子弟,那鲍家也算得上寒门之中的翘楚,又有鲍照这样的人物在上面顶着对于东南士族们来说,翻老祖宗的光辉事迹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绝对不能算平常人家。

李荩忱还是非常期望着能够有一个布衣书生脱颖而出的,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一份期望有些不切实际,就算是书院之中有比较出色的寻常百姓家子弟,在经过短短的几年学习之后就想要超过从小便接受系统化教育的世家子弟,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再和杜淹、房彦谦这种已经经历过不少人生波折的人相抗衡。

只是在知识储备量和人生经历上,这些布衣子弟就落后了很多。

一切都还是需要慢慢来啊,不过至少凭借科举,寒门子弟已经能够脱颖而出,世家自然而然就失去了对官场的完全掌握,寒门子弟之后,布衣子弟肯定也能最终绽放光彩。

历史上的科举考试虽然已经实行了隋唐两代,但是实际上一直到宋代,普通百姓家的子弟才算是真正有机会能够通过科举大规模的进入朝堂,最终让世家这个概念彻底烟消云散,而在那之前,世家凭借着优秀的私塾教育,依旧能够在科举考试之中略胜一筹。

究其原因,唐代的时候书院也并不算发达应该算在其中,当时天下的书院屈指可数,穷苦人家的子弟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自然除了天才之外,就不可能真的有优势,一直到宋代,文教兴盛,四大书院带动着全国大大小小的书院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普通人家才有机会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

李荩忱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点问题,所以大规模的建设书院和义学,让穷人家的子弟也有能够接受教育的机会,至于科举之中能够看到穷人家子弟的身影,却也应该还要再等等,甚至还要再等一代人的时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世家的底蕴还在呢,气数自然也不会说尽就彻底消散。

李荩忱有的是时间,也等得起。

“臣,新科进士,参见陛下!”一众进士齐齐向李荩忱行跪拜大礼,表示自己从现在开始已经是大汉的臣子。

而李荩忱身边一同出来迎接的臣子们,也都拱手行礼,他们可不敢跟在李荩忱后面受这样的礼节。

李荩忱长长呼了一口气:“众卿平身!”

“谢陛下!”

“赐宴!”李荩忱紧跟着一挥手。

“众进士登殿,赐宴!”

大殿上的宫灯依次点亮,进士们再一次登上大殿的台阶,心中自然也颇多感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