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银河科技帝国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温水煮青蛙

银河科技帝国 第三百三十七章 温水煮青蛙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3:17 来源:笔趣阁

“对于采矿业我们可以放弃,但是农业投资一定要准入。”艾和平做出一点点退让。

反正银河财团已经打算去搞太空采矿了,蓝星的矿产就让它们烂在地里吧!

银河科技对于世界三大铁矿石生产巨头并没有好感,无论是淡水河谷公司、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集团,等到银河财团的太空采矿布局完成,就是他们领饭盒的时候。

格林沉默一会之后,经过一番盘算他才开口:“农业投资我们可以考虑,但是前提是你们必须雇佣我们的当地人,不得从其他地方聘请工人进入,另外我们要求海水淡化工厂的薄膜保有量,必须达到10年的使用量”

“不,如果仅仅是雇佣当地人,我们的农业投资非常庞大,这样会面临非常庞大的用工缺口,你们可以解决吗?”艾和平反问道。

“你们打算投资多大的规模?”格林问道。

“种植业和养殖业,第一期是1200亿华元左右,你们当地的工人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吗?”艾和平说出数据。

“……”显然格林被吓到了,第一期就1200亿华元,以后肯定还有更多的投资,他咬咬牙:“我方可以接受当地工人和外来工人7:3的比例。”

“不。”艾和平摇了摇头:“3:7这个比例才适合,另外你们要提供快捷工人签证。”

“3:7太高了,我方退一步,5:5如何?”

艾和平皱着眉头思考起来,然后点了点头:“我们可以接受5:5,快捷工人签证怎么说?”

“我们可以提供三个月的快捷签证。”

“我的天,你们在开玩笑吗?”艾和平故作惊讶:“三个月可以做什么?难道那些工人要每三个月就回国去复签一次?至少一年。”

“no!no!一年太长了,最多半年。”澳方的另一个谈判人员说道。

“我方退让一点,十个月。”

“不行,最多七个月。”

“各让一步,八个月。”

格林和澳方的其他人交头接耳一会之后,他点了点头:“可以,不过我们刚才提出的海水淡化工厂薄膜保有量的事情。”

“十年的保有量太长了,最多三年。”艾和平眯着眼回道。

至于为什么同意土澳储存海水淡化薄膜,那是因为银河财团打算坑他们,到时候将半成品的海水淡化薄膜拿过去,故意缺少两个关键性加工工艺,半成品是无法使用的。

由于海水淡化淡化工厂是东银水务管理的,当地最多只有监督权,反正每一次更换薄膜的时候,就让全息隐身的机器人将薄膜剩下的两道工艺完成,这样一来,土澳就无法发现这些薄膜是半成品。

一旦他们想玩强制接管的把戏,不仅仅要面对银河财团的报复,而且只能得到一些半成品薄膜。

不过做戏做全套,谈判当然要唇枪舌战的据理力争。

“三年太短了,这无法确保我方的供水安全,至少八年。”格林反驳道。

“三年已经是我们最大的让步了,就算是沙地骆驼也没有这样。”

“……”

双方不停的磨牙,最后将薄膜保有量确定在6年,而且土澳方面要求随时检查薄膜保有量。

艾和平笑眯眯的答应了,反正薄膜在外表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他们又不能将薄膜拉出去测试,最好他们不要有什么小心思,不然一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银河财团是打算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的渗透整个土澳,随着米粒家在全球的势力不停消退,把重心撤回美洲和西洲。

亚洲之中影响力最强的势力,就是东唐和银河科技,作为和亚洲一衣带水的大洋洲地区,自然而然是东唐和银河科技的势力辐射范围之内。

过几年就不是温水煮青蛙了,而是霸王硬上弓了。

所以农业投资和海水淡化工厂一定要进入土澳,让他们国内依赖东银水务的淡水,加上大量的当地工人。

到时候谁说了算,就要看东唐和银河科技的心情了。

双方的谈判在磨磨蹭蹭之中进行了十几天,才达成最终协议。

……

由于土澳方面非常急,一改自由议会的拖拖拉拉,协议一签订,便要求东银水务尽快建设海水淡化工厂。

土澳和东银水务集团联合成立了大洋洲水务集团,东银水务占了30%的股份(不参与管理,只收钱),大洋洲水务集团由于土澳水利部直管,总裁就是原来的土澳水利部副部长朗格奥斯丁。

10月2日。

大洋洲水务集团的总裁朗格奥斯丁,水利部部长拉夫劳伦,以及东银水务集团的朱建国、海峰风电公司的方平、张海峰正在一片临时码头上面。

这里是昆士兰州的东部海岸,一座叫艾尔的小城附近。

拉夫踩了踩脚下的临时码头,他为此而感到震惊不已,这片占地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的临时码头,如果不说出来,谁知道这仅仅是用了三天就建成的。

“朱先生,供电设备已经准备好了,不知道船什么时候到?”朗格有些紧促的问道。

“放心,还有半个小时左右吧!”朱建国看了看时间回道。

他们说的船,确实就是东银水务研发的一种临时海水淡化船,仅仅是一艘船一天就可以制造500万立方米淡水。

当然前提是已经准备好供电设备和淡水输送管道。

幸好土澳在东海岸有非常多的输水管道,这些输水管道就是以前他们从东海岸,将淡水供应给大分水岭西侧大自流盆地的管道。

星球集团已经迅速在昆士兰州的东海岸建造了三个临时码头,并快速的铺设了管道和土澳之前的输水管道或者水库连接起来。

“你们的效率真棒。”拉夫羡慕的说道。

“是啊!”一旁的朗格也惊叹不已。

如果让他们国内的公司来,可能明年都不知道可不可以搞定一个码头,更别说一个多星期铺设几十公里输水管道和供电设备。

“这些都是临时的,海水淡化船的供水效率不行,必须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工厂才可以。”朱建国笑着回道。

“朗格先生,你们的规划方案要尽快完成,我们的风电设备,半个月左右就到了,别让设备等场地。”方平也提醒道。

“好的,我尽快和土地管理部门协调。”朗格有些尴尬的回道。

对于东唐人的速度,他们是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是效率快得惊人。

要不是国内干旱情况越发严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大分水岭又山火连绵不断,连自然保护区的考拉都被烤几百头。

所以他们才一改慢吞吞的节奏,不然以他们三年讨论的速度,海水淡化工厂估计要到猴年马月才投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