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航空崛起 >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综合电力推进075必须上

听到林鹏介绍了这些情况后,专家们一个个都像是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起来了,纷纷的提建议,一时间会议的气氛就变得特别的热烈,气氛被林鹏点燃了。

这是海军领导们没有想到的,也是七零一所领导们没想到的。

七零一所是中国海军主要舰船设计单位,有时候设计师们的胆子还不够大,毕竟海军一直是小步快跑,稳妥发展的路线,从052b一直到052d,现在准备搞万吨大驱了,用了十几年时间积累各种技术。

两栖攻击舰,这是中国船舶工业还从来没有搞过的一种新舰,也是大舰,所以稳妥一些的策略也没有错。

中船重工曾推出过外销型号的两栖攻击舰,以071型船坞登陆舰为基础,削了上层建筑,改为平直的直通式甲板,再加装一个小型舰岛。

这种两栖攻击舰就比较小了两万吨出头,和棒子脚盆鸡的差不多。

但是这种两栖攻击舰就太小了,不适合中国海军,因为中国海军将来进行抢滩登陆作战时,那肯定是大规模的,要有强大的垂直运输能力和垂直火力打击能力。

无论是武直十,还是倾转旋翼机,歼十e短垂战斗机,都是未来两栖攻击舰强大的垂直火力打击的型号。

在两栖作战时,这些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装备,就能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投送,消灭敌人滩头火力,比如坦克和装甲车,这都是敌人在滩头会布置的装甲作战火力。

林鹏笑道:“是的,咱们的两栖攻击舰,必须要有强大的空中火力,除了武直十和短垂战斗机外,倾转旋翼机也是一种很好的空中火力支援平台。我们可以以倾转旋翼机为平台,打造出一款类似于空中炮艇机的装备,它能够对登陆部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确实倾转旋翼机载重量大,能够装载不少的弹药,世界上最出名的火力支援飞机,当尾ac130炮艇机无疑。

ac130炮艇机是最强大的近距离空中支援力量,被形象地比喻为空中的战列舰。

炮艇机在运输机平台上改装,航程远,单架次可持续飞行时间在5小时以上,经空中加油可不间断巡航,可携带10吨以上弹药,能够提供足够的火力打击。

大口径机枪、自动榴弹炮和加农炮等火炮,都可以搬上炮艇机,在近距离作战中精度高,攻击效果非常好。不但如此,还可外挂空地导弹、制导炸弹,对地面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也是很不错的。

炮艇机加装了雷达告警接收机、导弹逼近告警系统、激光定向干扰系统以及电子对抗系统等在内的自防御系统,防御能力也是不错的。

采用倾转旋翼机,灵活性可比c130这样的中型运输机要强多了,还能在两栖攻击舰上搭载,所以林鹏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了不少专家和领导的认同。

这时候海军工程大学的马院士也站起来发表意见了,马院士可是舰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研制的主持人。

马院士略有些激动地道:“我非常同意林总的意见,咱们的075型两栖攻击舰,必须要上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舰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是伴随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一种新型舰船推进系统,它将舰船动力电站和辅机电站合二为一,从而达到有效利用能源、提高舰船机动性、降低舰船噪声的目的。咱们和七一二所合作研究的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变频器、推进电机、推进变压器、功率管理系统、操纵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推进系统,实现了单轴推进功率20mw以下舰船电力推进系统的全部国产。所以我想,我们有能力为国产两栖攻击舰,万吨大驱,甚至是航空母舰提供先进的舰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提高国产大中型军舰的战斗力!”

海军领导高兴地道:“马院士说得好,咱们的两栖攻击舰必须要上舰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它就是战斗力的保证,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

综合电力推进的概念其实早在九十年代就出现了,它是m国海军提出的,其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就采用了综合电力推进系统。

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把推进用电和日常用电结合在一个电力系统内,这采用的是模块化的设计,一般由七个模块组成,发电、配电、电力控制、电力变换、平台负载、推进电机以及能量储存模块。

采用电力推进系统后,操纵控制方便,启动加速性好,制动快,正反车速度切换快,同时设备占用空间也大大减少了,因为它没有了传动轴系、减速齿轮箱,由电机直接驱动螺旋桨或者是泵喷推进器。

当然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采用电力推进的噪音非常低,它可是舰船隐身的重要手段。

除了伊丽莎白航母采用综合电力推进外,福特级航母同样也是综合电力推进。

新一代的舰艇采用综合电力推进,已经是必然趋势,这是因为激光武器,电磁弹射器,电磁炮等新概念武器和装备都是用电的,而且电能消耗很大,只有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才能满足。

马院士道:“现在咱们的两栖攻击舰,如果采用四轴动力系统的话,完全能够让四万吨的075达到二十八节的航速,在原动力方面,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可靠、能长时间工作的rc3000燃气轮机,所以上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完全没有问题了。”

燃气轮机发电,可是比柴油机要强大得多了,一台三十兆瓦燃气轮机发的电,足够一座中小型城市使用的,有两台以上的燃气轮机,再加上柴油机,发电功率当然可以满足四万吨级两栖攻击舰的需要了。

有了林鹏和马院士,超前的设计思维,带动了专家们,大家都纷纷的建言献策,在具体的设计上,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论证会开了两天,最终领导和专家们都一致认为,现在立项设计研制两栖攻击舰的条件已经成熟了,而且吨位定在四万吨比较合适,采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两台rc3000舰用燃气轮机,加上数台柴油机,就可以满足全舰电力需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