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正文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选边

大明1617 正文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选边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7:22 来源:笔趣阁

杨二并不反对成方的判断,但他认为收复广宁的意义绝不止如此,能大范围的提振明军士气,对朝堂上也是一种相当的鼓励,如果能和辽西明军配合上,其意义就不止眼下这些了。

可惜行军司政事会议杨二只是少数派,原本很坚定站在他一边的人也逐渐改变了立场。没有太复杂的原因,只是大家越来越不信任大明,甚至不想和大明那边的官员将领打交道了。

包括族弟杨义在内,均是如此。

杨二孤掌难鸣,和心思诡秘的程本直还有祖可法等人相比,杨二的想法倒是相当简单……主动去寻大明官员各人并不赞同,也心怀疑虑,但大明的高官出现在这里,总不能置之不理?

成方等人已是在城门处等着,眼见程本直和祖可法等人过来,各人都面色如常。

待彼此照面了,成方淡淡一笑,先拱手道:“在下成方,见过两位程大人,还有祖将军。”

在程本直等人看来成方只是草草一拱手,殊是无礼,不过祖可法不介意,他们当兵的就只看实力,城门附近,和记最少有过千甲兵,有的在城头驻守警备,有的在城外警戒,还有的在城中校场训练,街巷中三三两两的也是有士兵行走,这些兵均是壮年汉子,年龄在二十到三十间,衣着整齐,行走时如虎豹般充满野性与勃勃生气。

祖可法感觉,光是眼前这几百千多人就非自己的内丁部下所能敌,一旦起了冲突,倒霉的必然是自己。

礼节上的些许粗疏怠慢,和性命相比,算得什么。

程维英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他是正经的进士出身,由知县升任同知,又在宁远这样的紧要地方为官,将来必不会以州府官职了局,可谓前程似锦,眼前这成方不过是寻常百姓,对自己不跪不拜,礼数实在有些太过傲上了一些。

程本直则相当热情,先在马上还了一揖,接着又跳下马来,长揖还礼。

成方目光闪烁,再次还礼之后才笑道:“程赞画太多礼了,某等不过一介草民,生受不起啊。”

程本直相当热情的道:“万不可如此说。诸位高义,为我大明复此一方之土,数年间在山上坚持抗虏,不知道多少热血男儿死在战事之中。在下虽然为官,不过小小一赞画,便是巡抚军门大人在此,想必也是要对诸位行礼的。”

成方笑道:“那可万万当不起了。”

徐名也道:“我等也没有大人说的那般高义,只是图存求活,在乱世之中乞活而已。”

这话说的直接坦率,倒是引起四周很多商团军人的赞同。

程本直没想到眼前这两人丝毫不肯趋附自己,再看对方眼神,清澈坦诚,丝毫没有巴结奉迎或是感动之色。

“此事要紧啊。”程本直慢慢的道:“如果道路打通,本官想派出人马往宁远报信,也要向朝廷飞章奏捷,如果顺利的话,可能月余之后,朝廷封赏就下来了。到时候,诸位也就是吾辈中人,功名富贵自不必说,尚能封妻荫子。”

这一下倒是有一些人微微点头,眼中有一些热切模样。

成方微微一笑,说道:“此事说来也不必急……”

见程本直有发急模样,成方肃容道:“外间说话不便,尚且不少蒙古人在这左近,听到了泄露消息反而不美,请诸位大人随我等到军营节堂中说话,那时安静,外人不得靠近。”

程本直反是有些犹豫,在这里有祖可法等人护着,尚有机会夺路而逃,若是进了所谓什么节堂,万一起了变化,自己等人逃也没处逃。

不过此人跟随袁崇焕很久,别的没有,胆色倒是真的比寻常人要大的多。

当下只稍一犹豫,便是下定决心,说道:“既然如此,我等便去那节堂说话。”

成方令人将程本直等人引到营中,自己与徐名等人落后几步。

杨二对刚刚成方等人的回答不满,策马走在前头,与祖可法闲聊说话。

“看吧,这就是意外。”成方对徐名道:“突如其来,如之奈何?”

