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银河科技帝国 > 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研探索

银河科技帝国 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研探索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3:17 来源:笔趣阁

银河90年11月14日。

廖青松搭乘掠夺者号来到了黑暗矮星系——黑石星系附近。

然后他在黑石星系的外侧下船,那里有一颗比改造作为港口的小行星——遥望星,和他一起过来这边的还有3000人,以及一大批物资和设备。

廖青松一下飞船,就看到了方平等人,俩人也算是老相识了,特别是在火星一起工作了十几年时间,尽管之后各奔东西,但是联系没有断。

方平一个熊抱,一边拍了拍他后背一边笑着说道:“青松,欢迎来到黑石。”

“老方,你还是一点没有变。”

“你不也一样。”

俩人一边走一边聊天着。

廖青松一抬头,不经意间便看到了那一片繁星点点,由于遥望星的轨道和自转,银河系几乎是一直高悬在遥望星的南极星区上面。

“是不是非常美丽,在遥望星遥望故乡,这就是这颗小行星的名字来历。”方平笑着解释道。

“这个寓意深远,不过黑暗矮星系真的太暗了,我们在星系里面,看黑暗矮星系都没有银河系亮度高。”廖青松边走边说。

方平解释道:“主要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作用,暗物质和暗能量一旦浓度过大,就会阻隔恒星的光线,产生这种暗区,以前天文观测到的宇宙大空洞,就是典型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过量阻隔。”

“话说黑暗矮星系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成分是什么?”廖青松问道。

目前联盟对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还存在着相对不足,在综合了银河系核心区的科研数据之后。

一般将暗物质划分四个大类:甲类——稳定态、乙类——半稳定态、丙类——不稳定态、丁类——超常态,大类下面还有非常多小类型。

而暗能量则分为三个大类:宏暗能量、间暗能量、异暗能量。

这些暗物质和暗能量和正物质的原子分子一样,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特性,这也是人类文明未来的方向,暗物质学科、暗能量学科、能子学科被联盟材料学家们认为是,进入材料学新纪元的必经之路。

“我们在边缘区域检测过一些数据,暗物质都是甲类和乙类,暗能量则是宏暗能量和间暗能量,不过还是有一些收获的。”方平回道。

“收获?有新类型的暗物质或者暗能量?”

“最新发现了两种新暗物质,属于乙类半稳定态暗物质。”

“也就是说黑暗矮星系的核心区,我们没有深入探索过?”

方平点了点头:“黑暗矮星系的核心区暗物质和暗能量密度太高,对于探索飞船而言非常危险,只能时刻顶着引力护盾,另外连暗子波雷达和通信都会受到严重干扰,越靠近核心,干扰现象就越发严重。”

廖青松打开全息手环,登陆了黑暗矮星系总督府的官方网站,他是内部账号,可以浏览一些机密资料。

对于黑暗矮星系的外层情况,总督府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但是内层以及核心,就显得非常模糊不清。

他翻了翻一会,又看了看虫洞的位置,黑暗虫洞就在黑石星系15光年之外。

“老方,这个虫洞总督府打算怎么处理?”廖青松关闭了全息投影问道。

“我们在虫洞另一侧的混乱区布置了一支舰队和三个哨站基地,也对虫洞进行了伪装,混乱区那边短时间应该不会发现虫洞的存在。”方平回道。

廖青松想了想,还是觉得不保险,他在方平耳边低语了几句。

“这……”方平迟疑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你的考虑也不无道理,我会向105集团军提一下这件事。”

“老方,现在总督府也没有什么大事,我打算带着一支船队,对黑暗矮星系的内侧和核心进行探索。”

“也可以,反正现在总督府的事情我处理得来,你自己小心点。”

“放心,我可不想被送去重生。”廖青松开玩笑道。

……

晦暗不明的黑暗矮星系之中,一支由10艘玄武6飞船组成的船队,正顶着引力护盾,在虚空之中披荆斩棘。

对于这种暗物质和暗能量密集的区域,对于正物质飞船而言,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区域,不仅仅要顶着引力护盾,另一方面还要面临补给困难的影响。

质子机器人在这里的活动,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一旦被乙类不稳定态暗物质或者间暗能量沾染到,质子机器人立刻就会报废。

肉眼是无法观测到这些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不过暗子波雷达扫描出来的星图上面,那暗红色的涡流却密密麻麻,这些暗红色的涡流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

为了保证补给安全,廖青松在每间隔15光年左右,就改造一颗小行星作为量子传送中转站,当然这些小行星同样是笼罩着引力护盾,不然非常容易被破坏。

“廖总督,我们已经进入内层区域了。”船队指挥官安德烈说道。

“距离上一个量子传送中转站多远?”

安德烈看了一眼星图:“大概距离12光年左右。”

“那就暂时在附近停泊一段时间,工程组改造一颗小行星,科研组对这里进行采样研究。”廖青松吩咐道。

“收到。”

“ok。”

安德烈和工程组一起,在附近的虚空之中寻找暗物质和暗能量密度比低的区域,其实恒星周围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密度是最低的,因为恒星的引力可以抵抗这些东西的靠近。

很快他们便找到了一颗巨大的蓝巨星,在这颗恒星的旁边找到了一颗小行星作为改造对象。

选择小行星,是因为小行星容易改造,体积也不大,不需要超大的引力护盾,科研船队不过是建设一个量子传送中转站,没有必要改造一颗行星。

科研组则带着两艘飞船,向暗物质和暗能量密度比较大的区域过去,他们需要深入这些区域里面采集样品。

廖青松跟着科研组这边。

采集暗物质和暗能量,必须小心翼翼,这些东西要是一个失误,是有可能威胁到生命的。

忙碌了大半天,他们终于采集了50份样品。

廖青松和科研组组长黄道远,看着一排引力笼,里面都是刚刚采集的暗物质和暗能量。

紧接着研究员通过引力分离法,将暗物质和暗能量分离,然后再细分暗物质、暗能量。

一些检测数据开始出现在全息面板上面,黄道远看了看:“间暗能量的密度提升了0.6个百分点,乙类暗物质的密度也提升了0.8个百分点。”

“从你们的检测情况来看,间暗能量和乙类暗物质越靠近核心,应该呈现出递增状况。”廖青松结合数据说道。

“不知道核心区里面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是怎么样的?”黄道远也希望有新发现。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科研船队也在一步步深入黑暗矮星系内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