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武会诸天 > 第四百九十一章

武会诸天 第四百九十一章

作者:夜半痴语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3:44 来源:笔趣阁

两人眉头一皱,却是不知道这其中秘辛。

苏白继续说道:“过去百年间,天下大乱,魔门亦应运而生出了几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最为突出者就是‘阴后‘祝玉妍、‘邪帝‘向雨田和‘邪王‘石之轩,论名气当以祝玉妍最盛,可是论实力,其他两人绝不在她之下。“

“而且,邪王石之轩性格难测,隋朝之所以灭亡,天下由一统变回纷乱,除了杨广外,他须负最大责任。”

徐子陵愕然道:“竟有此事,石之轩凭什么本事去颠覆大隋?“

苏白淡淡道:“石之轩另一个身份就是杨广最宠信的大臣裴矩,负责中外贸易,杨广之所以远征高丽,正是出于他的怂恿。“

徐子陵寇仲心中剧震。

当日邢漠飞在曼清院当向他们提及此人,说他着有《西域图记》三卷,记述西域四十四国的风貌,其序文末尾有‘浑、厥可灭‘之语,导致杨广大兴兵马,远征域外。伏骞今趟东来,正是要找他算账。此人又擅用间计。在西域搅风搅雨,累得突厥分裂,互相攻伐,死伤盈野。杨广亦因三征高丽,导致叛民四起,终致覆亡。

苏白冷声道:“杨广的不仁无道,虽说与本性有关,但若非石之轩推波助澜,绝不会把杨坚雄厚的家当败得这么快。“

徐子陵寇仲头皮发麻道:“这样做于他有何好处?“

苏白叹道:“问题是无论文帝、炀帝,均大力提倡佛教。在全国广建佛寺,抄写佛经,宣扬佛学。等若以国家的力量来传教,这与魔门的信念有若南辕北辙,石之轩怎会容他们胡来。说到底慈航静斋与魔门之争,便是一场道统谁属之争。“

两人听得目瞪口呆,不解道:“若只是针对慈航静斋和净念禅院,那为何魔门各派不集中全力,一举把他们歼灭,却要把万民卷入水深火热之中。如惹得外族入侵,岂非更得不偿失?“

苏白嗤笑道:“魔门讲求绝情绝性,练具至高功法更会绝子绝孙。他们也像佛说般视生命为短暂的过渡,虚幻而不具终极意义。只不过他们破迷的方法,却非是救世济人,而是视道德礼法为儿戏,故可为求目的,不择手段,不受任何拘束。“

徐子陵叹道:“那曹应龙也是魔门之人吧,我观其人以前所作所为,正深合魔门之旨。“

苏白道:“那些人长于魔门的薰陶下,一切只觉理所当然。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便开始了道统之争,天下始有正邪之别。到妖教东来,汉译胡书,令事情更趋复杂。对你们来说,争天下乃政治之争,对他们则是道统之争。彼兴盛宏扬时,则沉沦不起。在他们看来,对属于外来的佛教仍是深痛恶绝。哼!佛教不外演其妖书,谬张妖法,欺诈庸愚之教。什么既往罪孽,将来果报,布施一钱,希万倍之酬;持斋一日,冀百日之粮,遂使迷愚者妄求功德。如真是万法皆空,何用贪迷至此。“

徐子陵寇仲尚是首次听人辟佛,这些论调出自苏白寇仲,两人对于苏白的倾向有了一些猜测。

苏白接着道:“至于欲灭慈航静斋,更是谈何容易。阴癸派一向与静斋的斗争,始终落在下风,兼且静斋已超越了一般宗教,成为佛道两家的无上圣地。谁若公然对之作出攻击,会惹来道家像宁道奇之辈,又或佛门四宗那些一向不问世事的高僧的干预。“

寇仲听得茅塞大开,动容道:“佛门四宗是那四宗。“

苏白道:“四宗就是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和禅宗,主持者均为武功已出凡入圣且道行湛深的高僧,从不卷入武林和俗世的纷争中,当然亦没有人敢惹他们,唯一的例外就是石之轩,他曾先后拜于三论宗的嘉祥大师吉藏和禅宗四祖道信大师门下,偷学其技艺,在魔门中他亦是身兼两家之长,若非静斋出了个碧秀心,恐怕即使宁道奇亲自出手,怕亦未能制服得他。“

