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第一百七十三章 疯狂

大明1617 第一百七十三章 疯狂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7:22 来源:笔趣阁

路上络绎不绝的还是有人马在行走着,不过比白天时稀拉的多。张瀚不知道八旗的主力在哪儿,不过他知道代善和皇太极这哥俩已经领着前锋出发,主力应该驻扎在离赫图阿拉不远而向西的地方。

在汗王宫的议事会议上,因为已经在事前知道了明军的部署和大致的兵力,后金上下都知道杜松这一路不仅实力最强,威胁最大,而且杜松争功的心思也最强,虽然比东路从宽甸来袭的明军要迟出发,但杜松抵达战场的时间可能反而是最早,所以已经议定,八旗主力先击杜松,然后相机再战。

以萨尔浒为核心的战场,方圆不到百里,主场做战,又拥有大量战马的八旗兵拥有强悍的机动能力,而明军将帅不和,通信因难,坐镇沈阳的杨镐毫无协调能力,从靖安堡出发的北路明军可能是第二序列,清河一路的明军已经有默契,将会是最后赶到战场,可以先放着不管。

后世时吹捧努儿哈赤的人将其视为天才般的军事家,张瀚身处此地,感觉上来说,一方是开着战争迷雾的八旗,一边是几乎完全透明的明军,这仗就是普通人来指挥也是这样打,明军在开打之前已◎经被扯掉底裤,输的很彻底,剩下来就是看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了。

何和礼在正红旗衙门坐衙值班,这人性格温和,对张瀚也很客气,但各人都没有心思说闲话,每个人心里都有大事将至的紧张感觉。

张瀚还是第一次身处这样的场所,空气中几乎到处都弥漫着战争的味道,每个人心里的弦都绷的很紧,还好八旗上下已经身经八战,气氛只是凝重和稍许紧张,倒是没有人精神崩溃或是紧张到惶恐害怕的程度。

他不禁想沈阳城中的情形,据李永芳的线报来说,城中算是一夕数惊,从官员到百姓的情绪都是十分不稳定。

现在这个时候信息流传不畅,越是这样,各种小道消息就是纷传,因为通信不畅,各种夸大失实的消息反而最有市场,人们越怕什么,传播的消息就越可怕,后金的细作在李永芳的操作下不停的在沈阳和辽阳各地放消息,制造恐怖气氛,扰乱明军的后方,这种做法在攻打沈阳和辽阳时到达巅峰,达到了直接影响战事的效果。

张瀚算是一个好学生,点点滴滴都记在心中。

子夜过后,每个人都感觉疲惫,但没有人去睡,所有人都知道大事将至。

连赫图阿拉这个城市都醒着,到处是星星点点的烛火亮光,与头顶的璀璨星光相映成片。

还有人在交谈,行走,时不时的传来马匹的嘶鸣声。

何和礼在不停的发布命令,处理一些紧急的情况,各旗各牛录都有一些突发事件,何和礼身为值班大臣,有权相机处置。

后金的种种政治架构都是上下层级分明,又没有大明的文武之分,还没有太监与勋贵阶层,惟一的隐患是强迫兼并的其余部族,但在战争红利的吸引下,这部份的隐患也没有机会暴露出来。

最少在张瀚的眼中,此时的后金是一架高效的战争机器,连同何和礼等人在内都是这架机器的一部份,所有的一切都为了战争而运作着。

三更过后,将近四更之间,天气也是一天最冷的时候,衙门是一个大屋,四角放着火炉取暖,仍然叫人觉得手冷脚冷,常威斜倚在屋外,和衣而卧,和梁兴等人挤在一处,各人的背囊解开,被褥盖在一起,睡的鼾声大起。

除了值夜的披甲兵和旗丁外,各处都有这样宿营的人群。

张瀚和李永芳在小声的说笑谈天,何和礼在闭目养神,忙碌的上半夜过去,下半夜已经几乎无事。

这时庭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永芳精神一振,脸上露出紧张之色,他猛然站起身来,又缓缓坐下,张瀚看到他的两手有一些颤抖。

这厮倒是没有他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镇定……

何和礼睁开眼,仍然斜靠在椅背上并没有起身。

“总管,”进来的是一个正红旗的披甲兵,原地屈膝打了个千,说道:“明军昨晚出抚顺关,奴才看到头盔似海,刀枪如林,明军昼夜燃着火炬行军,昨日一日夜行军近百里,从抚顺关已经赶到五道岭,已经接近浑河西岸。”

“果然骄狂!”

何和礼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说道:“昼夜火把行军,日行百里……杜疯子,果然疯的厉害,人家说他是杜太师,他就真以为自己可以横行无敌了。”

他向尖哨甲兵问道:“你一路赶过来时可见明军搭建营帐宿营?”

