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

大明1617 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7:32 来源:笔趣阁

所有的伙计都是各地找来的养鸭户,最远的还在南边怀庆那边寻来的,这年头养鸭的人和后世其实差不多,多是在河滩上搭上个小棚,一年头除了深冬之外都住在棚子里,蚊盯虫咬的加上风餐露宿,真是十分辛苦,这些人多半不是李庄核心的人,他们对张瀚充满敬畏,他们更畏惧张瀚身边那些全副武装的护卫,笠桅帽,灰的军袍和闪闪亮的铜扣,武装革带,肩膀上的军衔和胸口的胸章,还有挎在腰间的马刀和斜插在马腹两侧的火枪,这一切都叫他们极为好奇,在路过时,这些人战战兢兢,很多人想跪下来叩头,不过都被喝止住了,他们更加敬畏,在此之前,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传闻中富甲天下,比天子还有钱的二品大官,居然就这么骑马出现在自己眼前,而且穿着和部下们相差不多的袍服,看起来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后生模样。

“这帮子庄户人。”周瑞对吴齐嘀咕道:“真是没见过大场面。”

吴齐刚刚把两份文书誊写记录好,派人分别送往各司,闻言笑道:“咱们在跟随大人之前不也是庄户人。”

周瑞笑道:“还是咱李庄这边到灵丘,还有天成卫新平堡这一片好,百姓都知道根底,也不会逾规失距。”

“这倒是。”吴齐从护卫角度说道:“张世雄放心打前站去了,等到了大同和宁武,偏关一带,护卫要比这边严格许多。”

众人开始继续前行,往前走了里许又是大片的麦田区,去年冬天到春天一直在给一些闲田积肥,现在有不少地都开始收麦,有一些麦子要早熟些,大片的麦田还要等半个多月,等到五月之前,所有的麦田就收割完毕了。

已经有大片的田亩裸露出来,以前的轮耕闲田现在也全部准备种庄稼了,只要在粪肥上跟的上,耕地就不需要轮种养肥,而纵横田地间的沟渠也是明显的能保障供水,南北渠是干渠,从桑干河里引来急流,再用这些毛细血管一样的小水渠把水流引到大量的田亩去,干渠辐射不到的地方就是以打井和小河流来解决,基本上和裕升直接控制的一百五十万亩的耕地都能保障供水,农田肥力,灭虫,选种育种,都是可以做到优中选优,产量一直在稳步上升……孔敏行上次回李庄时已经对张瀚提起过,照这样下去,达到两湖地界最高亩产八石,平均亩产五六石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现在更是准备在麦收过后就接着种稻子,这在山西是十分罕有的事情……整个山西地界,只有大同的代王和太原的晋王有一些庄田是不费工本的种着稻子,那是为了满足王爷们的口腹之欲和面子,压根不讲成本核算。

李庄这里却是截然不同,前年开始就是小范围试种,一方面是看水是不是供的上,另外就是培养一些会种植的人手,不能说一切俱备了却没有几个会种植的人,总不能事事都是孔敏行那一帮子人亲自去动手,然后就是看看稻种怎么样,看看气候是不是适合……经过几轮试种,已经在各方面都有了经验,并且军司在去年就开始宣传……不管怎样,一季两熟是十分合算的事,在此之前,很多人家是种一季麦子,抛荒半年,然后入冬前再种麦子,要么就是种小米,高粱,豆子,这些粮食都是杂粮一类,收成远不及主粮,而且卖价不高,只是北方这里一直就是这么种地,百姓根本不知道怎么麦稻轮种,现在在张瀚的主持和孔敏行的努力下,最少在大同腹地这里,最少会有百万亩以上的土地要在五月过后种稻子了。

人们神复杂的看着路边的田地和其间的沟渠,那里面已经放满了水,等收完了麦子和育好秧苗就会放水,插秧,都是苦活累活,然而对百姓来说,只要确实能多收几石粮食,能叫一家老小不用忍饥挨饿,他们是不害怕下苦出力的。

已经有很多佃农站在田亩里做着前期的准备,他们是佃农,交纳了额定的给和裕升的佃粮之后,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所以就算土地不属于自己,每个人都还是十分精心的伺弄着属于自己的地块。

在骑队经过时,人们纷纷拱手躬身,张瀚的形貌体态太明显了,而且能在这么多侍从的护卫下出行,整个李庄也只有张瀚一个人而已。

“大人好,见过大人。”

农夫们都是拱手躬身不说话,他们只会在脸上满带着笑容,躬身的时候能有多低便有多低,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张瀚的尊敬,在转角不远处,张瀚看到几个秀才模样的正在路边等车,在看到自己时,这几个秀才明显脸上都变了。

几个人犹豫一下,还是过来见了礼,他们是见官免礼的,原本对张瀚这样的卫所武官不行礼也说的过去,但此时这几个秀才不仅毕恭毕敬的打躬行礼,甚至身子都要躬到地下去了。

“几位相公好啊。”

张瀚也拱手还礼,他没有下马,只是奇怪这几个秀才的态度。

他向其中一人问道:“相公贵姓,要做何勾当?”