寇仲却是想起苏白之前的经历,忙道:“杨虚彦和石之轩是什么关系,为何他会去害石之轩的女儿?“

苏白说道:“严格来说,杨虚彦并不算魔门中人,他与魔门的关系,是因石之轩而来。“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杨虚彦就是杨坚之孙,杨勇之子,杨广的亲侄。“

两人动容道:“原来如此!“

一直以来,他们都弄不清楚杨虚彦扑朔迷离的神秘身份,既似听命于杨广,又似助外人来对付杨广。但假若他是杨勇之子,那害死兄长太子杨勇以自立的杨广,便是他的杀父仇人。

苏白继续道:“石之轩私下救起杨虚彦,以另一孩童之尸充数,本是不安好心,意图败坏隋政后为杨虚彦复辟。岂知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反意外发觉杨虚彦无论心性资质,均可继承他的绝学,故收之为徒,传以武功,“

寇仲却是关心的问道:“二派六道究竟是那些派系,关系如何?石之轩又身兼那两派之长?“

苏白道:“《天魔秘》共分六卷,衍而发展出两派六道,各派自成一家,其中以天魔术最厉害,道心种魔**最诡异,可是当石之轩融汇花间派和补天阁的最高心法后,创出名为‘不死印‘玄奥无比的奇功,便在魔门自树一帜,连祝玉妍和向雨田也为之叹服。“

接着又道:“两派就是阴癸和花间派,六道则为邪极、灭情、真传、补天、天莲、魔相。其中真传又一分为二,分别是道祖真传和老君观。“

苏白说完之后,两人一阵沉默,显然是在消化这些信息。

过了半晌,寇仲开口道:“先生是要离开了罢!”

苏白点点头。

.........

自古以来,进入巴蜀的道路便以难行著称,因其被群山环绕,重峦叠嶂,山高谷深。

其间大江如带,汇川联流,既是气势磅礴,更是险阻重重。

入川之途,陆路须通过大娄山和大巴山上的盘山栈道,水路则有三峡天险。所以无论川外的地方如何纷乱,只要能据川称王,凭其境内稠密的河道,且有都江堰自流灌溉的系统,农业发达,必可暂得偏安之局,致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蜀郡虽以汉族为主,但却聚居了四十多个其他羌、彝等少数民族,极富地方风情。

苏白落脚的县城是湖北房陵郡堵水之北的上庸城,是往蜀郡主要路线的其中一个大站,只要往西多走半天,便可进入大巴山的山区地带。

此城的控制权名义上是落在朱粲手上,实质上却由旧隋官员和地方帮会结合的势力把持,因而侥幸没有被朱粲的迦楼罗军的蹂躏祸害,只受其有限度的剥削。

据白文原说,四川和附近一带的帮会均奉川帮为首,这川帮是已属独尊堡外最大的势力之一,帮主“枪王“范卓武功高强,擅使长枪,与“武林判官“解晖亦是平起平坐,备受武林推崇。

不过这一切都和苏白没什么关系,他歇息了一日之后,又接连赶路,前方横亘着一列连绵起伏的山脉,像一条巨龙般蛰伏在广阔的平原上。

就在此时,一阵银铃似的娇笑声从西南方的密林间隐约传至,接着是连串兵器交击的鸣响。

苏白眉头一皱,没想到是她。

他腾身而起,全速追去,不过不但打斗声消敛,他甚至听不到任何声响。

换了是别人,此时必大感为难,不知如何找寻目标。但苏白却是异于常人,毫不停留地穿过刚才发出声音的密林,越过一道小溪,凭着过人灵锐直觉,以迅若飞鸟的速度,横过两座小丘间的长草地,当他奔上另一个丘顶时候,终于有所发现。

“叮!叮!“

婠婠的天魔双斩刹那间先后点中师妃暄的色空剑,间不容发的荡开只差半寸便搠入胸口的利器,然后行云流水的往一侧飘退,罗袖疾射出天魔带,撤出一片绵密的带网,令师妃暄无法乘势追击。

