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银河科技帝国 > 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射实验

银河科技帝国 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射实验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3:17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黄豪杰带着范承安等人坐船来到了菜屿岛上面。

由于这里的研发项目相当的敏感,安保力量非常强,加上质量投射器在投射物品时,可能出现危险性,比如投射物品回落地面问题。

所以电磁弹射研究所建设在地下,连质量投射器也在地下,有点类似于蘑菇蛋的发射井。

为了建设这个研究所,菜屿岛上一座一百多米的山体都被掏空了。

不过幸好马院士他们在实验测试的时候,都选择一个小角度倾斜,让投射物品回落地面时,坠落到大海里面。

电磁弹射研究所里面。

“黄先生,好久不见!”马院士笑着和黄豪杰握手。

马院士之前研发了电磁弹射器之后,对于电磁弹射器那边也测试了好几次,听说在最新的002号上面会采用电磁弹射器。

不过之后,马院士又提出了质量投射器这个电磁弹射器的加强版,想把卫星或者太空飞船投射到外太空之中。

不过这个想法,被科学院和航天系统给否定了,毕竟质量投射器这个东西,他们又不是没有想过,奈何囊中羞涩和技术条件达到要求,加上那个时候银河科技的常温超导体没有完成。

马院士也对于科学院和航天系统没有报太大的希望,所以他就被黄豪杰邀请到银河科技工作了。

来到银河科技的电磁弹射研究所之后,马院士很快就和银河科技的研究员打成一片。

特别是随着常温超导体的突破,加上强磁斥材料和其他技术的完善,在马院士等人的努力下,质量投射器已经越发的成熟起来。

……

黄豪杰看着巨大的发射井里面,一台高达150米左右的质量投射器,正在如同一门大炮一样对着天空。

发射井的井口此时关闭着,所以看不到外面的蓝天白云。

这个质量投射器,由六条常温超导体导轨组成,形成一条正六边形轨道。

一旁一个提前做好的正六边形太空舱,已经整装待发。

当然由于是测试性质的,这个太空舱只不过是一个虚有其表的东西罢了。

“马院士,这个太空舱的参数是多少?”黄豪杰来到太空舱旁边,才知道这个东西非常庞大。

“这个太空舱的是一个边长3米,高12米的正六边柱体,体积是462立方米,质量34吨。”马院士兴奋的介绍道。

“那就让我看一看你们的质量投射器吧!”

“没有问题。”

不一会,所有的工作人员开始检查各个系统,并将测试太空舱装入质量投射器的轨道之中。

另一边厚厚的钢筋混凝土层下面,是质量投射器的控制室。

“你们和航空部门报备过吧!”黄豪杰向研究所的负责人问道。

“已经报备过了。”

控制室里面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各个地面监测站已经准备就绪。”

“各对流层飞艇监测站准备就绪。”

“平流层……”“中间层……”

“储电站电能储备100%。”

……

“天气晴,空气湿度74%,空气温度19摄氏度……”

“发射空域一切正常,无其他飞行器。”

马院士听着各个部门的汇报,发现没有什么问题之后,便大声说道:

“各就各位,进入发射倒计时。”

[滴!发射倒计时开始]冰冷的电子声立刻响起。

60……20……10……

强大的电流,瞬间从储电站之中被输入质量投射器之中,六条超导导轨和底部的强磁斥低座,开始产生强大的洛伦兹力。

要不是太空舱被刹车装置制动着,早就飞出去了。

而发射井的井盖早已经打开了。

8……3……1,0。

噗……呲……这是太空舱突破音速,产生的音爆。

黄豪杰看着控制是仪表,太空舱的投射初速达到5518米每秒,相当于16倍音速。

而随着太空舱急速的攀升,高度和速度呈现反比,也就是高度越高,速度越慢。

最终太空舱达到了海拔94457米左右,然后失去了动力,开始被星球重力重新拉回地面。

“准备好着陆准备。”马院士连忙喊道。

散布在发射井周围空域的监测飞艇,还有地面监测站,很快就捕获了正在快速返回地面的太空舱。

“进入60公里。”

“进入50公里。”

……

“进入15公里。”

“启动减速系统。”

此时正在发射井上空的太空舱,收到了地面指令。

太空舱底部的六台减速氢氧发动机迅速启动。

噗……蓝色火焰从发动机喷口喷涌而出,尽管由于这些发动机的功率并不大,但是减缓太空舱的下坠速度还是可以的。

“进入12公里处,速度已经下降至320米每秒。”

“启动减速气囊系统。”

刚刚冲下对流层的太空舱,其顶部瞬间弹开,六个气囊迅速膨胀起来。

这六个气囊是由高强度弹性薄膜制作的,至于填充的气体,就是从亚金属氢释放出来的氢气,另外在气囊里面已经事先填装了钝化剂,避免氢气爆燃爆炸。

等到气囊完全展开,太空舱已经下降到了距离地面不足5公里。

不过这个时候,在氢气气囊的浮力,加上氢氧发动机的推力,太空舱的下降速度已经变得慢吞吞的。

“矫正下降方位。”

六个氢氧发动机通过不断的改变推力方向,让太空舱的下降方向慢慢的调整到指定位置。

十分钟之后。

菜屿岛在海边的一块1万平方米左右的钢筋混凝土平地之中。

经过矫正方位的太空舱,缓缓停靠平地中间的半空中。

其中三个面的太空舱体伸出了三双支撑架,然后发动机熄火。

碰!太空舱的支撑架,轻轻的和地面接吻,支撑架上面的液压杆缓冲了冲击力。

控制室里面的控制人员,连忙启动气囊回收系统。

气囊里面的氢气被重新固化成为亚金属氢状态,而气囊也随着收缩回去。

回收平台有一条通往掩体基地的水泥道路,一辆特殊改造之后的大型吊车平台,缓缓的从掩体基地里面开出来。

然后将太空舱拉回掩体基地里面。

黄豪杰和马院士、研究所负责人一起来的回收中心里面。

几十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他们正在评估太空舱的情况。

太空舱外面的隔热层,几乎被强烈的空气摩擦消磨殆尽,一片黑乎乎的。

“不错!已经符合我的预期。”黄豪杰知道这个质量投射器和太空舱改一改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黄先生,我以为这一次可以把太空舱打到100公里左右,没有想到只达到了94公里左右。”马院士有些尴尬的说道。

由于马院士并不知道黄豪杰的真空管道计划,所以才对于质量投射器的投射高度不满意。

如果按照眼前这个质量投射器的性能,配合上真空管道,特别是将对流层、平流层这一段距离变成真空状态,这个这个质量投射器绝对可以将34吨的太空舱,投射到150~2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

到了150~200公里这个位置,再使用氢氧发动机,蓝星附近的外太空几乎可以来去自如。

所以黄豪杰才说符合预期,如果将卡门线空间站搭建起来,绝对可以一炮到300公里以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