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倾南北 > 第一四七七章 稳坐钓鱼台的皇后

权倾南北 第一四七七章 稳坐钓鱼台的皇后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53:00 来源:笔趣阁

翠微宫内很安静。

摇篮里,大汉的皇长子睡得正香,而一个小女孩趴在摇篮旁边,伸出手在婴儿的头上转了转,后来又觉得无聊,又转过来一步一晃的向着门外走去,几名奶妈忙不迭的跟上,而张丽华已经门口等着,看到晋陵公主跑过来,急忙迎上去:“今天小乖乖想去哪里?”

晋陵公主呀呀呜呜的向外挥了挥手,显然想表达自己不管去哪里只要能出去玩就好的意思,而张丽华早就已经料到,带着奶妈们“前呼后拥”,好不壮观。

晋陵公主一走,翠微宫里算是彻底安静下来,小皇子在睡觉,其余的婢女们也不敢开口说话。

茶杯中的水冒着热气,乐昌端坐在桌案前,桌案上放着一本《论语》。而沈婺华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微笑着说道:“建康府内已经是波澜起伏,皇后在这里是不是过于稳重了。”

乐昌翻了一页书,摇了摇头:“敌不动,我不动。”

沈婺华怔了一下,诧异的看向《论语》:“我怎么不记得论语里面还有这么一句。”

“这是陛下说的。”乐昌笑道,“只是突然想起来了,也没有说就是孔圣人说的啊。”

沈婺华翻了翻白眼。

这还真的无从反驳。

不过真的什么动作都不采取么?

沈婺华不相信:“自从户部的新政策施行以来,建康府之中多有异议之声,甚至就连宰辅都曾经几次传达下面的不满,显然就算是他个人支持陛下做出这样的决策,也架不住下面的压力。难道乐儿你就一直打算静观其变么?就怕这静观其变久了,不知道会不会横生变故,到时候我们怎么应对?”

虽然说后宫不得干政,但是李荩忱把乐昌和沈婺华留在建康府,就是让她们盯紧了建康府的风向,而宰辅顾野王也不是傻子,所有送往皇帝行辕的奏章,都会抄送一份送到宫中,美名其曰是为了在宫中留存档案,但是主要目的还是要让乐昌和沈婺华过目。

而白袍在建康府的力量以及留守建康的侍卫亲军、京城卫军,也都在乐昌的手中。

大汉长期以来都是实行的边军内调的政策来充实侍卫亲军,所以侍卫亲军的统帅几乎都是边军将领,比如现在在建康府的就是出身巴人八部的卢青,卢青出身板蛮,手下的巴人将士是巴人八部之中战斗力最高的,李荩忱把他们留在建康府而不是带去北方,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忠诚和勇武都无话可说。

而且卢青久经战阵,是巴人之中仅次于杜齐和李迅的名将了,真的发生了什么意外,当机立断的本事还是有的。

而且巴人八部和建康府的这些东南士族,当然没有什么恩惠,甚至还有仇恨,因为当初巴人八部追随李荩忱进攻东南的时候,因为骁勇善战,总是冲杀在前,而在他们对面阻拦的将领则多数出身于东南士族当中,巴人的死伤自然都可以算在东南世家的头上。

只要乐昌一声令下,卢青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对东南士族亮刀子。

另外大江北岸广陵的汉军陆师、南岸京口的汉军水师,都已经做好了准备。统带水师的是汉军名宿王昌,也是当初跟着李荩忱入蜀的老人了,而广陵的陆师则是在萧摩诃的次子萧世略的手中,萧世略那里有七八千兵马,虽然人都是新人,甚至将领都是新人,但是忠诚都是一等一的。

更不要说岭南的李询已经奉命率军北上,对外称呼是为了和荆州的汉军换防,但是其沿着水路从漓江转灵渠再入湘水,但是船队并没有出洞庭之后就去近在咫尺的江陵,反而顺流而下抵达安庆,大汉水师已经前去接应,在安庆进行演习。

这也是为什么南方的林邑多有挑衅,但是汉军迟迟没有展开反击,因为主力都已经不在了啊,谁都不敢贸然开战。

如今建康府周围的京口、瓜州、安庆等地都是大军云集,如果建康府这边发生变故,趁着大江还没有兵锋,水师完全可以在两天之内将所有的军队转运到建康府!

而这些兵马的兵符,不仅仅在李荩忱的手中,还在乐昌的手中。

这也是为什么乐昌有胆量在这里品茶看书,因为她也的确有资格稳坐钓鱼台,真正着急的应该是外面的那些东南士族!

不过再稳坐钓鱼台,也必须要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世家随时都有可能动手,甚至不惜拼的鱼死网破!

所以沈婺华还是有些紧张的。

毕竟作为一个弱女子,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国家的命运会牵系在自己的身上。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乐昌不知道自己说了一句后世的名言,“等到陛下十天后抵达建康府,一切就会尘埃落定,到时候无人能够挑战一个刚刚占领了整个关中、生擒了杨坚的人的威严。”

“可是还有十天。”沈婺华咬了咬牙,“说不定他们就打算让陛下重蹈刘寄奴的覆辙。”

当初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北伐,已经把战线完全拉平到黄河一线,结果谁曾想到建康府生变,无奈之下刘裕只能南返,导致北伐的成果付之一炬,虽然刘裕平定叛乱,但是北方的鲜卑已经大规模南下,想要再重新杀回到黄河边,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如果此时建康府乱了,那么宇文宪真的有可能也发动反扑、让李荩忱两头为难不说,建康府这边孰胜孰负也难以判断,若是建康府落入东南士族的掌控之中,保不齐会导致在整个大汉的分裂!

“再坚持十天。”乐昌低声说道。

山雨欲来风满楼,她又如何感受不到?

只不过身为皇后,身为现在留守建康府的所有人的主心骨,她不能乱。

沉吟片刻,乐昌道:“召宰辅、两位裴公、唐公、任公以及六部尚书入宫,兹体事大,不得迟疑。”

宰辅是顾野王,两位裴公则是门下省裴猗和御史大夫裴忌,唐公是尚书省唐亦舜,任公是卫将军任忠,太尉府没人在,卫将军就是军方在建康府的主将了,六部尚书自不用说,这几乎是整个大汉朝堂的中枢人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