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倾南北 > 第二一五零章 唇亡齿寒还是虚与委蛇

权倾南北 第二一五零章 唇亡齿寒还是虚与委蛇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53:00 来源:笔趣阁

五胡乱华的时候,羌人也曾经登上中原的舞台,诞生了诸如姚苌这样的枭雄人物。

只不过后秦灭亡之后,鲜卑一统北方,羌人一路退到了湟水、洮水谷地之中,据险而守,又凭借河谷地带繁衍生息,并且在名义上听从于北朝的管理,但是实际上只是保持羁縻状态罢了,虽然这个概念在历史上于唐代才正式成为官方称呼,但是已经有这个味道了。

反正北魏和北周都无心管羌人的事,羌人一向也不主动挑衅,多年来两边倒也相安无事。

毕竟羌人那些瘸子里面拔将军的土地,并不入北朝的眼。

但是羌人的土地再怎么差,放在河西和青海周边这一亩三分地上,那也是一等一的,北朝并不眼馋,但是吐谷浑眼馋啊。吐谷浑曾经几次集中兵力压迫羌人,羌人既然打不过,也就只能乖乖屈服,不过吐谷浑倒也不敢名正言顺的直接吞并这一片土地,因为那样的话无疑会直接引起北朝的注意。

毕竟羌人的土地,向东北可以直接威胁到武威、金城和天水等地不说,向东南沿着雪山之中的河谷前进,是可以直接威胁到巴蜀的。到时候吐谷浑若是从这一条路出兵的话,北朝就必然要面临多线作战,这北朝当然就不会同意了,尤其是到了北周时期,本来就已经在多线作战,再多两条战线,要了老命了。

而吐谷浑在此之前因为有突厥的压制,也没有能够占有整个河西,国力远远无法和现在相比,自然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找北朝的麻烦,因此也就形成了一个很古怪的现象。羌人名义上是臣服于北朝的,但是实际上包括税收之类的实际上都是贡献给了吐谷浑,并且真的有什么征战的话也会听从于吐谷浑的调遣。

不过因为他们不敢招惹北朝,所以从北魏到北周也顾不上他们。

历史上隋朝建立之后,羌人见风使舵,乖乖的听从隋朝的指挥,而隋朝也因此能够在一条战线上集中兵力击破吐谷浑。等到唐朝建立之后,北方的霸主突厥被太宗击败,羌人和吐谷浑自然都有唇亡齿寒的感觉——原来的时候突厥还在,隋朝虽然强大,但是在西北这一亩三分地上也得和突厥商量着行事,想要教训教训吐谷浑是可以的,但是想要一口吞下吐谷浑,那突厥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唐朝的强大,自然让羌人和吐谷浑开始联手,只可惜太宗并没有给他们太多机会,在第一次试探性进攻之后,便派出名将李靖,再配以侯君集、李宗道等堪称豪华的阵容,把反叛的羌人和以为自己远在天边、你们够不着的吐谷浑一网打尽,甚至李靖还一路向西追杀到了西域且末的大沙漠中,也就是后世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为之后唐朝平定西域摸清了道路。

现在的大汉,击败北周,而北方的突厥也已经变成了没有多少战斗力的薛延陀,实际上的局势以及带给羌人和吐谷浑的压迫感并不弱于历史上的大唐。

所以羌人会配合吐谷浑发动进攻也在情理之中。

不配合的话,要么是吐谷浑直接押着他们向前走,要么是大汉杀过来,保不齐就直接给他们来了一个灭族之灾。

假如羌人真的愿意乖乖归顺大汉的话,李荩忱实际上并不会真的把他们怎么样,毕竟李荩忱还没有心狠到这个程度。只不过李荩忱也不能指望着羌人能够明白自己的所思所想,羌人自由自在习惯了,让他们成为大汉的一部分,他们尚且都有可能不是很情愿,更何况大汉还有可能对他们下杀手呢。

“羌人没有对巴蜀动手么?”李荩忱径直问道。

羌人所居住的地方,向东南穿过草地就是汉中,太尉府曾经多次讨论过羌人作乱的可能,并且认为羌人一旦作乱,很有可能分别向武威和汉中发动进攻,这个观点和当初北朝的观点自然也是不谋而合。

只是现在军方的消息竟然只是提到了羌人协助吐谷浑进攻武威,却只字未提羌人是不是会直接威胁到巴蜀。

这到底是因为西北那边无暇探查羌人的动向,还是因为羌人本身也没有打算进攻巴蜀,以求能够为自己留有余地?

前者有可能,后者也不是没有可能。

大汉对其余民族的政策还是很宽容的,尤其是已经有了巴人八部以及南中各部归化的例子摆在前面,羌人应该也知道,自己假如不招惹大汉的话,再不济也就只是变成汉人罢了,融入大汉之中固然可能要失去一些什么,比如之前坚持的一些排外的思想和制度,但是能够换来的显然更加的丰厚诱人,只是一个温饱,就足够让很多人愿意丢掉一切。

所以羌人现在或许是因为觉得唇亡齿寒,才和吐谷浑人一起进攻西北,又或许单纯的只是因为被吐谷浑威逼利诱罢了。

萧世廉沉声说道:“巴蜀距离更近,而且在武都等地,我军也多布斥候,驻守汉中的淳于老将军又生性稳重,此时必然不敢掉以轻心,假如真有敌情的话,应该已经速速来报,不可能比西北更慢。”

汉中就在关中的眼皮子底下,又是勾连关中和巴蜀的要冲之地,大汉从来没有轻视汉中的防务。当汉军向外进攻的时候,这里会是兵马和粮草的集散转运之地,而当汉军向内收缩防御的时候,这里又将会是大汉的纵深防线,毕竟从汉中出发,无论是经过武都前往羌人的聚集地,还是经过祁山抵达天水,距离都不远。

这里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前线,因此李荩忱专门把淳于量这等经验丰富的老将安排在汉中,一来淳于量上了年纪,不适合前线冒着风霜征战,作为前朝硕果仅存的几位老将之一,他老人家还是不要出什么意外比较好,二来淳于量稳重又有威望,在汉中调度南北兵员物资,也不至于有人动辄有意见。除此之外,一旦汉中这边有什么风吹草动,淳于量也能够敏锐地察觉并且及时作出反应。

既然汉中那边迟迟没有奏报前来,那就说明羌人至少还没有顺着雪山而下以进攻汉中的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