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航空崛起 > 第四百四十八章 五年内实现百万辆的销量目标

五年内达到一百万辆的销量目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说一百万辆的目标小,那是因为要成为一家世界级的汽车厂商,没有个四五百万辆的销量都说不过去,所以仅仅是一百万辆的销量,还不足以成为一家世界级的汽车制造企业。

说目标大是因为,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目前还没有出现一家年销量超过百万辆的品牌,这就包括那些合资品牌,离百万辆的目标也还差得远。

毕竟在过去的一年,也就是2007年,中国汽车行业销量榜单上的第一名,上汽通用的销量才刚刚突破五十万辆,中国自主品牌奇瑞汽车排在第四位,销量仅为三十八万辆,第十名的吉力汽车销量还不到二十二万辆。

中航汽车工业集团要实现五年内突破一百万辆的销量目标,的确是非常的宏伟了。

当然从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各种数据来看,一百万辆的目标太高,但是在林鹏这个重生者眼中,一百万辆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这是因为五年后也就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上,乘用车的销量将会超过二千万辆!

虽然说中国自主品牌第一个年销量超过百万辆的长鞍汽车,是在二零一六年才完成这个目标,但是现在中航汽车重组,加上有林鹏这个特殊的技术顾问,是完全有可能提前让中国自主品牌实现百万辆销量目标实现的。

因为在二零一三年,中国市场上汽车销量位居前十的企业分别是上汽、东风、一汽、长鞍、北汽、广汽、华晨、长骋、吉力和江淮。

其中前6家逾百万辆,前5家超过两百万辆,东风汽车超过三百万辆,上汽集团首次超过五百万辆。

当然就单一的品牌来说,长鞍汽车也并没有达到百万辆,因为它的总体销量里面,是包括了合资品牌销量与自主品牌销量的。

而上海集团就更不用说了,几乎都是合资品牌的销量,自主品牌销量只有一个零头。

当然中国自主品牌在二零一三年的时候,总体销量已经达到七百多万辆,占乘用车总体销量的百分之四十。

只差百分之十就可以超过合资品牌,很可惜啊!林鹏也很清楚,中国自主品牌一直就未能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市场占有率。

现在他就希望有了中航汽车的重组,有了大鹏汽车的出现,能够打破这个局面,最好的情况就是倒个,中国自主品牌能够占据销量的百分之六十,合资品牌占百分之四十,那样就好了。

不过林鹏也很难预料,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会不会因为他的出现而发生大的变化。

他只依稀记得,中国市场上合资品牌超过百万辆的品牌,第一个就是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这两个品牌,在二零一零年实现了百万辆销量目标。

而在那一年,自主品牌当中,奇瑞汽车也实现了六十万辆的销量目标,比压弟实现了五十万辆的销量,吉力汽车也超过了四十万辆的销量。

所以总体来看,自主品牌在以后的几年中,上升是非常快的,也是自主品牌发展最好的几年。

当然到了二零一三年,这个情况就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销量前十名中,只有一家自主品牌车企了。

而长骋汽车2013年销量完成75.42万辆,当然这里面包括了皮卡的销量,并不是全部狭义乘用车。但有一点非常值得赞的是,哈弗h6的销量支撑起了长骋汽车的销量。

而这一次中航汽车定下如此宏伟的目标,自然就会引来同行的虎视眈眈,特别是那些合资品牌,他们当然会视中航汽车为大敌了。

未来将会有一番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大较量,很多媒体都在猜测,但是自主品牌还是不被多数人看好。

其实原因也很清楚,那就是自主品牌的研发和技术力量太薄弱了,现在无论哪一家自主品牌,都很难说有实力与那些合资品牌相比。

毕竟这时候自主品牌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很多自主品牌都没有什么研发力量,完全就是组装厂。

就拿汽车最重要的三大件来说,特别是发动机,自主品牌几乎都是在用合资品牌的发动机,最有名的当然就是三林发动机了,很多自主品牌就是靠三林的发动机。

航天三林最和东安三林成为了自主品牌装车量最大的发动机来源。

比如航天三林最初引入的是采用90年代成熟技术的4g6系列(2.0l/2.4l)发动机,这一系列的发动机在2000年3月正式投产,正好赶上自主品牌汽车大力发展的时候。

小排量的4g1系列(1.3l/1.5l/1.8l)发动机也随后引入东安三林,首台国产4g1发动机在2000年12月正式下线,这也成为了国内很多自主品牌的首选动力,因为这个时期自主品牌多数还是从微型车小型车做起的。

除了东南、长丰、东风柳汽、哈飞汽车这些有关联的车企外,两家三林公司也开始为其它中国品牌提供配套。2003年华晨中华成为了首批使用国产三林发动机且拥有整车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并且在这一年,奇瑞东方之子也开始搭载国产三林发动机。

当然中航汽车肯定是大量的要用三林发动机了,不过中航汽车要成立技术研究院,也传出消息,中航汽车将会开展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的研发工作,并且将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

这些消息,确实非常的提振信心,不过外界却有很多质疑,毕竟中航汽车主要的两家车企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几乎都没有什么研发力量,现在重组之后,要搞这些技术研发,也没有什么基础,这个难度太大了。

而就在此时,中航工业集团高层也在密集的开会,研究中航汽车重组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的事情。

林鹏自然也被中航工业集团一把手林明栋拉了过来。

林明栋当然不会放过林鹏了,因为中航汽车重组和发展,此前就是林鹏给他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而且林明栋也知道大鹏汽车的首款轿跑suv就是林鹏主导设计,所以他必须要把林鹏这样一个多面的天才拉过来啊,有了林鹏在,还愁中航汽车发展不起来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