徐名无奈的道:“摆明了是来摘桃子了,偏生咱们内部不算太团结。”

“也就少数人还想着要和大明那边扯上关系。”成方思忖着道:“还好张大人就要率主力过来了,到时和主力勾连上,这边就不必担心什么了。”

“在此之前呢?”徐名道:“需要有所回复。”

“一律不答应。”成方道:“不管其要我们做什么,总之就是三个字,不答应。”

徐名苦笑道:“那我们内部就要吵翻天了。”

“要吵由得他吵。”成方冷漠的道:“十三山的兵马都是我们的,没有兵马谁也不要想做什么。说句难听的,将士们的内衣里衬都是我们花的钱,真以为占个大侠名头就是一方首领了不成。”

成方对杨二并无私怨,反而颇有私交,但涉及到公事,便是只能公事公办。

徐名点了点头,他二人是十三山真正的主事者,既然有了定论,底下的事就很容易办了。

……

傍晚之时,所有人都带着疲惫神色从节堂走出来。

到处都有风灯挑起,城头上的灯火更多。

因为城矮,多处破口,所以防备要格外小心,但骑兵也不多,派出去的哨骑难免会有遗漏之处,所以晚上都是大张灯火,有相当多的将士轮值戒备。

义州卫这里驻军有两千余,山口外营区里有两千余,加上山口处一千余,基本上是和记还有杨二等人在十三山的全部力量。

其中也有一定数量的辎兵和工兵,战兵人数不足五千。

能在孤悬之地发展成现在这般模样,也是相当的难能可贵了。

山上其实尚有两万以上的壮丁,不过多半是山民猎户,或是屯田的农户,要么年龄偏大,要么身体条件不符,或是性格不宜当兵,编练成农兵问题尚且不大,足堪一用,战兵来说,和记向来是秉承着宜少而精的态度,发展多年,和记战兵也就十几个团,若是大肆扩军,降低军饷福利标准,三四十万堪比大明边军的兵马也养的起,只是张瀚不愿走那样的道路而已。

一下午的谈判,程本直等人几无所得。

要报捷和辽西勾连,成方等人坚决反对,山上刚经过大战,且女真人动向不明,随时可能退回山上,这个理由一出,程本直也是要犹豫。

报捷上去,这边又退回山上,这个黑锅很重,袁崇焕也不一定背的起。

且人们心里都明白,朝廷现在都对和记相当忌惮,如果十三山的实情报上去,殊难处断,置之不理,无有原由,大加褒奖重用,朝廷断然不能放心。而加以防备,限制,则才是题中应有之意。

其余的协助程本直抚慰蒙古诸部,达成协议,或是往察哈尔人地界等事,成方均是拒绝了事。

程本直还是想去察哈尔部,成方只道:“大战将起,若程赞画陷在军中,敌友难分,很难确保不出意外。”

有些一语,程本直只能作罢了。

这一次对程本直等人来说真是憋气的很,差事尚未办理就已经宣告失败,谁的脸色都不好看,至于杨二,则是在会议结束之后,黑着脸气冲冲的离开了。

“杨二真是越来越糊涂了。”成方点评道:“朝廷若知眼前之事,除了少数人会用之外,多半肯定是限制和提防,甚至要调集客兵大至到锦州一线来防备我等,岂会如他所想的那样重用褒奖,乃至开镇?简直是与虎谋皮。”

徐名也叹道:“他还要支持袁巡抚与北虏各部联络之事,这岂不是在挖我们自己的墙角。况且各部现在对和记畏惧,也在看我们与林丹汗之间的胜负如何,在此之前大家也是虚应故事而已。他们又怎会投向大明,与大明联合攻向东虏?此辈这几年已经被打破苦胆,先后被东虏和林丹汗欺凌,亦未见他们怎么敢于抵抗,这般无用鼠辈,我们用他们不过是要少些掣肘,将来还是要一一降服整编的,怎么会坐视大明拉拢他们?”

成方又意味深长的道:“袁巡抚此事还是擅作主张,自广宁之后,朝中对蒙古渐渐失望,并且感觉蒙古各部都与女真勾连,严加防患之议渐占上风,不仅要断绝往来,还要绝其粮道,从天启四年之后,朝廷就不准粮食运出边墙之外,沿科尔沁到喀喇沁各处部落都不准地方官员擅卖粮食出境,这禁令从天启年间开始,到崇祯年间更加严厉。

袁崇焕在崇祯二年被杀时,其中一条罪名就是擅自以粮食资敌。

对支持袁的人来说,是明智之举,用粮食收买北虏部落,以为女真之敌。

对反袁的人来说则是白送军粮给蒙古人,帮他们轻松渡过自然灾害,然后还成为女真的臂助和帮凶,简直是愚蠢之极。

对成方来说,袁崇焕毫无疑问是在玩火,和记中人当然不惧朝廷,可也没有必要为了此人使和记与大明朝廷的关系更加恶化。

徐名最终道:“我们俩的主意要拿定了,我看杨义这一次也没有怎么站在他兄长一边,这样就更好了。”

“就怕事情有变。”成方叹口气,说道:“非我和记中人出身,到底心思不是完全站在我们自己这一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