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航空崛起 >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两家设计单位目标是一致的

当然这还只是第一轮评审论证,接下来两家设计单位的方案还要拿到空军装备研究院某所去分析,最后专家打分评出个结果来。

现在专家们发表的意见,只是代表个人看法,最终结果还未可知。

但是评审会一结束,黎天总师就走到唐总师跟前,呵呵笑道:“唐总,恭喜你们啊,看来你们方案胜出的希望要比我们的大,但不管谁赢了,对国家来说都是好事儿,新一代歼击轰炸机能够立项,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唐总师也带着尊敬的语气道:“现在还不一定呢!你们的方案也很不错,最终哪一个方案能胜出,还是看是不是更符合我们国家空军的需要!这跟技术没关系!”

两位总师一碰头就客气起来了,黎天总师看着唐总师身边的林鹏道:“唐总,你带了一个好徒弟啊!”

唐总师哈哈笑道:“黎总师,其实要说起来,小林根本不能算是我带的徒弟,在很多方面,我这个总师还要跟他讨教呢!”

唐总师这倒并不是谦虚,而是真的。

林鹏作为一个重生的飞机设计师,在很多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上面,确实要比唐总师知道得更多。

不过话倒是让林鹏很不好意思,他连忙道:“唐总师,您千万别这么说,这还是在黎老面前呢,你们都是我学习的对象!”

一番客气之后,双方相处的气氛一点儿也不像是竞争对手。

不过事实上也是这样,作为兄弟单位,有时候虽然要竞争,但更多的是携手共同进步,目标都是一个,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了中国空中力量的建设做贡献。

虽然知道再过两三年,六零一所会在四代机的竞争中,败给六一一所,林鹏也会为黎天总师他们感到可惜,但是他们改给扬威总师这样的天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最重要的是,扬威总师他们的四代机方案,确实要比六零一所的四代机方案更加优秀。

试想如果在四代机的竞标中六零一所胜出了,这对中国空军,对中国航空工业来说,并不是好事。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六零一所的方案,确实不如六一一所的,设计理念上就有了不同,六零一所可以说是师承苏霍伊吧,所以他们的方案,如果真的搞出来,就会和毛子的苏57一样难产。

即便是最后定型装备了,在面对f22和f35这样的隐身战斗机时,也会处于比较明显的弱势,因为f22和f35才不会跟你玩什么狗斗!他们是要极力避免狗斗的,但是m国人的这两款四代机,并不是说机动性不好,而是不轻易展示。

后来在航展的表演中,f22和f35也展示出了逆天的机动性能,并不比苏27差,甚至更加的好看,眼镜蛇机动其实也不止是苏27可以做的。

甚至由于f22和f35的发动机性能更强,在做这一类的机动时,更加的有力,更加的流畅。

而进入超音速范围就更不用说了,四代机的标准之一就是超音速机动,三代机进入超音速后只能直线飞行,但四代机可以机动飞行,这个代差就是四代机可以秒杀三代机的原因之一。

当然新歼轰并不追求超音速机动,因为它不是一架四代战斗机,而只是一架具有四代机主要特征的歼击轰炸机,就跟f35战斗机一样,m国人不也没有让f35战斗机拥有超音速巡航和机动能力吗?

以对地攻击为主的歼击轰炸机,具备隐身和信息化这两个优势,就非常不错了。

在隐身性能方面,一飞院的方案绝对是要碾压六零一所的两个方案了,因为采用了大量的隐身设计,特别是dsi进气道,小面积的全动双垂尾,这让一飞院的方案rcs值在0.1平方米以下,而六零一所的方案,第一个也只有0.5左右,第二个则会高达1平米以上。

虽然说1平米的rcs值已经比三代机要小得多,像苏27和苏30这样的战机,雷达反射面积高达十五平米以上,这等于是缩小了一个量级,但比起隐身战机来还是要大了许多。

要知道雷达反射面积增加十六倍,被雷达发现的距离就会缩小一倍。也就是说,六零一所的第二个方案,如果和一飞院的方案相比,在同样的情况下,被敌方雷达发现的距离就差一倍。

如果敌方战斗机雷达发现一飞院方案的距离是五十公里,那么发现六零一所第二个方案的距离就是一百公里。

这五十公里的差距,那就相当大了,在作战的时候,就关系到了飞机的生存能力。

在航电系统,信息化方面,一飞院的方案采用了类似于f35战斗机宝石台航电架构,所以在航电系统设计方面就比六零一所的两个方案更加先进,这也就是为什么专家会更看好一飞院方案的原因。

在航空发动机方面,中国航空工业一直落后得比较多,而在航电系统领域,则是发展得非常快,后来歼二零的航电系统,更是比m国的f35战斗机还要先进。

这种后发优势,可以快速的缩小整体的差距。但是在发动机领域,则很难。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了,因为林鹏获取到了国内好几款三代机的发动机技术资料,这些技术资料等于是把整个发动机的工艺文件都复制下来了,连涡轮叶片怎么制造的工艺,材料配方都有。

所以现在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正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迅猛的发展着,国产太行发动机的一系列问题,也因为林鹏秘密贡献的技术资料,而得到了彻底的医治。

这会带来什么好处呢?也就是说,中国不必再进口那么多的al31发动机给歼十和歼十一战斗机用了。要知道一架战斗机的成本,发动机占了将近三分之一呢!

航电系统到了四代机这里,成本甚至比发动机还高,超过一架战斗机总成本的三分之一。

而新一代歼击轰炸机能这么快立项,也是得益于这个。因为太行快要行了,最大的短板要补起来了,自然可以谋求发展新一代的战机,甚至四代机的竞标可能也会提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