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第四百零七章 点醒

大明1617 第四百零七章 点醒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7:32 来源:笔趣阁

卢大富苦笑点头,他也知道军中老兵还好,新兵几乎都有点狂热,上阵时恨不得个个冲在前头。应募的肯定还是以穷苦人家的子弟为主,提起和裕升对战死士兵的抚恤,再胆怯的人胆子也是大了几分,当然不会有人主动去送死,不过卢大富等中下层军官私下谈起这事时,也是对张瀚的决断佩服到了骨子里。

说白了,商团兵名份不正,虽有保家卫土保护乡里的好名声,但毕竟不是国家的经制之军,不象卫所有土地和世代的军籍,也不是边军,专门做的就是上阵杀敌的事情。商团兵要想能打,在各种方面都要跟上来,抚恤就是一方面,所幸上层做决断时想的很通透,宁愿在钱财上吃些亏,现在看来,收效真的很好。

不过卢大富也没想到这效果用在自己亲哥身上,当下便@■@■@■,▼.□+.★道:“大哥你入营后要好好训练,多学些本事才能自保,你还没成亲,日子还长着。”

卢大点头道:“这当然,俺还能自己寻死去不成?好死也不如赖活着。”

卢大富转过头道:“老三也能去,老四在家呆着,三个哥哥当兵,你又小,还想着去?咱家也不短你那份银子!”

……

初一日下午张瀚动身,先去阳和,拜见宣大总督张晓,张晓见了他,赐了杯茶,说了几句话才叫他出去,这也是不小的面子。

赖同心已经上任为东路副将,也在阳和卫城,彼此见了一面,张瀚给了他一份应得的仪金,彼此都是皆大欢喜。

初二张瀚至大同,当然先去拜见郑巡抚。

现在张瀚自己的实力,还有和郑家的关系都无须投帖,巡抚衙门内外的人都很多,大半都是来拜年的官员,张瀚直接被引入二门之内,引起不少官员的瞩目。

为官者不易,最难的就是年节时,不仅要在年前把公事料理清楚,年后的应酬走动也是避免不了。

除非到总督,巡抚这样的位分上,专心等人家上门来就行,不然的话,哪怕远至广灵等处的地方官员,也都要一路奔波过来,在大同和阳和等地拜见上官。

王心一身为巡按,其实和巡抚是敌体,彼此不宜走动太近,不过他年前刚刚上任,按常理应该与巡抚见一面,不料竟是拖了下来,这日正好趁着拜年的机会上门,不料他这个巡按还在外间花厅等着,却是看到一个面相十分年轻,穿着的也是三品武官吉服的后生,直接被引到后宅去了。

“这人是不是就是天成卫城守备,张瀚张大人?”

王心一询问一个穿着七品袍服的官员,他隐约记得这人是刚上任不久的灵丘知县孙晋贤。

孙晋贤见巡按主动攀话,脸上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模样,赶紧站起身来答说道:“老大人说的不错,确实是张守备。”

“哦。”王心一微微一笑,说道:“一向听说军门大人与张守备关系十分亲密,今日亲眼得见,果然不凡。”

孙晋贤这才听出来味道不对,他几乎吓的魂飞魄散,巡按固然来头极大,又是监察整个大同诸事,连巡抚也不必放在眼中,他可只是一个刚上任不久的知县,当年的进士榜中又没有得力的同年,不管是哪一头也不是他能惹的起的。

当下只能噤口不语,如寒蝉一般侍立在旁。

王心一现在也只是试探,不过也叫他感觉到了两件事,一便是张瀚与郑国昌的关系果然十分亲近,第二,便是张瀚在大同这里的实力,远远超过了自己在来此之前的想象!

……

“小侄拜见二叔。”

张瀚和郑国昌已经纯粹以家人之礼相见了,郑国昌不仅态度十分亲热,连见面的地方也是内里的堂房,旁边是郑国昌在阳和时纳的妾侍,怀中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小儿。

“这是给世兄弟的。”张瀚自怀中掏出一个金锁,小小巧巧,做工十分精致,这是张瀚叫王德榜亲自动手打的,可真不是凡品。

郑国昌道:“你又何必多破费?”

张瀚笑道:“自家人何必在乎你我?”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红纸封来,递给了郑国昌,说道:“这是小侄额外的孝敬。”

说是“额外”,是因为郑国昌的分红都是按月送到大同这边,没有耽搁过一天功夫。

郑国昌知道数额不小,抽出来一看,见是和裕升帐局的见票领银的银票,分为上下两联,郑国昌手中的是上联,要到店里取出下联,应对的严丝合缝了,才能将银取出,这种银票只认票不认人,和裕升近来的商业信誉极佳,这种银票也开始流行,不象此前,人们将银子放在帐局里也是要人跟着,当然那时也是有凭据,现在却是能凭票领银,已经进步极大。

“两千?”

