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倾南北 > 第一七一二章 见风使舵最擅长(前两章章节错误,请勿订阅!)

虽然乱世之中不惜命的人有很多,但是惜命的终究还是占据多数。

所以这些人在知道了田端的存在之后,并没有人告发,对于地头蛇们来说,两边下注才是最安全的,尤其是现在天下正是大汉和北周争霸的局面,而且大汉随着一次次胜利也愈发的占据上风,压迫着北周在各个战线上只能憋屈的采取守势,因此有很多人明面上是北周的人,背地里早就已经和大汉暗通曲款。

这种人在乱世之中比比皆是,甚至在乱世刚开始的时候,作为主战场的两淮各个村落往往会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形成坞堡,坞堡城墙高大,甚至还有护城河,村中百姓在平时耕作,一旦有敌人来便闭门自守,当然了所谓的敌人当然指的是那些乱军贼寇,真的有正规的军队在乱世之中有的时候乱军和正规军也已经没有了明显的分界,其实最大的区分就是人数,当人数足够多到可以淹没坞堡的时候,坞堡自然就会向来者低头,并且纳上钱粮以承认对方对这里的统治。

但是实际上这种统治并没有什么用,真正统治这一片区域的还是坞堡的坞堡主和几个家族的族长罢了,一旦南北再发生动荡,新的势力进入这一片区域,坞堡们还是会很快就扭头向新的势力投降。要说墙头草,没有谁能够比这些坞堡更墙头草了,因此当初祖逖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整合淮南和淮北的坞堡,将这些坞堡拧成一股绳,甚至还一路北伐到了大河边,绝对是有能力、有手腕的人物。

现在随着南北朝割据对立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双方的政权都已经变得稳定,所以朝廷对于坞堡的态度也就不再是听之任之,转而愈发的强硬,一个个坞堡逐渐淡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大军营寨和连绵的城垣,曾经的坞堡就只剩下了寨墙或许还能在这连绵的寨墙中寻觅到踪迹。

但是归根结底,坞堡还是世家和家族体制之中的一个产物,世家的制度没有被取缔掉,现实之中的坞堡消失了,心中的坞堡还是存在的,世家内部先抱团取暖,然后是周围的几个世家通过不断的联姻和拜师等等方式紧密的联合在一起,最后再是世家不断的从朝廷那里攫取到权力进而把周围的所有百姓也都团结在自己的身边,形成一个又一个朝廷都不敢动的庞然大物。

上一次大汉内部的会稽留氏叛乱,就证明世家的确还有着很强大的实力,如果当时李荩忱没有那么果断的话,很有可能真的导致整个江南都陷入混乱之中,要知道当初陈文帝时期的湘州叛乱,可是让南陈一直到陈顼初年才算回过来元气,更引发了北周和北齐大举南下,巩固淮南、荆州防务的后果,为后来南陈北上制造了不少麻烦。

因此相比于有足够决心能够平定叛乱的李荩忱,实力更加弱小而且立足不稳的宇文宪只能寄希望于这些世家,别说和世家为敌了,甚至还得给他们高官厚禄,让他们成为地方上实际的统治者。

现在自然就到了报应的时候,当然不能指望这些世家能够为了北周流干净最后一滴血,当大汉的旗帜飘扬在许昌城外的时候,这些世家“反正”的非常积极。

要论见风使舵,恐怕在这个时代这些家伙就是最擅长的了。

陈智深的目光在这些人身上扫过,他们的笑容都很坦然,丝毫并没有因为几个时辰之前自己还是大周的臣子,现在已然变成了大汉的百姓而惭愧或者心里不舒服。

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似乎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不管上面走马灯一样的换多少人,下面还是他们这些人,在他们看来,任何的朝廷更迭后,想要稳住政权,都需要依靠与他们的力量,所以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好怕的。

对此,陈智深也只能腹诽一句,那你们是不知道当今陛下有多么腹黑。

既然这些人都不觉得惭愧,陈智深当然就更加坦然的从几个族老的手中接过来许昌城的田册、官吏百姓名录等等,甚至还有许昌城的城防大印。而在他的身边,大汉军队浩浩荡荡开进许昌城。

陈智深大步走到田端身边,田端拱手行礼,对着他笑了笑。

“你们白袍这一次又是大功一件。”陈智深有些无奈。

田端笑道:“陈将军放心,这只是开始。”

“就因为这只是开始,某才不怎么放心。”陈智深自嘲一声。

我要是都放心了,就没有我们汉军什么事了,只要朝廷不断的派遣官员北上来接收就可以了,我们汉军岂不是就变成了护卫?那功劳还有我们什么事?

--

有的地方顺利,自然就有的地方不顺。

此时崤山以东,新函谷关外。

汉军森然列阵,旗帜飘舞,一门门火炮不断地向前推进,任何敢于挡在面前的人似乎都会被这黑乎乎的炮口直接吞噬。而远方甚至可以看到一个个已经站立起来的霹雳车,汉军倒是还没有胆量把投石车也推进到这么近的距离上,那玩意还是很有可能被敌人的床子弩或者石弹给拆解开的,甚至一顿密集的火矢都有可能要了命。

相比之下,火炮这种铁疙瘩的确是个不错的东西。

当然了,萧世廉的胆子再大也不敢让火炮太靠前,只要能够选取到一片相对开阔的地方随时可以发射就可以了。

而在火炮阵地的两翼,汉军将士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汉军的骑兵也开始在更远的地方游弋。

突破潼关之后,这支最先掀起战火但是却又被潼关困扰很长时间,导致在整体进攻进度上并没有怎么领先的军队,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在经过短暂的修整之后便继续开拔,沿着崤山一路杀出,现在萧世廉列阵的地方正是崤山以东赫赫大名的桃林塞。

而桃林塞的对面就是新的函谷关。这个函谷关相比于潼关自然看上去就没有那么高大,但是函谷关下,北周人也是严阵以待。

尉迟迥的旗帜飘扬在中军的位置上,说明这位坐镇洛阳的北周老将军终于坐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