这阴癸派的超卓传人美目瞳仁中泛起一圈奇异的蓝芒,正是天魔功运行至颠峰时独有的现象。

苏白发现,这婠婠的实力比起寇仲两人来说只强不弱,甚至已经摸到了宗师的门槛。

只是这一挡一退,便使苏白暗自称赞,不过最使他印象深刻处是着着能把天魔双斩迅猛若闪电的两记挡击,于瞬眼间变化便成缠绵不断有若绕指柔的天魔带网那种浑然天成、无隙可寻的奇招。实已达宗师级的境界。

更难得是她可把心内的意图和情绪,都在其中表露无遗,故虽是数招之间,且纯是动作和声音,竟若似写成一本书般可令人清楚明晰,实非是亲眼目睹,怎都说不明白。

婠婠不但招数变化间全无破绽,更厉害是从至刚转到至柔间的浑然天成,若师妃暄以同样剑招继续追击,必会吃亏。所以表面看她虽似处于下风,事实却是随时可抢回优势。

出乎意料之外,“锵“!的一声,师妃暄还剑入鞘,左手轻拂一撮吹乱了的浏海,像从没动过手般气定神闲微笑道:“今仗到此作罢,婠婠师姐意下如何?“

两条带子像灵蛇般钻回罗袖内,婠婠露出似嗔似笑的神态,先是看了苏白一眼无奈地笑道:“既有不速之客来骚扰我们的兴致,想不作罢也不行啦。“

苏白淡淡地道:“看来苏某来的不是时候。“

婠婠笑了笑,而后往后飞退,消没在一片林木中。

师妃暄缓缓别转娇躯,摇头道:“不!先生来得正好,否则我们会是两败俱伤收场。“

苏白和师妃暄并肩立在一座小丘上,前方是横亘平原大地的大巴山脉。在星罗棋布的夜空下,宛似放下的一座庞大屏障。若通过大巴山的盘山栈道,可抵达有天府之国称誉的四川境内。

师妃暄别过俏脸,微微笑道:“自合肥别后,我和婠婠先后交战多场,她都是采取边战边走的策略,该是想摸清楚妃暄的斤两,才作最后决战。虽然看来她并不成功,但直至刚才她仍留有余力,不肯以全力决胜败。“

苏白迎上她清澈而不见底的精湛眼神,淡淡道:“她怕是要等待邪帝舍利的出土吧!“

师妃暄微怔道:“先生竟也知道圣舍利的事?“

苏白点头道:“是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听来的。为何师小姐不叫邪帝舍利而只称圣舍利,两者是否有区别?“

师妃暄莞尔道:“正确名称该是圣舍利,是圣极宗圣帝的身份象征,只不过外人要把圣极宗和圣帝唤作邪极宗和邪帝,圣舍利才变成邪舍利或邪帝舍利吧!试问有谁肯自认是邪派的?“

苏白耸肩道:“理该如此!“

师妃暄深深瞧他一眼,这才把目光移往大巴山上的星空去,柔声道:“敢问先生,这不广为人知的秘密,究竟是从何处听得?“

苏白沉吟道:“我不能说出来,师小姐请勿见怪。“

师妃暄讶道:“先生若不想说,便不要说。请问先生现下要往那里去?“

苏白不答反问道:“可否先让苏某问个唐突的问题,师小姐怎样看侯希白这个人?“

师妃暄露出一个思索的动人神态,转过来瞧着他柔声道:“苏兄又怎样看这个人?“

苏白笑了笑只吐出三个字:“花间派”

师妃暄微笑道:“从第一天碰上他,我便知晓他身份来历,他亦没有瞒我。“

只听她温柔地道:“花间派从来没出过什么穷凶极恶的人。他们追求的是以艺术入武道,也视武道为一种与人直接有关的最高艺术。所以其传人均多才多艺,着重意境神韵,故能于众多门派中自树一帜,盛名长垂不衰。“

苏白却反问道:“既是如此,为何花间派被列为魔门的两派六道之一,还与阴癸派平起平坐。“

师妃暄仰观星空,秀眸射出动人的采芒,似是能看破宇宙美丽外表下的真义,油然道:“统道之别,实因思想的分异而来。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始有流派之分,到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人人都奉儒学为正统,然后才有正邪之分,这纯属人为。魔门的信念来自何方,已难以逐一追源溯流。只知他们反对儒学仁义礼智信那一套,斥之为虚伪愚民之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后。益发离经叛道。汉末的黄巾贼和五斗米道,便是其中的表表者。任何思想走向极端,都会离道入魔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