郑国昌用探询的眼光看向张瀚,有些不明白他的用意。

“这是额外给二叔的。”张瀚道:“另外总督和新任兵备道,新任阳和东路赖副将,参将,守备,各处都有。”

“好。”郑国昌很轻松的把银票放下,一旁的妾侍看的两眼发光,两千银子,就这么轻轻巧巧的放在桌上。

“小侄打算请桦门各堡的守备领头,新平堡参将跟上,上疏奏给朝廷知道,北虏因套寇和素囊布囊犯边一事,这半年来颇不消停,经常在边墙内外窥探,为了保险起见,要在新平堡和边墙外修一些火路墩和军台……接下来就是小侄请人代奏,因新平堡关系和裕升的安危,小侄的商行自愿报效,愿意代替军司到边墙外修筑军台。”

“这事?”

郑国昌沉吟片刻,笑道:“恐怕不是这般简单。”

张瀚道:“这当然逃不过二叔洞见……就是草原上现在找麻烦的越来越多,整个大局已经有了变化,要想站稳脚根,就非得在草原上拥有足够的实力……鞑子不懂仁义,也不讲信义,他们信的就是刀和剑。”

“这般说的话,我明白了。”郑国昌颔首道:“你但放手施为,我这里定然支持。你是去找北虏的麻烦,说实话以你的本事也不会引的北虏大举寇边,既然如此,就算于公来说亦当支持,朝廷也会乐见其成。”

“这里有点麻烦。”张瀚笑着将王心一还有汪文言之事说了,解释道:“汪文言派王心一来,必定是找小侄的麻烦,这事我估计二叔一出奏,王心一必然反对,他不会学韩畦,弄那些不上台面的事来闹笑话,但这件事,他是必定会掣肘的。”

“大同这里不怕他,”郑国昌道:“我与你在这里经营多年,他孤掌难鸣,甚至现在就同他明说亦不怕。但东林党实在势力庞大,朝中有人作祟的话,此事就为难了。”

张瀚不语,郑国昌沉吟半响,突然道:“我想起件事来。”

张瀚含笑道:“二叔请说。”

“今上素喜在后宫做些手工,我听说他对和裕升的马车很有兴趣,但一直弄不清楚一个结构,所以仿制的模型并不成功……”

“啊?”张瀚惊了一声,失笑道:“居然有这样的事!”

郑国昌不知道他的意思,也是笑着摇头道:“今上的爱好,十分奇特!”

郑国昌言下有些遗憾,本朝的皇帝还是头一回出来一个爱做手工活的,想想也真是奇特。因为赵宋佶宗父子的关系,士大夫对皇帝有私人爱好持保留态度,本朝的皇帝宣宗和武宗皇帝的字很不错,宪宗皇帝画的一笔好画,历皇帝被人讥讽“酒色财气”,不过不管怎样,先帝们到底还是有几根雅骨的,今上倒是好,直接成了一个木匠皇帝。

张瀚也是有些想笑……他刚刚惊呼出声,主要是气自己居然把这事给疏忽了!

天启的手工爱好很强烈,后世有天启皇帝留传下来的一些作品,打造的十分精巧,张瀚倒没有象郑国昌那样不以为然,反正就是爱好,难道画画就比做木工活更适合?

“二叔的意思是,”张瀚沉吟着道:“我给宫中进献马车?”

“这,你自己看着办喽。”

郑国昌对大内之事也不大了解,不便替张瀚拿主意。

“是!”张瀚一笑点头,说道:“我自己斟酌。”

……

王心一等了小半个时辰才看到郑国昌和张瀚出来,他一肚皮的火气,脸上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王大人,实在怠慢了。”

一见巡抚大人出来,一窝子官员都涌了上来,各人都是拿着大红拜帖,中间夹着礼单。

郑国昌当然不能用手接,脸上满是笑容,手伸着叫各人坐下,郑府的那个老管家上前来,将各人的拜帖和礼单都收了。

“不敢,郑大人府中这般繁忙,是下官来的冒昧。”

“天理尚不外乎人情,新年正旦,吾辈彼此往来走动,亦是和衷共济。我听说,京师之中风气也差不多?”

“嗯……是相差不多,近来风气多是如此。”

郑国昌当然先向王心一说话,两人官职品阶相差的多,但权势上巡按并不差太多,王心一在科场上二甲十一名,郑国昌是二十七名,科名是王心一强,不过郑国昌强在比王心一早两科,算是老前辈,王心一又是东林党,郑国昌只是衰败的晋党,两人算是针尖麦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