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倾南北 > 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

权倾南北 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53:00 来源:笔趣阁

斥候的声音让韩擒虎怔了一下,河套?

对于韩擒虎来说,或者对于绝大多数的奋武军将士们来说,河套就相当于他们的大粮仓,正是因为当初韩擒虎在河套进行的开垦,才能够保证奋武军在北方激战的粮草,不然的话就连粮草都需要从关中等地千里迢迢转运的话,那奋武军就不用再向前征战了,光是饿肚子就足够要命的。

西北巡抚徐德言在此之前就意识到了河套开垦的重要性。关中本身实际上并不能算非常适合于耕种的地方,从西北而来、卷着沙尘的风往往会遮盖整个关中,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关中就曾经饱受盐碱地的危害,一直到挖掘了郑国渠才有所好转,不过历经这么多年,曾经是关中血脉的郑国渠也已经荒芜,再加上多年乱世,民不聊生,关中的耕种更是受到重创。

相比之下,中原、巴蜀等关中周围的土地,条件自然就要好很多。

从关中继续向西北,一路逐渐变成戈壁荒漠,自然更不适合耕种且不说,从关中向北,则是地势高低起伏不定,关中人称之为塬的土丘,有的密布树木,有的则已经光秃秃变成黄沙,再加上人口稀少,自然也不是耕种的好地方。

因此河套这个向东接近平城、向西接近西北的地域,就成为徐德言和韩擒虎一直认为的适合于耕种的地方。尤其是韩擒虎之前驻守河套的时候,在此屯兵开垦,并且招募安顿草原上曾经被突厥人掠夺的汉人流民,逐渐让河套成为北方的大粮仓,甚至已经能够支撑平城和西北两个方向的战事,之前大汉的几家报纸就曾经派人深入河套进行采访报道,现在河套已经是大汉国内人尽皆知的“塞上江南”。

说句题外话,报纸派人去四处采风报道也是李荩忱的指示。

百姓对于国家这个概念的认知度不够高、对于国家的归属感不够强,也是有原因的,不只是因为封建统治的家天下,让很多人认为国家是帝王的国家,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还因为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只能居住在自己的村落之中或者城镇里,自然就不可能知道在城门外、阡陌连通的远方,还有大好河山。

这些都是祖祖辈辈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江山,同样是需要每一代的大汉子民去守护的。

所以李荩忱通过报纸这个渠道宣传山河壮美,也宣传各个地方新政实施的得力之处,一来加强人们对于国家的认知和认同,二来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往这些地方安家、就业,促进人口流动。

河套作为稳定的后方,一直以来都没有再让韩擒虎操心过,河套突然传来急报,自然让韩擒虎吃惊,吃惊之余也不由得自己先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草原上突厥人死灰复燃?这不太可能,突厥人已经星散,并且在草原上那叫一个人人喊打,惨得很。

薛延陀部想要搞事情?这些铁勒人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要是搞事情的话也会直接奔着平城而来,跑到河套去,他们就不怕自己向北先抄了他们在燕山以北的老家?薛延陀人也并不是完全的游牧部落,他们和早期的鲜卑人有些像,居住地相对固定,甚至就连兵马也是步骑参半,并非完全的骑兵。之前还在燕山外晃悠,现在就跑到河套去了,韩擒虎不信。

亲卫们帮着韩擒虎拆开急报,韩擒虎匆匆看了一眼,不由得皱眉。

倒不是河套受到了攻击,而是西北的吐谷浑人大举进攻武威,整个西北随之告急,原本优先供应平城这边的粮食,肯定就要转而先去供应西北。

“这些该死的吐谷浑人,还真会挑时候。”韩擒虎骂了一声。

不过话说回来,吐谷浑人在西北也虚张声势了很久了,原本他们应该只是本着能够趁着大汉和北周决战而沾点便宜之类的,结果后来发现大汉守在西北的也没有一个好惹的,其中还有宇文忻这个曾经让吐谷浑人吃过亏的“老朋友”——说来吐谷浑人也有些郁闷,曾经和汉人联手对付突厥和北周,结果那个时候就是挨宇文忻的揍,现在反过来对付汉人,还是挨宇文忻的揍,因此吐谷浑人迟迟不敢向前也在情理之中。

而现在,他们应该是已经得到了汉军即将入邺城、大获全胜的消息,所以不敢再迟迟不动,发起大举进攻也在情理之中。

西北关乎关中的稳定,因此西北告急,河套的粮草还有关中的器械等等肯定都要优先供给西北了。

韩擒虎攥紧急报,此时他只能庆幸,至少杨素已经决定和自己夹攻雁门关,只要能够突破雁门,那粮食之类的自然就能够从河东获得,不再需要河套或者关中供给了。

算起来手上的粮食还能够支撑半个月,也就是说半个月内,必须要拿下雁门!

————————————-

两天之后的白沟以北。

烟尘滚滚,汉军正浩浩荡荡向前开进。

宇文宪主动撤退之后,整个白沟防线已经空无一人,甚至就连下游清水、上游淇水的北周军队也都主动后退,所以汉军已经完全突破整条防线,邺城近在眼前,在邺城和汉军之间,别无阻拦。

当然假如那些周人的营寨还不算数的话。

不过也算不了什么数了,显然宇文宪并没有指望着这些营寨能够坚守,所以根本就没有下达死守之类的命令,营寨中的北周军队往往刚和汉军对上就被击溃,惹得打前锋的陈智深很是气愤。

白沟一战,最不爽的就是他了,原本打算着和敌人真刀真枪的对阵,结果敌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跑了,只消灭了留下来的一点儿小尾巴。之后他自告奋勇担任前锋,结果一路向北杀过去,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可是这些战斗怎么也都算打了的,斩获也不能说没有,因此等杀到邺城城下,太尉府必然会调换前锋,陈智深等于白忙活一通,拿了点零星功劳,能不郁闷么?

随着进军日久,这已经成为大军之中人尽皆知的笑料,甚至还有人专门编了一出戏,叫“将军奋虎威,首级两三个”,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让陈智深脸上很挂不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