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第六百五十二章 统帅

大明1617 第六百五十二章 统帅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7:32 来源:笔趣阁

军人们和司官吏员们有不少骑着马,也有人步行,人们从各处涌出,在向张瀚见礼时,眼睛也是看向南方的大道。

时近正午,大地一片流光涌来,配合渐渐清晰激昂的鼓点,越发激越整齐的步伐声响,张瀚感觉自己的心胸一阔,一股豪情涌上心头。

眼前的新军加上整训的老兵,还有北方的驻军,他手中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同镇,虽然大同镇上报额兵还有七万余人,两万多匹战马,但实际的实力就是大大小小的将领们所领的家丁和亲兵,数量十分有限,能随时出战的最多万余人左右,因为只有家丁才会训练,大同镇的实力其实远在和裕升之下了。

别的不说,就拉练回来的这几个新兵团,可以轻松击溃大同镇的主力,并且把大同府城围住,并且能轻松攻下城池,并不需要经过苦战。

事实上和裕升现在的实力,宣府,大同,山西三镇也赶不上,还得加上延绥和蓟镇,朝廷以五镇之力可以集结十余万战兵,实力才和现在的和裕升差不多,不过到年底时,这五镇之兵也是抵不过和裕升了。

李慎明感慨道:“我和裕升在台湾一个团,皮岛一个团,东路一个团,北路和东路四个团,草原上的七个团皆是老兵为主,并且补充后整整扩编出了三个骑兵团,周耀的铁骑兵团,朱大勇和朵儿的枪骑兵团,骑兵从两千余扩充至过万,尚有十二个团的辎兵镇守诸堡和军台,转运粮草,负责后勤诸事,加上李庄新编的五个战兵团,未来两个月内还要有五个战兵团和二十个以上的辎兵团,至年底战兵超过五万,辎兵超过十万,以此兵力……嗯,足以保境安民了。”

众人闻言,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张瀚沉默不语,但脸上也露出些许激动的表情,从无至有,今日坐拥雄兵十万,这种感觉,嗯,真的很美妙。

此时新军诸团已经接近,入眼处,旗帜招展,大量的百姓在四周围观,几乎挤的水泄不通,其中也有很多来自陕北各处的流民,他们近来一直在各个施粥的粥棚附近安居,和裕升搭了不少帐篷给这些流民居住,现在光是叫他们每天休息和保障他们的一日三餐,说是粥棚,其实吃的并不差,甚至比他们在家时的丰年的年景时吃的还好些,这些人渐渐在恢复元气,和裕升已经在他们其中展开了招兵宣传,在此前他们虽然知道和裕升的商兵要比朝廷兵马待遇好的多,但很多健壮男子还在犹豫,相比当兵,他们更愿意在和裕升这里当个工人,或是当佃农种地,在这里呆了一阵子之后,倒是没有人想过渡过荒年之后回家,比起荒漠一样的家乡,这里毕竟好太多,对那些普通的村夫农妇来说,李庄这里的一切象是给他们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叫他们见识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有过这样的经历和见识到李庄这里的一切之后,想叫他们回到家乡,回到原本困苦的世界里去,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大人来了。”人们看到了骑在枣红马上的张瀚,高大的战马,神骏无比,张瀚的身形也显得十分高大,威武,人们发出嘈杂的声响,起初不整齐,后来便是无数人抱拳,齐声声叫道:“张大人!”

张瀚在马上扬手向人们回礼,他策马来到新军队伍前,看到新军将士们整齐的站在军旗之下,他看着军旗,举手向这些经历了三个月以上新军训练,刚刚完成了几百里路途辛苦拉练的军人们致敬。

张瀚的动作仿佛点燃了一个阀门,新军将士们瞪圆了双眼,手中紧紧握着自己的武器,拼命的大喊起来。

“万岁,万岁,万岁!”

声声万岁犹如海潮大浪,将现场的气氛推向最高,人们用尽全部力气呼喊着,仿佛声音小了别人一些,就是对张瀚的崇敬不够,对大人的忠诚不够一样。

起初百姓还有些迟疑害怕,不过在军人们的带动下,数万百姓也是跟着一起呼喊起来。

张瀚的内心无比激动,他看向四周,这时李慎明和孙敬亭等人都是刻意的离开了一些距离,张瀚起初感觉到一丝孤独,不过很快被一种骄傲和自豪的情感给赶走了,眼前的情形,只有一句话:大丈夫当如是!

张瀚以手抽出佩剑,用右手高高举起,接着两腿夹着马腹,驱使战马飞驰向前。

人们都在看着,看着红色的战马背负着张瀚举着宝剑在士兵队伍前飞速奔驰,在人们眼中,张瀚的骑术很好,他过往的商人形象在此时变得模糊起来,他越发象一个真正的上位者,一位统帅,一个能叫人真心信任的无敌统帅。

在绕着新兵团跑了一圈后,张瀚用剑在半空划了一个半圆,最后指向了北方。

张世雄策马跟着张瀚半箭之地,此时忍不住叫道:“青城!”

“青城,青城,青城!”

人们都跟着一起叫喊起来,今年的目标就是占领有青城之称的归化城,这是每个和裕升军人都已经知道的军司确定了的目标,连新兵们眼中也满是热切的目光,夺取青城,就是对北虏战事阶段性的胜利,其后数年就是消化所得成果,最少张瀚统率的和裕升就真正在北方有了根基地盘,就算再发生王心一弹劾那样的事也就不怕了。

也是不知不觉之中,人心早就彻底归附在张瀚这一边,哪怕现在张瀚扯旗造反,估计跟随的人也会不少,不象两年前那样,就算和裕升的财力和军力足够挑战宣大,但人心不附,根基还是严重不稳。

……

黄玉成肩膀上扛着儿子,也是跟着百姓一起吼叫着,嗓子很快就叫哑了。

他近来被抽调在流民司工作,这是一个临时的部门,在这一股流民潮结束后就结解散,军令司和军政司,军需司,军训司等各司合作,调配大量的吏员和军人安顿流民,同时军训司开始在文宣部门的配合下鼓励流民中的青壮男子参军,尽可能的打消他们在李庄附近获得土地耕作,或是进工场当工人的打算。

近来黄玉成就是忙这些事,估计还要过一个月,正好要到麦收季节时他才继续跟着孔敏行继续屯田垦荒的事,农垦部门迟早会**为一司,黄玉成估计自己到时候的位置也不会很低。

新军将士逐渐归营,在隆隆的鼓声中张瀚等人也纷纷折回,四周旁观的百姓纷纷散开,不过多半是在议论着今天的事情。

人们都在讨论着何时能拿下归化城,现在由于文宣部门得力,连普通的百姓也大致知道归化城的位置和意义所在,以前蒙古人经常威胁宣大,甚至多次越境攻打大同,但普通的百姓尽管仇恨北虏,对北虏那边的情形却是几近一无所知。

在讨论这些事的时候,和裕升和张瀚当然是被颂扬最多的,军司中人,也是多被夸赞,和裕升在大同百姓的心中已经取代了原本官府的位置,并且明显在原本的官府之上。

张瀚的天成和镇虏两卫掌印指挥其实原本也是现在掌握地盘的父母官,只是这重身份早就被淡化了,人们在提起他时只知道是和裕升的掌控者,而不是朝廷任命的高uu23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