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航空崛起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四代机与歼轰八是一对黄金搭档

扬威总师哈哈笑道:“你们知道吗?上次你们竞标歼轰八,我也是投了你们一票的,现在换回两张票,值了!”

唐总师笑道:“老扬,你就不怕我们的歼轰八,抢了你四代机的饭碗了呀?”

扬威总师道:“那倒不至于,两者定位不同,不存在竞争关系!我们搞四代机也不会考虑外销,由于各项技术都要看m国f22战斗机和f35战斗机看齐,所以价格注定便宜不了,装备数量肯定是很有限的。而你们的歼轰八呢,也是一款隐身战机,当然价格要便宜不少,正好形成搭配,它们将会是一对完美的组合,比m国人的f22 f35更棒!”

林鹏赞道:“扬总师您说得太妙了,到时候它们就是一对黄金搭档啊,打遍天下无敌手!真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其实这一天还真不远,因为林鹏很清楚,由于现在中国航空工业有了他贡献的技术资料,所以歼二零的设计研制速度肯定会比前世的时候更快,估计最晚二零一零年首飞,二零一五年就可以小批量装备了。

至于歼轰八的研制速度,也是相当快的,现在已经完成了发图任务,再过一年也就是二零零八年,按计划就可以进行首飞了!

而歼轰七b则已经完成了三架原型机的制造,今年底就将进行首飞,由于是改进型,虽然改进比较大,但用个一年多时间就可以完成试飞定型,到二零零九年,或许就可以小批量生产了。

现在砂特那边也是等得急呢,所以歼轰七b飞机只要一开始量产,就会是全速状态,那时候歼轰七a也将停产,中国空军将会开始大量装备歼轰七b,同时出口砂特。

当然争取更多的客户,也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摊薄成本。无非就是多开两条脉动式生产线罢了。这对整个中国航空工业都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中国经济也将因此受益不少。

林鹏想着就激动啊,因为很快中国航空工业就要迎来第一波爆发了。

歼轰七b飞机,歼轰八,再加上大客机c929,以及大型军用运输机,甚至还可以期待,过不了多久也许中国就会立项研制远轰了呢!毕竟现在技术实力有了,只要有钱就可以上马。

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工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明显,不止是对经济的拉动,还有对科技的拉动。

很多航空科技,还能用到其他行业,比如说汽车工业。

中航工业第一集团和第二集团,旗下的几个航空制造厂,有的已经开始进军汽车制造业了。

最有名的当属哈飞汽车,还有昌河汽车。

哈飞汽车还曾经红火过一段时间,其打造的哈飞路宝,几款车型销量都还是可以的。

事实上哈飞早在八十年代,就利用多年积累的航空技术和生产经验,开发出第一款哈飞汽车,这是一种单排货车。

一九八六年,哈飞开始着手松花江微型客车的开发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哈飞汽车位列国内微车行业第一梯队,曾连创2000年、2001年、2002年微车产销全国第一的辉煌业绩,无疑将是航空汽车产业战略至关重要的部分。

林鹏也知道,中国航空工业马上就要迎来一次大调整了,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很快就将进行合并,当然因为他的出现,以及他和唐总师等专家联合提出了建议,现在上面已经有了明确的态度,那就是在中航一二集团合并的同时,有可能将会中国航空工业动力系统单独划出来,成立中国航发集团。

如果中国航发成的单独成立了,那就将比林鹏前世的时候,提前了九年!这个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航空发动机单独成为一个与中航工业并列的集团,那么它就可以集中力量来发展中国航空动力了。

再加到航空工业进军汽车制造业,哈飞汽车曾经辉煌过,可是后来却很可惜的沦落了!哈飞汽车2001年销量一度达到过12万辆,这在当时已经是令很多自主品牌羡慕的表现。只是此后数年,哈飞汽车的情况每况愈下,逐渐淡出了主流视野。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哈飞汽车的战略定位错了,因为哈飞汽车一直专注于微车市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微车市场在不断萎缩,富起来的人们,自然不会再对微车感冒,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购买更高级的轿车,又或者是空间大又有面子的suv车型。

哈弗suv就是在这一段时间迅速崛起的,长城汽车抓住了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脉络,所以最后成功了,而哈飞汽车却一直抓着微车不放,再加上合资的通用五菱神车和长安微面强势崛起,就迅速的将哈飞汽车的主打产品微面市场挤占了。

在微型轿车领域,哈飞在二零零一年开始进军,哈飞路宝这款车是2002年11月,由宾尼法利纳公司设计的新一代微型轿车。在同年哈飞还推出了与三菱联合开发的赛马多功能微型轿车。

只是上市后的赛马问题迭出,刚推出后不久就出现了刹车系统等质量问题,同时因为车体较重,加之排量仅为1.3升,造成动力性差,油耗和同类型车比也高出一大截,最终被市场抛弃。

由著名设计公司打造的路宝却没能像qq,长安奔奔那样上市就火,而由于价格不亲民,配置又低,质量问题频发而逐渐消失在汽车市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哈飞汽车没有从造面包车的思维中转变过来。

后来深陷亏损泥潭的哈飞汽车最后等来了给长安打工的消息。由国家相关部门出面,哈飞汽车并入长安汽车。哈飞汽车迎来的还是跌跌不休,销量一路跌到二零一四年全年销量1971辆,名存实亡。

航空工业另一个有名的汽车品牌就是昌河汽车了,昌河借东风起飞成为微车之王,但又因为反应迟钝被市场抛弃,被长安汽车收购。最后同样是摇摇欲坠,令航空人扼腕叹息。

航空工业的两大汽车品牌都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意味着航空工业进军汽车制造业的失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