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倾南北 > 第一九三九章 医疗发展的好处

权倾南北 第一九三九章 医疗发展的好处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9:23 来源:笔趣阁

因此后宫妃嫔们并不想让泰山书院成为一个以儒学为主甚至单一教授儒学的书院,这样这个书院还没有成立,实际上就已经不满足社会的需求了。

李荩忱接着说道:“泰山是秦汉以来封禅之地,在泰山组建书院,固然是好是,但是其中也牵涉到各方各面。这个书院绝对不能过于接近世俗,会引来非议。”

尉迟贞恍然,李荩忱说的她们的确没有考虑到。

泰山这个地方毕竟不同于其余地方,是皇家沟通天地所在,也是君权威严所在,在此处开设的书院当然不能传授工商等至少现在看来还没有完全进入社会上层的知识,不然大儒学者们肯定会纷纷抗议。

相反,如果在这里组建一个以儒家学说为主的书院,那么这些学者们就会全力支持,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啻于朝廷默认了儒家才是治国理政的正统理论。

是这个位置选择的不好啊······

尉迟贞不知道该说什么,的确如陛下所言,泰山这个地方修建学院是必然的,但是也正是因为在泰山这个地方,所以书院的教授内容和宗旨也无法更改。

尉迟贞明显流露出失落的神色,

李荩忱轻轻捏了捏尉迟贞的手,似乎已经看穿了她的心思一般:“内府是你们的孩子,又何尝不是朕的孩子?”

尉迟贞怔了一下。

李荩忱径直解释:“泰山书院是要组建的,但是泰山书院不宜由内府单独掌控,不然朝堂之上也不好交代,朕建议你们还是和礼部商议此事,泰山书院当为双方共建,为大汉培养礼乐人才。”

微微一顿,李荩忱紧接着补充:“除了泰山书院之外,青州到中原一线不能再没有别的书院了,在陈留、颍州等地,都可以新建书院,另外朝廷北伐拿下邺城之后,也可在邺城组建书院,邺城为北方大城,此书院自然也应为北方可与龙门等处分庭抗礼之存在,所以内府也应该早做准备。”

尉迟贞露出喜色,再多组建一个书院,那内府就等于白赚了半个。

陛下······的确够偏心的。

李荩忱紧接着翻开奏章,现在内府所负责的事情中,最重要的除了书院就是医院和药房了。

“钱财还够么?”李荩忱伸手指了指上面几乎可以称之为天文数字的支出,只要是朝廷出面开设的开设的医院和药房,都只是赚个成本价罢了,李荩忱的本意也不是通过医疗收入来增加朝廷岁入,而是期望能够通过廉价的医疗鼓励更多的人来就医。

人有病,就要治疗,而不是拖着等待老天爷的恩赐。

这样做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好处,一个是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人口平均寿命提高,自然就相当于变相提高了社会劳动力的数量,以满足现在大汉内部劳动力紧缺的情况。

第二个自然便是减少了社会迷信的可能,古人缺乏足够的医疗手段,所以往往寄希望于巫鬼之术或者神明保佑,神佛信仰能够在南北朝如此快速的传播,和这也脱不开关系。怕死也是人的本能。

现在病能够通过医术治疗好,自然就没有必要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鬼之说上。与其祈求佛祖和老天的保佑,倒不如期望大夫手里的刀能够稳住。

这个时代的百姓,思想到底还是单纯的,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药到病除的名医和天神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他们敬畏大夫,也敬畏生命。至少现在李荩忱也不用为会不会有紧张的医患关系而担心。

封建迷信的减少,准确说是对神鬼迷信的减少,自然能够促进思想向前发展,思想向前发展,自然就能带着科学技术跟着进步。

至于皇权的权威性,李荩忱倒是并不担心,后世在科技水平已经如此之高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保存君主立宪制,那就说明皇权本身的威严是和思想的进步并不抵触的。

当然了,皇室最终会走到哪一步,是被推翻还是自己先主持从上而下的改革,李荩忱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他想要的并不是自己的子孙后代如何枝繁叶茂,甚至李荩忱都不希望自己的儿孙们会因为皇室的身份而成为趴伏在这个民族身上的蛀虫,他想要的是这个民族能够浴火重生并且长久的繁荣昌盛。

哪怕是以此为代价,大汉王朝被别的王朝取代,都可以。

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那就已经没有什么所谓的私心。多少英雄豪杰希望可以重头再来,以完成未尽的遗愿,他们都没有这个机会,现在自己有了这个机会,就不能让这些盘旋于九霄之上、在冥冥之中庇佑华夏的英灵们失望。

包括自己的孩子怎么教育,李荩忱也都已经想好了,权力,不应该是他们去追求的唯一,身为大汉的皇室子孙,他们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在更多的领域中都担任领头者的身份,这些领域并不局限在朝堂上、治国理政上,而是应该在文化、在科技,在社会的层层面面。

除此之外,世界很广阔,李荩忱也不期望自己的子嗣拘泥于九州之中,而是应该把华夏子弟的足迹遍布整个世界。

李荩忱不能容忍无用之人,更不能容忍皇室中存在无用之人。若是后人无能,那李荩忱甚至不介意拱手让江山。当然人都是有私心的,这江山,能不让还是不让的好。

尉迟贞沉声说道:“在刚刚入洛阳的时候,的确曾经前后不济,不过现在各界多有捐赠,再加上皇后姊姊在建康府主持理财,所以现在倒是还能维持,不过陛下也看到了,如此高额支出,想要盈利实在是太难了,在医院这一方面,内府依旧需要国库的补贴。”

“这个的确可以补贴。”李荩忱颔首,“不过具体补贴多少,通过什么方式,是直接把钱财转入内府,还是由工部和户部出面直接修建医院和药房,内府要和外廷商议好。”

想到了什么,李荩忱皱了皱眉,又不放心的补充一句:“你们可别和之前那样闹起来,内府不要面子,朕还要面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