“没有。”尖哨浑身泥污,满头大汗,浑河岸边离赫图阿拉也有好几十里路程,确定敌情后这个尖哨就得急驰来回报,所以样子极其狼狈。

答了一声后,尖哨脸上有些迟疑,但还是接着道:“当时我们看明军营伍的样子,似乎是在测试水流,似乎在找地方渡河。”

“疯了,真是疯了!”

何和礼一脸震惊,他已经跟着努儿哈赤打了三十年仗,这么骄狂的敌人真的是头一回见到。他隐隐觉得,明军主帅这样打仗,这一次的举族气运之战很可能会轻松获胜,杜松的进军太轻狂冒进,太过急燥和没有章法了,这样的主帅偏偏带着的是明军最精锐的一路主力,只要打破这一路,很可能这一次的大战胜局就已经到手了。

张瀚在一旁也感觉无语,脑子里有点短路,竟是想起大决战里黄维的进兵了。

如果他有机会俯瞰杜松和明军的进军路线,恐怕也会有相同的感觉?几万人行军,就算是冷兵器,那气势想必也不弱了。

何和礼已经在看着墙上的地图。

后金这里也有地图,当然也十分简陋,他们没有资格到京城找合格的绘图师傅,用的法子很粗疏,大约是在辽东卫所里找的会制图的人,水平很差。

但张瀚看来,大致也不差了。

何和礼这样的身份和经历,一眼看过去,眼光就是要点所在,也正是用蒙文标准着萨尔浒的地方!

萨尔浒,位于界藩山下浑河南岸,界藩山地势险要,悬崖峭壁,最陡峭的地方就是吉林崖,浑河从东北再向西南,苏子河从东南向西北,在界藩山下汇流,山麓下的浑河南岸就是萨尔浒,萨尔浒与界藩山吉林崖隔河相望,互为犄角,过了界藩和萨尔浒,之后便是大片的平原区域,直趋几十里后,就是赫图阿拉所在!

明军西路之所以最重要,原因也正在于此。

突破要隘,直扑核心,西路军当然是重中之重,毫无疑问的主力。

“我去见大汗。”

何礼和眨眼之间就有了决断,他抓起在桌上的结着红缨的暖帽,对张瀚和李永芳二人道:“抚顺额附你们在这里等消息,张东主切勿单独行动,兵凶战危,战场上一个照顾不到就很危险。”

张瀚道:“何大人放心,我不是杜疯子。”

何和礼哈哈一笑,大步走了,李永芳也是摇头微笑,脸上满是鄙夷之色。

张瀚虽然说这话,心理其实很复杂,他知道明军肯定打不赢,但主将是这样打法,叫人心里实在有些接受不了,这时再看到李永芳的脸色,他恨不得踹这家伙一脚。

他向李永芳道:“额附以前在辽东军为游击,也是这样领兵打仗?”

李永芳有些尴尬,说道:“我从未打过仗,当初就是守守关门,没事领兵巡边,当时老汗对我也很客气,从来没找过麻烦。”

“不过,”李永芳接着道:“大明将帅在细作谍报上都不太用心,当年李府大公子也是在捣巢时中伏死的,可惜了。”

李永芳这时说的是李如松,李成梁诸子只有李如松最象他,胆大心细,有大将之才,李如梅也武勇过人,但脾气太暴戾,只可为将不能为帅。

李如松在碧蹄馆一役中折损了好几百部下,为此大哭竟日,后来心灰意冷,直接从朝鲜战场撤走回了辽东。

后人不大理解,其实死的那几百人不是普通营兵,全部是李家养出来的最精锐的家丁,如果明军不是用家丁为主力,在碧蹄馆也撑不下来,直接就会惨败,毕竟是李如松一时大意中伏。

李如松做战的特点就是和李成梁一样,轻兵锐骑,大胆急进,抓到战机就不放松,以轻骑咬住敌人,不停砍杀,最终咬下敌人一块肉下来。

这样的战法当然犀利,最大的毛病也是容易中伏,只要敌人事前有所准备,设下伏兵,偷袭的骑兵没有久战之力,那时就危险了,李如松做战又喜欢披坚执锐冲杀在前,结果一战殒命,辽东主帅在他之后屡次换人,但没有哪一任能与李如松相比。

张瀚语意深沉的道:“就算是李如松领兵来,也好不到哪去。”

李永芳先是一征,接着大笑道:“文澜说的好,就是这个理,有老汗领兵,纵是当年宁远伯也讨不了好去。”

张瀚说的当然和李永芳的意思不一样,不过他也不会去反驳,他和李永芳一起微笑起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