“回禀张大人,”秀才咽了口唾沫,一脸惊惶的答道:“学生姓宁名中诚,天成卫民户秀才,现在是准备往大同府城暂住一段时间……”

“哦,我明白了,你们是提前到大同,准备今年的秋闱大考。”张瀚微笑道:“在这儿是等车?”

“是是,学生等是在等过路的马车……”

宁中诚说一句话,身子就是往下躬一下,两手几乎要够着地了,张瀚虽奇怪这些秀才的态度,但亦不好在耽搁下去,这几人的神情太拘谨了。

眼看着张瀚的骑队扬起些微的尘土,宁中诚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神来,他言不及义的道:“这些路修的真不错,以前要是有这几十人的骑队过,尘土怕是能扬起半天高。”

秦邦固刚刚吓的魂飞魄散……现在还是惊魂未定,他道:“张大人看着还算和气,果然是和传闻中的模样相同。”

他们这几人因为上次的事情,到现在封锁令还没有解除,今天是联系了一个不属于和裕升的商队的车队,借光坐着人家的大车去大同,虽然还是不免颠簸,好歹不必一路吃着尘土到大同。他们自家当然有骡马,不过从这里到大同要骑三四天时间,对这些养尊处优的秀才相公们来说,长途骑行实在是太过困难了一些。

众人都是感觉幸运,这一次巧遇不算是什么好事,张瀚固然是态度和蔼可亲,但是这位大人对境内的佃农和做工的人也是一样,对这些秀才也并没有什么高看一眼的意思,这几人受了惊吓的情绪过后,心中又是有些不免受辱的感觉。

不知道什么时候,秀才这两个金晃晃的大字在天成卫到灵丘这些地方都不是那么响亮了,在以前,凭这两个字就是响当当的招牌,走在哪儿,一群秀才相公都是被人高看一眼,见县官不拜,免除赋税钱粮,这是朝廷给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至于在宗族和地方上的名誉和地位,那是民间自的给予,对这些秀才们来说,眼下的情形实在是极为尴尬的一件事。

“还是要考中举人……”宁中诚咬着牙道:“一旦中举,在下宁愿去京师大挑为官,和裕升对官员好歹还是很放在眼里的。”

秦邦固苦笑道:“中举,何其难也。”

其余几个秀才也是有相同的感觉,虽说中举后就能参加到和裕升的体系里来,和裕升对举人以上的阶层还是以收买为主,待遇比现在截然不同。要不然的话就算考不中进士,也可以大挑为官,远离眼前的事非地。可惜,秀才中举人可是比举人中进士要难的多,各人都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把握。

“诸位相公,”就在几个秀才神各异想着心事的时候,身后赶来一辆马车,赶车人远远叫道:“请上车。”

宁中诚狐疑道:“我等好象不能坐你们和裕升的马车啊?”

“没事了。”车夫笑吟吟的道:“是大人派了传骑到我们车行调派的车马,大人说,相逢也是缘分,和诸位相公结个善缘。”

宁中诚一时不知道是什么情绪,就知道这一下的情绪十分的复杂难明,半响过后,他才向着张瀚离开的地方拱了拱手,说道:“张大人礼贤下士,心胸豁达,我等远不及矣。”

……

“爹,娘!”

张子铭家的小院门口跑来了一匹健马,马身上全是腱子肉,跑着远程过来,马腿上的肉显得十分结实,肌肉一跳一跳的,显示出这是一匹正处青壮年时期的好马,马身是青灰,比起普通的蒙古马要高出一头,明显的这是一匹受过训练,又处于青壮时期的好马,正如马的主人一样。

张彦升从马上跳下来,大声叫喊着爹娘,神轻松快活又带着掩不住的激动。

今天第五章,国庆期间拿更新换月票,够诚意?大伙儿支持一下,让我排名继续向上。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