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航空崛起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最独特的设计

航空崛起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最独特的设计

作者:霞飞红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3:37 来源:笔趣阁

舰载战斗机到底什么布局好?这个还真是没有定论。

有不少的军迷和专家都非常喜欢七十年代的f14雄猫战斗机,它可是采用的变后掠翼布局,兼顾高速和低速性能,只是变后掠翼付出的机体重量代价太大,而且维护成本高,所以它最终还是被淘汰了。

新一代舰载战斗机,f35战斗机采用的是常规布局,而三代半的阵风战斗机采用的是鸭式布局。

所以有人说鸭式布局不适合上舰,这并不成立。

在各种布局里面,变后掠翼是最特别的,f14雄猫和米格23以及米格27战斗机,狂风战斗轰炸机,f111战斗机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变后掠翼布局。甚至当年f111战斗机也是要上舰的。

后掠机翼在高速飞行中得到好处,但是却失去了原来大展弦比平直机翼良好的低速特性。所以,设计师们很自然就提出来能否在不同飞行阶段使飞机有不同的后掠角,也就是在飞行中改变后掠角,来解决高速飞机的低速问题。这就是变后掠翼的设计。

而变后掠翼同样是汉斯国的黑科技,在二战后期,汉斯国就设计过一款变后掠翼飞机,只不过并没有完成试飞,但是在地面进行了测试。

战后m国就获得了不少汉斯国的黑科技,比如说飞翼机等等,这其中变后掠翼技术也被m国得到了,所以在一九四九年贝尔飞机公司接受naca的计划,设计x-5变后掠研究机,并于一九五一年首飞,几乎同时,格鲁门公司为海军研制的xf10f-1变后掠翼飞机,并于一九五二年首飞。

x-5和xf10f-1应该是世界上最早飞上天空的两架变后掠翼飞机,这两架飞机在变后掠的同时还前后移动机翼,以抵偿后掠角改变使气动中心移动产生的过大纵向稳定度变化,通过试飞证明,变后掠翼飞机在结构上和使用上都是切实可行的,能较大的改善飞机的高低速性能。

世界上第一种投入量产的变后掠翼飞机是f111a战斗轰炸机,这种飞机性能很不错,一共生产了五百多架,它的低空突防性能相当牛。

到了一九六七年时格鲁门公司向m海军正式提出f14变后掠翼飞机方案,就得到m国海军青睐,一九七零年底这种性能优异的,后来闻名世界的第三代战斗机就首飞成功了。

中国航空人也在六十年代开始,就对变后掠翼布局进行了研究,并且当时搞了一个强六变后掠翼攻击机的方案。

当然变后掠翼设计的优点太吸引中国空军了,因为通过机翼后掠角变化,使飞机在低速和高速飞行中获得理想的机翼前缘升力。后掠翼虽然空阻小,但存在机翼前缘升力不足的缺点,而且后掠角越大,升力系数越低,使得飞机在起飞,着陆,空速限制等指标上都不理想,而可变后掠翼在起飞,着陆和低速飞行时,使用较小的后掠角,使机翼前缘升力增加,机翼效率提高,而高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使用大后掠角,提高飞机的加速性能和高速飞行能力。

只不过对于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变后掠翼的技术难度太大了,因为可变后掠翼飞机设计复杂,操纵也非常麻烦。

尽管有从国外获得的米格23变后掠翼战斗机可以参考,但是要设计研制出来还是相当的难。

所以后来随着鸭式布局的出现,以及大边条设计,翼身融合技术这些新的设计得到应用,这种变后掠翼就被抛弃了。

即便是在战略轰炸机这一方面,由于有了飞翼隐身轰炸机的出现,变后掠翼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也成为了过时的产品。

六一一所一直致力于发展鸭式布局,这一点与国内的其他几家不同,在鸭式布局的道路上,六一一所最终获得成功,而且成为了世界上最牛的,在四代机上面采用了鸭式布局,这是绝无仅有的。

歼二零战斗机的性能当然是非常牛的,可以说比f22战斗机还要强,这是因为有了林鹏的出现,这让涡扇十五发动机变成得成熟,性能更好,加力推力达到十八吨,这比f22战斗机的f119发动机推力还要高,而且它还是全向矢量推力,这又超过了f22战斗机,无论是气动布局,还是动力系统,航电系统,歼二零战斗机都具备后发优势,超过f22战斗机就是必然的了。

所以m国也在着手研究新一代的战斗机,第五代战斗机的出现是早晚的事情,上次林鹏获得的不明战斗机的技术资料,证明就是m国发展第五代战斗机的一个测试品,虽然它并不是真正的第五代战斗机,却是第五代战斗机的雏形,而且还有推比十三的先进涡扇发动机。

现在林鹏得到了这个发动机,已经开始在着手研制中国的新一代航空发动机了,虽然说在脉冲爆震发动机方面,中国航空工业也有突破,但还不能用到战斗机上面,它的推力较小,是将来的空天飞机用的。

至于第五代战斗机会不会是空天飞机,现在同样也是不明的。

但不管怎么样,现在中国海军发展隐身舰载战斗机的决心是必然的,至于第五代战斗机什么时候出现,那就是将来的事情了,有了第五代战斗机,那么舰载机肯定也要发展新一代。

但是现在的隐身舰载机,将来也会是主力,因为第五代战斗机,要实现质的提升,成本必然也会很高,不可能大量装备。

扬威总师讲道:“我们研究发现,在亚音速范围内,采用新的翼型设计零升阻力时没有多大差别,但波阻就不同了,利用这个特性,能够获得很好的中低空低速性能!同时高速性能没有改变。”

虽然增加了一些舰载战斗机着舰所需的结构重量,使新机性能有一些损失,但这个损失可以由优越的气动特性得到补偿。所以,咱们的这个方案,是一种具有远航程,良好短距起落性能的,中低空低速性能的隐身多用途舰载战斗机。”扬威总师非常有信心地讲道。

确实这个设计是最独特的,这时候孙总师等人的脸色都有点变了,他们非常担心六一一所拿到舰载机项目,这样他们就没饭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