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银河科技帝国 > 第八十五章 半导体之殇

银河科技帝国 第八十五章 半导体之殇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1:07 来源:笔趣阁

忙碌的五月份,悄无声息的溜走了。

随之而来的更加火热的六月份。

还有更加火热的消息,由华芯国际(smic)创始人张汝京博士担任总经理、300毫米大硅片项目的上沪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在六月十日出现重大人事变动:张汝京博士3年任期结束,董事会决定张汝京博士将不再担任上沪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

上海新半导体的早期投资方代表、同时担任新董事长的上沪新阳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福祥,也同时去职。

张汝京博士与王福祥先生继续担任董事一职。

据官方人士消息,此番调整的原因,理由是张汝京博士的任期截止至2017年5月30日到期,到期后不再续聘。

但也有声音表明,主要来自于目前资方要求尽快量产的压力。

现任主导者张汝京先生过多给华国本土供应商提升良率时间,而导致的新量产时间的延长。

这是有多着急?目前半导体产业的国家层面的投资,到底是为了赚钱还是尽量得提升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

另外,多个渠道信息显示,本决定之日在上周早些时候,但决定伊始并非张汝京博士和王福祥董事长共同去职,而是资方先提出增加nabeel gareeb进管理层,类似双ceo模式后,张博士与王福祥先生其中一位提出去职,另一位也接着表示去职。

黄豪杰看着这个新闻,顿时眯起眼思考着。

华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至今,很长一段时间如同华国足球一样,一直处于不断追赶的地步。

由于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长产业链的特色,发展之初乃至至今,都面临着上游设备、材料的严格封锁。

巴统与瓦森纳协议的存在,欧罗巴和美丽坚对华国实施高科技产品禁运,一般他们都是按照n-2的原则审批,就是比最先进的技术晚两代,而在审批过程中又拖延一些时间。

基本上,华国能够拿到的技术设备都会比发达国家最先进的晚3代甚至更长。

对制造工艺形成制约,虽然在工艺上苦苦追赶,但制约的瓶颈仍在,而这些瓶颈,在早期依托学者官操盘的上沪贝岭等投入,已经落伍在目前的时代浪潮里。

提起华国半导体,就让人联想起华国足球,令黄豪杰常常记起的就是两个人:张汝京和徐根宝。

同时,也同样存在这么另一群人:实权资方(名为专家学者,却有相当的行政背书,同时,还手伸到企业的运营管理之中。)以及官方背景的资方。

这让华国半导体和华国足球,有着几分相似,华国足球不用说是被谁的任期内做烂的,华国半导体,也在这些年渗透着多位急功者的影响。

2000年世大被台基电并购之后,早就已经可以退休的张汝京,就觉得他有责任提升华国半导体产业的技术水平。

就义无反顾地来到华国,并吸引大量他在德州仪器ti的同事和台岛同行一起来内地创业。

当时他不仅卖掉了在美丽坚的多处房产,把太太孩子都带到了大陆,连90高龄的母亲也一起迁居到了上沪。

张汝京博士创办的华芯国际,不仅在芯片制造层面对华国贡献较大,比如早在21世纪初期布局12寸产线,以个人资源,找齐了全美五大教会为他做人格背书,担保他所说的话都诚实可信,并允诺该国政府华芯的产品一定只用于商业用途,不会用于军事用途。

2007年12月,华芯顺利拿到了45纳米产品的生产设备,仅比欧罗巴发达国家晚了1年左右的时间,2009年1月1日,他们又顺利拿到了32纳米生产设备的出口许可。

然而,半导体行业特别是制造业作为需要资金投入较大的产业,需要有国家资金支持,但国资入股,即很难再从西方国家引进设备,而不引入国资入股,却很难得到国家资金支持。

黄豪杰很难以想象,是在什么样的坚持和努力之下,张汝京博士将华芯国际建立并不断在制程上突破设备的制约封锁,同时顶住多方压力布局12寸产线,在刚过去的几年里,12寸市场的产能早已证明他当初的眼光布局。

除了芯片制造领域,张汝京博士更大的贡献在于,为华国半导体产业培养了众多人才,现在华国制造乃至其它领域企业的高管、cto/coo/ceo,诸多来自于华芯国际。

同时,张汝京博士还一直有心培养中国本土企业,如果用外来设备,可能立刻量产,用华国本土公司的设备,可能良率不够,不断改进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1年量产,张博士倾向后者,华芯国际也好,新也罢,皆是如此。

而这一切中,老先生并不计较个人利益,无论是华芯国际的股份,还是为了尽早和解放弃在华国的反诉离开smic,或是创办新。

张汝京博士更像是产业的布道者,而非逐利的企业家。

想起徐根宝,在华国足球大体制内退出,创办足球基地,培养青少年一代本该是落在应该具备战略眼光的学者官身上的事情,却要老徐扛着,还不断面临资金问题,个人不断供血基地。

12强赛期间,华国足球共有颜骏凌、顾超等8名当初根宝崇明基地产出的球员。

但相当长的时间内,华国足球急功近利得过分,只有他在重视青少年队伍,踏踏实实做着基础的事情。

同样不该急功近利的,还包括半导体产业。

然而,对于一个上市公司(smic),尚能够理解普通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心情,二级市场追逐短期利益,大量在财务报表上的折旧导致的报表难看市值低迷是二级市场的韭菜和分析师们难以接受的,很难具备如此的情怀能够去充分理解。

但对于一个未上市的公司,一个刚刚投入建设的300毫米大硅片项目,正在以创办人个人的影响力广纳贤才的时期,利用这个项目又可以带动多少产业内上下游的华国本土公司一起发展,迟一点量产,资方,却竟然奇怪得也坐不住了。

今年全球wafer短缺,东瀛wafer大厂sumco拒绝向武汉新芯供货,优先供货给英特尔、台基电、美光等企业。

华国已经看到硅晶圆的重要性,但是硅晶圆的生产工艺,具体说是生产设备,岂能直接了当海外买买买呢?

恰恰因为它重要,才更要尽可能国产化,别人可以断供wafer,难道不可以断供设备么?

半导体产业这种国之重器,更因如此,在产业重点项目上,量产的指标应该偏向于对上下游行业本土企业的带动。

黄豪杰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尽管张汝京是美籍华人,还是台岛人。

但是张汝京绝对是偏向于华国的。

黄豪杰决定为他破例一次,抓起电话:

“喂!老李!”

“黄总。”

“你帮我约一下刚刚从新半导体辞职的张汝京,我打算去见一见他。”黄豪杰直接吩咐道。

“好的,黄总大概什么时候去见对方。”尽管对于黄豪杰的天马行空非常疑惑,但是他按照吩咐来。

“越快越好!我明天就坐高铁过去上沪。”

“好的,我尽快安排。”

挂了电话,黄豪杰在一张草稿纸上写着半导体,然后又写下常温超导体。

事实上黄豪杰从平行时空获得的量子计算机芯片,就是超导量子计算机芯片。

但是其实在超导量子计算机芯片之前,平行时空还有过一阵短暂的超导电子芯片时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