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银河科技帝国 > 第二百二十七章 问题

银河科技帝国 第二百二十七章 问题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1:07 来源:笔趣阁

黄豪杰翻完了电磁弹射研究所的实验日志。

发现马院士他们已经制作了三台原型机。

第一台质量投射器,实现了将200公斤的物品投射到了13公里高度。

第二台是投射质量1.7吨,投射高度24公里左右。

至于第三台,目前刚刚制造出来,还没有测试。

当然由于前面两台实验原型机,投射高度之所以比较低,主要是因为马院士的质量投射器并没有真空管道存在。

在没有真空管道的加成下,对流层的空气阻力,可以让你怀疑人生,用一句话来说:摩擦摩擦,就像魔鬼的步伐。

看了看电磁弹射研究所最近的测试安排,明天12月19日,有一次投射测试安排。

让忠给电磁弹射研究所发了一条信息,告诉他们明天自己会去观看投射测试。

黄豪杰在秘密研究所里面,继续完善着整个质量投射器系统。

常温超导体可以让电磁线圈到技术难度和工程难度下降,而且这个下降非常可观。

高强度弹性强磁斥薄膜,可以产生真空管道。

雷神改性电池则可以作为超级电容使用。

不过黄豪杰很快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高强度弹性强磁斥薄膜,也就是他简称的磁真空薄膜,这个薄膜在他的超算模拟之中,出现了一个新问题。

拉力问题,环型飞艇吊着薄膜缆绳的时候,必然会受蓝星重力的影响,而且越靠近环型飞艇的位置,需要承受的拉力就越大。

而巨大的拉力,加上缆绳本身是高弹性材料制作的,必然导致缆绳出现向下拉伸的情况。

在地面测试的时候,由于是缆绳是水平侧放的,星球重力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从飞艇上吊着,那是垂直于地面的,这个时候受到的星球重力是最明显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黄豪杰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几次超算模拟之后,最终的解决方案是,给薄膜增加三条碳纳米管纤维的副缆绳,这样一来碳纳米管缆绳就是拉力的承担主力。

不过这接下来的超算模拟测试之中,又有问题暴出来,空气共振问题。

对流层的强对流天气、平流层的水平风力、中间层的强对流天气。

在磁真空缆绳在还没有受到电磁刺激,产生真空管道时,由于横截面非常小,空气的干扰影响并不明显。

但是一旦激发真空管道状态,这个时候的缆绳将膨胀为直径200米真空管道,此时的受力面积增加了上千倍。

从超算模拟结果来看,强对流天气可能导致管道出现漂移,而上半部分会因为强对流天气出现激烈的晃动。

平流层的问题倒是不大,毕竟平流层都是水平方向的风力。

但是对流层和中间层绝对是一个大麻烦,大气的强对流天气会严重干扰真空管道的稳定性,不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让真空管道胎死腹中。

事实上这个共振问题,可以参考一下高楼大厦,那些几百米高的大厦,也会受到强风影响。

在正常的风压状态下,距离地面高度10米处,如果风速为5米/秒,那么在90米时,风速可以高达15米/秒,如果高度达到了300~400米,风力将会更加强大,会达到30米/秒以上,这个时候摩天大楼就会产生晃动。

而高楼大厦是如何抵抗强风的袭扰的?

一般有三个方法:更加强的结构、风阻尼器、有效减少风阻的外形。

问题是这个三个方法,对于真空管道而言,都是难以使用的。

因为真空管道的外形和材料已经限定了,尽管圆柱形是可以有效减少风阻的,但是奈何真空管道的受力面积太过于大。

黄豪杰看着全息投影模拟出来的质量投射器系统,不由的苦思冥想起来。

“忠,调整一下环型飞艇的位置和数量,增加一艘飞艇在12公里处。”

[已经调整完毕。]

增加的那一艘飞艇,位置就是对流层的顶部,平流层的底部。

“超算模拟,从无风到强风的各个级别,一个个进行模拟测试。”

[好的!开始模拟测试。]

忠操作着超算中心进行全面模拟测试,半个多小时之后。

黄豪杰看着新鲜出炉的测试结果,果然真空管道的整体共振现象,下降了34%左右。

但是这个结果,依旧是不理想。

“忠,你采用人工智能的自动矫正,给利用飞艇上面的动力,尝试抵消共振。”

[好的,正在自动矫正之中……]

全息投影之中,在各种各样的强对流天气的影响下,忠不断的利用飞艇的动力系统,抵消着那些共振。

[主人,共振已经下降到26%,部分共振力量太过于强大,飞艇动力不能完全抵消。]

“增加飞艇动力,将共振压制到最小。”

[好的!正在调整……开始测试。]

一次次调整一次次测试,将真空管道的共振问题减弱到极点,大概只剩下13~15%左右的共振。

剩下的这些共振,已经不是飞艇动力可以抵消的,为了将共振压制到这个位置,超算中心被占用了160亿亿次的运算力,另外还让飞艇的能源消耗节节攀升。

“忠建立一个专用超算计划,运算力为1000亿亿次级别。”黄豪杰吩咐道。

[好的!已经建立好计划。]

“将计划发给星河集团。”

[已发送。]

接下来他在思考供应电力的问题,如果按照刚才的模拟情况来预计,整个质量投射器系统一分钟就要消耗13~16万千瓦时的电能。

以一次发射用时10分钟计算,需要消耗130~160万千瓦时的电能,飞艇本身的太阳能电池不可能供应怎么庞大的电能。

这样一来,让地面的储电站供应电能是必然的,而且最好采用常温超导体来输电。

琢磨一下之后,黄豪杰给整个质量投射器系统添加了两条常温超导体输电线路,一条常用一条备用。

尽管这样做让成本又飙升了一大截,但是常温超导体的输电优势,可不是常规电线可以媲美的。

不停的修改和改进,忠则继续用超算模拟测试,如此往复循环着。

到了晚上九点钟左右,黄豪杰已经完成对流层段(海拔0~12公里)、平流层下段(海拔12~30公里)、平流层上段(海拔30~60公里)。

由于平流层的大气运动非常的规律,这给忠的运算减少了很多压力,同时共振影响也下降到2~3%左右。

不过接下来的中间层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中间层那频繁的强对流天气,对于真空管道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