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第五百二十四章 进京

大明1617 第五百二十四章 进京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7:32 来源:笔趣阁

第五百二十四章进京

郑国昌倒是真的很意外,麻承恩是个武夫,虽然在边将中是罕见的能识文断字的,但表面上还是作出大大咧咧的粗人形象,说话极少长篇大论,今天倒真的是转了性子,居然在这里说了这么许多。

“老叔,今天说的委实多了。”麻承恩爽朗一笑,说道:“和裕升之事,你我二人都被弹劾,虽然王心一被逮,弹劾一事风平浪静,然而朝廷不可能毫无疑心,你我二人,必定要有一个去职……”

郑国昌点头道:“确实如此,只是不知道朝廷会调我们哪个?”

“我已经自请调职了。”麻承恩一脸轻松的道:“我调去延绥,老杜到大同来。”

郑国昌皱眉道:“你麻家在大同才是真正有根基……”

“什么算根基?”麻承恩一脸自嘲的道:“无非是几万亩地,千多内丁。现在张文澜一年给我七八万两,我家那几万亩地的收益还不如他给我的数字,加上我麻家的其余资财,我的内丁能养到两千人以上,全部是用骑兵。大同这边,文澜已经掌握了大局,我到延绥去,那边的套寇可不老实,还是经常犯边,老杜是个没卵用的废物,我到那边,一年好歹得斩首几百上千级,我这都督佥事,好歹能升到右都督……等文澜再经营到陕北时,我也可以对他有助一臂之内的能力了。”

郑国昌听完动容道:“不料你为文澜着想,竟能到如此地步?”

“呵呵,咱也要立战功啊。”麻承恩笑道:“老杜个废物,叫套虏太嚣张了!他到大同,正好只顾分银子,别的事他也不会管,文澜这边还是没有掣肘。”

郑国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不过一时没想起来,麻承恩又说了几句后就告辞,看着麻承恩下楼的背影,郑国昌一下子就明白过来自己刚刚的感受……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连麻承恩这样的世代将门,诸多子弟为副将,参将,游击,在西北的各镇拥有强大势力,光是家丁就有过千人的强势总兵,现在居然也是有意无意的在配合张瀚行事了!

“张文澜?了不起,了不起!”郑国昌也不知道心里是何滋味,只有这样轻轻低语着。

……

徐大化走到新平堡时,果然遇到了和裕升的人。

事实上这队人是从李庄派过来的,为首的是侍从官李梦年,每个侍从官的职位都等同于局百总,实习的侍从官也有等同旗队长的身份,李梦年和张续文,还有张续宗,夏希平等人都算是张瀚的副官,这些青年除了一个张续宗外,也没有叫张瀚和所有人失望,他们都被张瀚调教成为十分难得的顶级人才。

道左相逢,其实对徐大化这样的钦使来说完全说不上恭谨,特别是和裕升的人还在忙活事情。

徐大化一行人在道路南侧,和裕升的人在北侧,西北方向是矗立在边墙之内的苍莽军堡,军堡之外,则是绵延向前,完全看不到尽头的夯土所建的边墙。

一个个冲口,墩堡,军台,随着蜿蜒曲折的边墙出现在人们眼前。

最叫人瞩目的就是边墙北边三里多外的一个墩堡,建立在山丘之上,虽然远在边墙之外,但彼此视线可及,那个边墩,似乎是边墙外的一颗钉子,牢牢的扎刺在草原之上,把那一块肥美之地,恶狠狠的压在自己的身底。

徐大化这样的人,居然都有一些感慨,他对身边的人道:“果然人家说和裕升的张瀚不凡,他真有大手笔,边墙外的这个边墩,就是他自己派人修筑的?”

一个幕僚答道:“正是,此事学生打听过,边墙外已经修了不少边墩和军台,听说现在是直线向北,来年,就是横向再修筑,彼此相连,若这般,最少百里之内,北虏不便进出了。”

“还真是大手笔啊。”徐大化眼睛眯缝着看向北方,带着一些赞叹的感觉说道。

徐大化和幕僚当然都不知道,所谓几十里内要紧地方加筑边墩和军台的消息只是和裕升的烟幕弹,事实的情形是军台军堡已经修到了青城南边一百多里的小黑河畔,如果知道这个消息,估计徐大化的观感就会为之一变,这种轻松感慨估计是没有可能发出,而是快马加鞭,赶紧离开这事非之地了。

和裕升的人就在道左,一个站在车厢顶上的士兵在挥舞着两面红旗,显然是在用红旗打旗语和那个最近的边墩联络。

徐大化眼看过去,但见那边墩上也有人在舞动红旗,两边的四面红旗舞起来很是好看,不过对看不懂的人来说就有些沉闷了。

过了好一会儿,旗语总算打完,李梦年带着众人过来,李梦年远远的向徐大化揖手道:“在下李梦年,在张大人身边打杂,刚刚以旗语通传消息,正在紧要关头,怠慢了徐大人,尚乞莫怪。”

徐大化肯定是没有什么涵养的人,不过教训张瀚的幕僚似乎也显得过于没有风度,他冷哼一声,说道:“这玩意倒是新鲜,似乎和我大明军中的旗语不大相同。”

和裕升的旗语体系也是刚开发完成不久,刚刚李梦年手中还拿着本子,各墩堡军台也都有,根据旗语展动,再从本子上对照,才能完全的译出意思来。

在此前的战事中,旗语也是开始运用,只是有的堡或墩台超出视距,在蒙古人的封锁下根本没有办法用旗语传递消息,在此后的战事中,和裕升会把这一块短板接上,这样就算日后再出现指挥官被围的事情,也是可以顺利的传递消息。

当然,要把墩台军堡修筑到完全可以用旗语相连接的程度,最少还得数年之功,耗费的银两就算是大明朝廷也负担不起的……

李梦年躬身一笑,说道:“这旗语是几个欧洲人和我们共同研究出来,比起大明的军中旗语要稍微复杂一些。”

徐大化冷哼一声,他对这些兴趣自然不大,看着李梦年,他道:“张守备就打算派个幕僚来见本官?他自己人呢?”

“实在抱歉。”李梦年落落大方,丝毫不见慌乱的道:“我家大人,此时应该已经在京师了。”

“啊?”徐大化一惊,嘴巴都张的老大。

“我家大人说过要进京辩冤,说话岂有不算之理?”李梦年微笑道:“军务也紧急,为防北虏有所异动,大人轻骑快马,早就赶到京师了。为此,不能面见徐老大人,当面讨教,他也十分遗憾。”

说完之后,李梦年托起一个小包,着人送到徐大化马前的长随跟前,微笑道:“些许薄礼,请大人赏收。”

徐府长随自是将包裹接住,打开一角,一下子就是金光灿然。

徐大化轻轻点头,看重量是有十几个金锭,大约值得白银千两左右,这礼算厚礼了,虽然和张瀚豪富的形象还有传闻中出手大方的传闻还有些差距,但亦是不枉此行,收获颇丰了。

“本官也要赶路。”徐大化正道:“押着犯官王心一急速赶回京师,替张守备作证辩冤。”

李梦年深深一躬身,拜道:“有劳徐大人,在下等,感激不尽。”

……

徐大化刚到大同的时候,张瀚已经从西便门进京。

除了夏希平几个侍从官和温忠发等人为护卫外,张瀚所带的随员十分有限,并且在进京之后,各人都分散行动,互相留有一点距离,这样使骑队更加的不碍眼了。

一个卫城守备兼两卫指挥,三uu234上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