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航空崛起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增材制造技术在飞机上应用未来可期

林鹏想了想道:“好的,两位领导,我想写一篇增材制造技术未来在飞机设计和制造中大规模应用的展望,您二位看怎么样?”

林明栋笑道:“增材制造技术?不错啊,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虽然现在这项技术还只是刚刚起步,但我个人也很看好。”

林鹏道:“是啊,我也觉得增材制造技术,未来在我们国家航空工业领域的应用,是可以助力我国航空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好,作为一名飞机设计师,必须要紧跟飞机材料和制造技术的发展。”

对于增材制造技术,林鹏可不陌生了,前世时,他参与设计研制的c919大客机,就有不少零部件应用了增材制造技术,当时他们的团队,其实也是反复的研究过,冒着风险上的。

当然这个增材制造技术带来的好处很大,所以也被列为八六三计划的重点项目。

林鹏的母校,西工大,在航空增材制造技术领域,也是非常厉害的。当然还有北航等大学也非常的强,比如非常著名的北航黄明华院士,他的团队开发的金属构件激光熔化沉积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到了歼-15、运-20、歼-11b、fc-31、c919等7种飞机,还有几种型号的航空发动机当中。

甚至后来的远轰项目,也是应用到了增材制造技术,很多军迷知道远轰项目,都是从一张增材制造的机身承力框照片和论文。

包括在歼十五舰载战斗机上,前起落架大型整体钛合金支撑框,也是增材制造技术制造出来的,它解决了传统制造方法,难以整体成形制造的难题。

在c919大客机上面,主风挡窗框、机翼和机体衔接部位,都应用了增材制造技术。

不过现在嘛,增材制造技术还是一个很新鲜的东西,三年前m国波音公司,作为空军研究实验室的一部分,做出了f-15战斗机上一个金属3d打印也就是增材制造零部件。

这个部件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军用飞机飞行资格的3d打印部件。尝到了甜头的波音公司,后来在各种类型的飞机上,制造了数万个3d打印部件。

激光增材制造,实际上有点儿类似于堆焊,波音公司为克服传统加工时间太长的缺点,采用了快速制造方法的增材制造技术,打印出f-15战斗机上的钛合金备品备件。

而在西工大,也有一个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航空材料3d打印技术研发方面,做得比较好。

林鹏前世的时候,也到这个实验室来过多次,主要是为c919大客机项目和实验室的合作而来。

因为c919客机中央翼缘条,就是西工大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c919大客机的中央翼缘条长达三米,是大型钛合金结构件,作为机翼的关键部件,当时中国航空工业制造能力无法满足需求,如果向国外采购,大飞机的国产化率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因此西工大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合作,应用增材制造技术解决了c919大客机中央翼缘条钛合金结构件的制造问题。

当然,要写论文,就不能不和唐总师和院领导讨论讨论,并且还要带上唐总师,还有导师陈老的名字。

林鹏一回到一飞院,就受到了院领导,包括唐总师的接见。

这一次林鹏可算是给一飞院争了光,巴国总统亲自颁发的卓越之星国家奖章,那份量太重了,不亚于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这样的大奖,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还要重要不少。

当然还有那两本专家委员的聘书,也是让林鹏的身价都水涨船高了,某种意义上,他就是与唐总师平起平坐的专家委员了。

唐总师也是极为高兴,他可是一直把林鹏当接班人培养的,现在好了,林鹏终于也成为了那两个机构的专家委员,很多项目他都可以参与,唐总师也对林鹏说了一番勉励的话。

接着林鹏就向唐总师等院领导汇报了自己准备写一篇关于增材制造技术在飞机设计制造中应用前景的论文。

院领导听了以后都很高兴,唐总师笑道:“林鹏同志,增材制造技术,是未来航空工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啊,我想我们的新飞豹,也可以做这方面的尝试,为新歼轰项目打下基础,包括我们的大运,和远轰,有这个可能的话,也要应用这项技术。”

林鹏点头道:“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现在咱们国内的增材制造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在多尺度三维测量技术方面,有更大的进展才行。这样才能实现从静态技术延伸到动态物体的三维实时扫描测量,从微尺度到常规尺度,再到大尺寸的,才能制造出飞机结构上的大尺寸零部件。”

唐总师都没有想到,林鹏对增材制造技术,了解这么深入,院领导们都惊讶了。

不过他们转而一想,林鹏要不是如此的妖孽,又怎么能以二十六岁的年纪,坐上专家委员的位置?拿到巴国卓越之星的奖章?

他们哪知道,林鹏是一个重生人士,还是带有外挂的那种!

林鹏知道的太多了,增材制造技术里面的动态测量技术,需要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如果突破了之后,就厉害了。

现在林鹏知道了,北航的黄明华院士,也是航空研究院专家委员呢!

前世的时候,黄明华院士主持的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个奖也是让黄院士名声大噪。

黄院士团队,让中国因此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突破飞机钛合金大型主承力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并实现装机应用的国家。

可以说是后来居上,在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实现了与m国的并驾齐驱,甚至某些方面还要超过m国。

黄明华院士,与海军工程大学的马明亮教授一起,几乎成为了中**工领域的双子星。

军迷们对这两位专家教授,那是相当地崇拜,这样形容他们:空有黄明华,海有马明亮,说的是他们分别是空军与海军,最重要的专家!

并且,他们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都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大奖,他们的贡献,是可以载入中国科技史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