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航空崛起 > 第十二章 专家云集

航空崛起 第十二章 专家云集

作者:霞飞红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1:54 来源:笔趣阁

在四三零厂的一间会议室里,来了不少的专家领导,唐占文和林鹏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很多双眼睛都看向了他们。

有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惊讶,有的是好奇。

林鹏倒也没有太过在意,想来这也是正常的,毕竟他一个新人,一张陌生面孔,出现在这样的会议上,的确想不引人注意都不行。

当然在这些专家领导里面,林鹏也认出了几位大师级人物。

这其中就有涡扇九发动机的总师刘大江,还有两位竟然也是国内航空发动机的专家张永和,以及江洪普。

林鹏也有些纳闷,怎么把另外两位航发专家也请来了。

这三位都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大牛。比如说刘大江,任希安航空发动机公司总工,负责涡扇九的设计工作,后来又继续负责了秦岭改进型的设计研制工作,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总师了。

当然还有张永和,那就更了不得了,他可是国产涡扇十发动机的总师。

涡扇十发动机,是为歼十和歼十一系列研制的第三代涡扇发动机,在性能上要比涡扇九领先一代,而现在也是处在定型的关键阶段,没想到总师张永和竟然到了这个会上。

张永和曾在m国留学,学的也是航空发动机专业,后来在国内的某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担任发动机总体室结构组长。

八十年代,张永和已经是发动机研究所副所长了,他担任了运七飞机的发动机改进工作,最终获得成功,获得国内适航证。

八十年代末,涡扇十发动机正式立项,张永和就被任命为副总指挥,九十年代初又担任了涡扇十发动机总师。

林鹏还记得,涡扇十发动机,得到二零零五年才通过设计定型审查,二零零六年正式定型。

涡扇十发动机可谓是二十年磨一剑,难度比涡扇九还要大。后来涡扇十发动机,果然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而另一位专家江洪普就更了不得了,作为一个重生者,林鹏怎么能不知道,他就是后来的四代机动力装置,涡扇十五发动机的总师呢!

江洪普早在六十年代,就参加了歼六和歼七战斗机所使用的涡喷发动机改进工作。

后来他主持了国产涡喷十三发动机的研制工作,这种涡喷发动机是比较成功的,一直是**十年代我空军主力歼七和歼八战斗机的可靠动力装置。

九十年代我国航空界开始意识到预研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江洪普担任了涡扇中推核心机的总师,只用了三年时间,中推核心机就完成了设计和试制工作,并在试验中全部达到设计指标。

中推核心机是后来涡扇十发动机成功的重要基础,为中国最终实现自行设计制造先进航空动力装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江洪普还提出发动五千克推力的小推力涡扇发动机,这个发动机项目不久后就要启动了。

很快会议就开始了,总师刘大江把这一次主滑油泵出现的问题,通过ppt给与会人员展示了,并详细说明了一些具体情况。

当然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也是正常的。

因为航空发动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基本上不太可能一帆风顺,设计完成就可以定型批量生产服役,它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甚至要比飞机大得多。

林鹏也很清楚,虽然这件事情算是正常吧,但是刘大江总师在说的时候,还是有些愧疚,有些痛心的表情,估计他也是把涡扇九发动机当成了他自己的孩子了,这个孩子有些淘气,出了不少的问题。

现在好了,又出问题了,甚至影响到了歼轰七a战斗机,他心里感觉特别对不起唐占文的,因为他们两个私下关系也是很好的。

林鹏也理解航发总师们,甚至是设计研制人员的心情,毕竟出了这事儿,他们的压力都非常的大。

只是林鹏作为一个重生者,更加清楚未来涡扇九的路并非很顺利,甚至是更先进的涡扇十发动机,同样发展得很不顺利。

曾经在一段时间,有很多人都说涡扇十也就是太行,不太行了。

而在网络上也的确可以看到,没有什么现役的歼十和歼十一战斗机装备了太行发动机,只是有少数几架安装了太行发动机的歼十和歼十一战斗机试飞的照片。

虽然经历了很多磨难,但最终太行发动机还是行了。

只不过时间还得要十年,甚至更长。

当然涡扇九发动机,后来也不断的改进,虽然它是并不先进,甚至显得落后,但是对于一些老装备来说,它的用处还是很大的。

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之路,太难了。

最关键的就是零部件的试制和试验,非常影响总体进度。因为航空发动机,只有经过大量的试验和使用,才会逐步暴露各个零部件的问题,然后改进。

因此有人说航空发动机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试验出来的。研制的过程中,设计、试验,发现问题来解决问题同时改进设计,应该说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就连m国那么先进的航空工业强国,在先进航发的设计研制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更不要说是基础薄弱的中国了。

通过ppt,林鹏也大致看出来了,这和历史上的这一次质量问题,确实没有任何的出入,所以他也知道问题在哪儿。

不过林鹏还是不动声色,很是认真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这一次的质量问题,是出在哪儿呢?后来是有一篇论文专门分析论述过的,所以林鹏很清楚。

主滑油泵轴断裂后的图片,还有显微镜下的照片,刚才已经展示过了,与会专家都发现了,主轴键齿啮合面呈现出来的是不同类型的损伤。断口的齿面上出现了麻点,剥落的现象,而且还比较严重。

不仅仅如此,齿面两端还有轴向窜动的痕迹。

林鹏还记得那篇论文最后的结论是主滑油泵驱动轴,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疲劳断裂失效,造成失效的原因,又是由于轴向窜动与轴套不同心,改变了轴的受力状况,导致断裂。

不同心的原因则是由于与驱动轴连接的轴承破坏引起。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在轴承上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