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银河科技帝国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宝藏

银河科技帝国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宝藏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1:07 来源:笔趣阁

黄豪杰观看了海水淡化研究所在汕美城区西侧的实验海水淡化设备。

三个个巨大的蓄水池,一个是海水蓄水池、一个是淡化之后的淡水蓄水池,最后一个是卤水蓄水池。

黄豪杰从一旁拿来一个烧杯,从淡水蓄水池里面装了一杯水。

“有没有烧水壶?”

“小王去拿一个烧水壶过来。”袁全吩咐一旁的助手。

几分钟不到,小王便提着一个烧水壶过来。

范承安连忙帮忙烧水。

黄豪杰则来到那个卤水蓄水池旁边,这些卤水就是海水淡化之后的残留物,也就是高浓度氯化钠(盐)溶液,当然里面不仅仅只有氯化钠,还有其他的化合物。

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

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及含钾、碘、钠、溴等各种元素的其他盐类。

事实上海水是名符其实的液体矿藏,平均每立方千米的海水中有3570万吨的矿物质,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可以在海水中找到。

海水中含量大于1毫克/千克的11种化学成分。

它们包括:钠、镁、钙、钾和锶等5种阳离子;氯根、硫酸根、碳酸氢根(包括碳酸根)、溴根和氟根等5种阴离子;硼酸分子。

这些成分的总量占海水中所有溶解成分的99.9%以上。

被河川搬运入海的岩石风化产物和火山等的喷发物,是海水主要溶解成分的主要来源。

自从蓝星表面出现海洋之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不但经历了海陆变迁,而且海水中的溶解成分,曾有过组成的演变。

尽管各大洋海水的含盐量随海域和深度而异,但海水主要溶解成分的含量间有恒定的比例,就称海水的组成是恒定的,并称这些成分是保守成分。

……

咕噜……刚才那杯从淡水蓄水池取出的淡水,不一会便烧开了。

等一会之后,开水放凉了,黄豪杰走过来笑着说道:

“今天就让我先尝尝,这海水淡化之后的味道。”

给自己倒了一杯之后,袁全等人也给自己倒了一杯。

第一口下肚子之后,并没有什么味道,比白开水还寡淡,将一杯水都喝了下去。

“不错,这水就是纯净水。”

“我们的技术绝对是世界第一,这些淡水就算是直接喝,都问题不大。”袁全笑着回道。

“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刚才我看了卤水蓄水池,这些卤水我们要利用起来。”黄豪杰提议道。

袁全一听也非常感兴趣,毕竟海水里面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总体储藏量,都非常的巨大的。

毕竟蓝星的海水总量是13.2亿立方千米,1立方千米等同于10亿立方米,在这么庞大的总量下,哪怕平均含量非常低,总量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金、银、铜、铁、锡、铝等,虽然含量微小,但是如果把海洋中的这些元素提取出来,可以得到5500万吨黄金,4亿吨白银,137亿吨铁,41亿吨锡和137亿吨铝。

其中黄金在海水中的含量是,每吨水含有0.01到0.04毫克之间。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年产量400亿立方米淡水的工厂,将这些海水之中的元素提取出来,可以提炼出400~1200公斤黄金、9吨白银、320吨铁、90吨锡、320吨铝。

另外还可以提取出90吨左右的黄饼。

这些东西之中白银、黄金、黄饼都有重要的意义。

白银是银河科技常温超导体的重要原材料,黄金是硬通货,黄饼可以发电和种蘑菇。

当然黄豪杰对于种蘑菇之类的毫无兴趣,同样黄饼发电效率也一般般,比起种太阳差太多了。

他理想中的高级能源是核聚变发电。

当然黄饼就算是自己不用,也可以卖给我兔。

“黄总,打算提取那些元素?”袁全问道。

“黄金白银,还有黄饼,这三种作为首要提取物。”黄豪杰当然这些可以快速回本的产物。

“当然其他化合物也不要浪费了,特别是硫酸钾之类的,我们的化肥厂可以作为生产原材料,也可以卖给国内的其他化工厂。”

袁全点了点头说道:“没有问题,我们会尽快成立研发小组,对于这些元素的提取进行攻关。”

事实上黄豪杰不提,海水淡化研究所也有这方面的打算。

毕竟一旦海水淡化工厂投入使用,每年不仅仅会产生400亿立方米的淡水。

而海水的含量的96.5%,也就是说还有3.5%的副产品诞生。

这3.5%的副产品,就是14.5亿吨左右,平分给国内每一个人,都差不多人均1吨了。

其中氯化钠11.26亿吨、氯化镁1.58亿吨、硫酸镁0.71亿吨、硫酸钙0.52亿吨、硫酸钾0.36亿吨、碳酸钙435万吨、溴化镁和其他435万吨。

这些都是大量元素,另外还有一大堆微量元素。

黄豪杰现在一想到这一大堆的氯化钠之类的,他都有些头疼起来,国内一年从生产6000~7000万吨氯化钠,而海水淡化工厂一年生产的氯化钠高达11.26亿吨。

如果这么多原材料冲入市场,可以将全世界的氯化钠市场击溃,问题这样做得不偿失。

如果不利用,只能堆放起来,又是一种浪费。

同样其他大量元素的副产品,也是供大于求的情况,只能拿一部分自己用,一部分储备起来。

看来要和材料研究所商量一下,让他们研究这些海水淡化副产品的利用。

第一次发现生产量过大,也是一种烦恼。

想想日后,如果海水淡化工厂在北方海域铺开来,那生产出来的副产品就更加多了。

考察了海水淡化研究所的情况之后,黄豪杰又带着小秘书和保镖马不停蹄的跑中子星公司去。

海水淡化薄膜就是中子星公司生产的。

黄豪杰看着生产车间里面正在制造海水淡化薄膜,向一旁的黄永东问道:

“永东海水淡化薄膜的生产情况怎样?”

“半个月前我们完成第一条生产线的搭建,一个星期前进行了试生产,预计年产量在50万平方米左右。”黄永东连忙回道。

“不错!你打算把出厂价格定为多少?”

“8000华元一平方,其中1500华元是生产成本,另外还有1300华元是给研究所的专利费。”

黄豪杰点了点头,银河科技的研究所是有专利费,如果不是黄豪杰发明的东西,一概要给利润的20%作为专利费。

像海水淡化薄膜这个专利,就是由袁全团队发明的,尽管改良之后的海水淡化薄膜专利,原袁全团队的专利贡献度下降到60%左右,其中袁全个人就占用专利的30%。

也就是说,第一座海水淡化工厂投入使用,单单是海水淡化薄膜专利,每年就会给袁全个人带来大约4500万华元的税前收入。

毕竟又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事情,黄豪杰干不出来,因为这样做无异于自毁长城。

而在银河科技之中,研究员或者工程师的收入是非常高的,其中最高的是李想这个材料研究所所长,他去年收入是税前6.7亿华元。

这主要是李想在材料研究所拥有非常多的发明专利,尽管不是革命性的成果,但是耐不住数量多,所以他年收入非常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