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倾南北 > 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无几

权倾南北 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无几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9:23 来源:笔趣阁

就算是这些汉人可靠,又有谁能保证他们的身边人、枕边人都可靠?白袍真的已经快做到无孔不入了,因此只有让身家性命都和北周捆绑在一起的皇亲国戚们去做事,宇文宪才感到放心。

可是即使是这样,即使是宇文宪已经殚精竭虑、尽可能隐瞒了甲骑、重甲士以及大批量打造投石机等等的军事秘密,面对汉军的时候,北周军队还是功亏一篑。

实力上最直接的差距,已经不是这些能够弥补的了。

今日汉军轰鸣的火炮声,固然引发了北周士卒的疯狂进攻。可是征战多年的宇文宪又如何会不清楚,这样的疯狂实际上是在对汉人火器的恐惧催动下产生的,当北周军队败退之后,疯狂的情绪退散,剩下的就只有对死亡的畏惧。

士气,已经被火炮击碎了。

所以原本是为了带上已避免后方起火的许善心,此时再次出现在宇文宪的面前,之前虽然作为使者,他也是座上宾,但是许善心自己都能够感受到,这一次格外不同。

周人,害怕了。

这就是许善心的底气所在。

只要你们害怕了就好。

“大汉天威,神州内外无不信服,殿下以一己之力拒抗大汉,能坚持到今日,足以令人敬佩。”许善心含笑说道。

宇文宪虽然待他还算不错,但是许善心从不会忘记自己的任务,身为大汉的使节,宇文宪的疲惫和气馁,就是他的胜利,汉军将士在外厮杀,而他就在内摧毁敌人的斗志!

宇文宪看着许善心,说句实话,他心里是有些羡慕的。

为什么李荩忱就会有这样的臣子愿意为他肝脑涂地、视死如归?

这些年来许善心孤身在邺城这危机四伏的敌人腹心之地,却从来没有想要临阵脱逃,而或者“两耳不闻窗外事”,他积极的向北周朝野传递大汉强大的信号,瓦解北周内部本来就脆弱的联合。

哪怕是明知道宇文宪随时有可能要了他的性命,许善心也一直在努力完成着自己的使命。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在汉军的旗帜下身先士卒的将领们,那些帮着李荩忱把后方打点的井井有条的名臣能吏们,为什么李荩忱会有那么多的人才为自己所用,或者换句话说,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准确甚至狠辣的目光能够寻觅到那么多人才,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新的治国制度层出不穷,不断拉开北周和大汉之间的差距呢?

这个对手,一直让宇文宪看不清。

越是看不清差距,越是不知道怎么追赶。

时至今日,李荩忱的身边群英荟萃,而宇文宪的身边,可信者已经寥寥无几。

也不需要再追赶了,他注定了是一个失败者。

次子宇文质的声音骤然把宇文宪从叹息之中拉了出来。

宇文质攥紧拳头看向许善心,声音之中分明带着怒火:“时至今日,战局虽仍有不定,殊不知我大周境内,犹然还有州府数十,带甲十万,只是这白沟大营之中,可战之兵便有不下四五万,更有甲骑数百人,如何不能再战!”

许善心没有直接说话,而是看向宇文宪,似乎根本不屑于和宇文质就这件事做任何讨论。

宇文质自讨没趣,哼了一声坐了回去。

原本营帐之中摆的是从南方运过来的椅子,这东西已经成为豪门大户的必备之物,宇文宪御帐之中自然不能缺少,不过宇文质似乎是想要表示要和南蛮的一切都划清界限,伸手推开椅子,把后面原本应该是随从幕僚坐的胡床拉过来。

胡床是汉人现在流行的椅子的原版,其实就是个板凳,坐着当然没有还带靠背的椅子舒服。

不过宇文质明显并不介意,反而似乎想要以此表示自己身为一个正统的鲜卑人很骄傲,在胡床上坐得笔直。

至少这不是你们南蛮的东西了,没有了南蛮的东西,我们的日子也不是没法过。

对于宇文质明显有些幼稚的行为,许善心一笑了之。

到底还是年轻,有的时候用力过度了可不是好事,会让双方之间失去回旋的余地。不过这些也都不重要了。

宇文宪轻轻咳嗽一声,看向独孤熊,独孤熊明显比宇文质稳重很多,缓缓开口说道:“正如清河郡王刚才所说,大周虽然今日暂时后退,但是并非没有一战之力,晋阳、邺城等仍在手中,为免黎民徒受战火之苦,我家陛下慈悲为怀,愿意和贵国洽谈称臣之事。”

“称臣?”许善心似乎早就已经料到今日的主题,只是颔首。

宇文质诧异的看向自己的父皇,而宇文宪只是盯着桌子上那一盅已经凉透了的鸡汤,不知道在想什么。

独孤熊肯定是不敢自己做主的,所以这必然是父皇的意思,宇文质虽然很难接受,但是这个时候也不敢贸然开口说什么,万一父皇还有什么别的计划,或者这只是缓兵之计,那自己就成了添乱的那个了。

作为已经被内定的北周太子,宇文质还是有点情商的。

“没错,我家陛下愿意自去帝号,遵大汉天子为皇帝,自称周王,为大汉天子牧守一方。”独孤熊艰难说道。

从当年辅佐宇文宪在邺城竖起旗号到现在不得不向大汉低头,独孤熊也算是亲眼见证了北周的如日中天、东西分裂和走向衰亡。现在俯首称臣自然代表着宇文宪最后的挣扎。

只不过这个俯首也单纯的只是俯首罢了,宇文宪去了帝号,依旧还是拥兵十万的周王,听调不听宣就已经很给你们面子了,要是你们内部出现了什么混乱情况,那这个周王随时都有可能再变成周帝。

而对于大汉来说,北周这样做,当然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只要达成协议,两边拍拍手,天下就算和平了,而且大汉也不可能真的让宇文宪保留这么大的一片地方,顶多就是把邺城或者晋阳选一个留给他,只要朝廷盯得紧,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等到以后大汉的政策同样开始影响北方,这地方就会慢慢的融入大汉,就算是北周余孽还想要搞事情,都没有人陪着了。

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了,凭啥还要跟着你闹腾?尤其是北方的世家,脖子上的刀被拿开了,不跟你算账就算不错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