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航空崛起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歼轰方案风洞试验选型

从陈老那儿收获不少,回到一飞院后,林鹏和唐总师又进一步的优化了总体设计,接着就是制作全金属模型拿到风洞里面进行初步的试验了。

这次为了优中选优,一共做了三个全金属模型,当然总体的气动设计没有不同,只是在机翼尺寸,翼型,尾翼的位置和角度方面略有不同。

这一次只是初步选型风洞试验,所以就没有拿到中国风洞试验中心,而是就近,拿到西工大去做。

要知道西工大作为国内高校中风洞试验设备最全的大学,不仅仅仍然保存着中国第一座风洞,而且在空气动力学试验技术方面也是一流的。

刚好在去年,由西工大自行研制的国内首座增压连续式高速翼型风洞,在西工大建成并进行了实验,现在拿过去做试验正好。

林鹏还记得,这座风洞后来就为中国的大客机c919做了全面的风洞试验,特别是在c919大客机的翼型设计和验证中,这个风洞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个风洞有两个可更换使用的试验段,第一试验段的尺寸为高0.8米、宽0.4米、长3米,是亚洲最大的专门用于翼型实验的二元试验段。

第二试验段尺寸为高0.6米、宽0.8米、长3米,可作为全模和半模实验的三元试验段。

新歼轰在气动设计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破原来飞豹采用的老旧翼型带来的缺陷,所以这次风洞试验也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林鹏和唐总师设计的三个不同气动外形,总的来说没有太大变化,都是采用了类似于f35战斗机的蝶形机翼。

这种机翼最开始是由f22战斗机创造的,相当于是给后来的四代机机翼设计引领了一个潮流,后来中国的fc31隐身战斗机也是采用了这种蝶形机翼。

当然f22战斗机采用蝶形机翼设计,是为了兼顾亚音速和超音速巡航,因为有好的发动机,所以f22战斗机的设计师,可以无顾忌的用上这种机翼。

而降低超音速阻力最好的机翼设计是大后掠角三角翼,也就是歼二零的鸭翼加大后掠三角翼。

歼二零在发动机性能受限的情况下,扬威总师和他的团队,搞出了鸭翼加边条翼加全动垂尾的升力体气动布局,这个气动布局可以说是做到了鸭式布局的极致。

良好的超音速巡航加超音速机动性兼顾亚音速性能,在航空史上也绝对会成为一代名机,可以说比当年的苏27设计得更好。

也因此歼二零的飞行员,可以很自豪的在记者的镜头面前说,一旦进入超音速就是歼二零的天下。不过你不要误认为,歼二零只是超音速性能好,在亚音速的条件下,同样是要优于几乎所有的三代机。

但是采用常规布局的大后掠三角翼,亚音速巡航和机动性差,好比中国的歼七和歼八战斗机,在低空亚音速的机动性可以用一个惨字来形容。

因此在结合了大后掠三角翼和常规梯形翼的优点之后,就形成了f22和f35的蝶形机翼。

采用中等后掠角,展弦比小,机翼后缘前掠,这样就可以在超音速巡航和亚音速性能上获得较好的平衡。

新歼轰作为一款具有隐身性能的多用途战机,虽然不追求超音速巡航,但是需要非常好的隐身性和亚音速性能,因而采用蝶形机翼设计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次林鹏也带上了宋雨阳一起,这次他们两个也就相当于是再次回到母校了。

林鹏也想好好的把宋雨阳培养出来,因为他发现宋雨阳虽然在生活上犯过错,但是在飞机设计方面确实还有一些天分的。

就比如说在新歼轰总本气动布局方案的cfd流体力学计算当中,宋雨阳就表现出了比其他年轻设计师更强的一面,这三个气动布局设计方案里面有他不小的功劳。

联系好了西工大航空学院流体力学系空气动力学实验室负责人叶亚军教授之后,林鹏和宋雨阳带着三个不同的全金属模型过去了。

路上,宋雨阳是极为兴奋。

宋雨阳看着开车的林鹏就道:“林大哥,这次咱们要真的成功的拿下了新歼轰项目,到时候你至少也能型个系统总师副总师的了吧,你太了不起了,就是唐总师年轻的时候也没有你厉害啊!”

面对宋雨阳的恭维,林鹏只是微微一笑道:“那可不能,毕竟我现在资历尚浅,系统副总师都别想,要能搞个系统总师助理就已经是顶天了。但是呢,不管是做什么工作,挂什么职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要为新歼轰做出咱们的贡献,这才是最重要的。你也不错啊,在cfd技术方面,你比我强多了,好好努力吧!”

宋雨阳嘿嘿一笑道:“是吗?只能说没有丢老师的脸吧,这一次回母校,也不知道老师是否还记得我这个不良学生!”

林鹏笑道:“我记得你的导师是李吉生教授吧?他可是咱们西工大空气动力学方面最牛的导师之一了,相信他要看到你现在的情况,肯定会感到欣慰的。”

宋雨阳摇头道:“林大哥,你可别说什么最牛导师了,李教授其实就是一个穷教授,他倒是经常去国外参加什么学术交流会,还经常去rb什么的,但那都是因为他没有什么重要的项目,才会经常参加那些所谓的国际空气动力学技术交流。因为咱们国家对专家教授有规定,参与了国家项目的专家教授一般是不允许参加对外学术交流的。”

林鹏笑道:“听说rb人设计飞机,由于没有好的风洞,所以就非常的依赖计算流体力学,作为飞机设计的基础手段,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回事?”

宋雨阳道:“倒是听老师说过,rb人的科研风洞还不如咱们西工大的教学风洞呢,不过cfd虽然很好,但是怎么也不能取代风洞试验,因为计算出来的东西,很多时候与真实情况相差还是比较大!”

林鹏笑道:“这倒也是,特别是超音速状态下的空气流体力学分布就更难以通过仿真计算模拟出来。还得靠风洞试验数据来修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