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第三百一十三章 五月

大明1617 第三百一十三章 五月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7:22 来源:笔趣阁

张瀚其实还攀附不上张晓这个层面的官员,如果真有靠的住的硬实关系,韩畦也不会搞的那么咄咄逼人,张晓本人就有扼控蒙古的考量,这才是最关键的,另外当然是张瀚借着人脉银钱,在总督身边营造了一种土默特蒙古不稳的迹象,做了这些就足够,张晓这种层面的人心有怀疑,拖上几个月时间是极为简单的事情了。 和裕升在总督身边,真正经营起来的还是中下层的人脉,主要也是靠用走私的利益吸引他们加入其中。如果张瀚和张晓的关系能如张瀚与郑兵备那样牢固,那么很多事情就是简单易为,可惜就现在来说,张瀚和李慎明,包括常威等人,都来有这方面的可能。总督的权力地位太多,巡抚也是朝廷方面官,但和总督是没有办法相比的,只有到了总督这个层面,才算得上是国家的重臣。“你的意思就是素囊和布囊撑不住劲,要出手了?”“差不多吧。”银锭嘟囔着道:“素囊部有一万多丁,布囊有三千多丁,他们前一阵找大汗没结果,现在已经在叫嚷明朝不给,他们要去自取了。”常威轻蔑的道:“就是要逼他们到如此地步才好,自取,的本事吧。”土默特部在俺答汗时确实还有些本事,几次犯边,逼迫明朝大开马市,大家过起富足日子后,黄教又渐渐坐大,对普通牧民的影响越来越强,几十年过去,不仅牧民们失去野性和进取心,上层尤其懒怠无力,又是一盘散沙,没有真正能统合蒙古的人物,达延汗之后的大好局面已经荡然无存。现在仅凭一万多丁,如果是正常情况下他们是万万不敢犯边的,不过在张瀚和卜石兔汗,再加上那木儿和银锭等人的挤压,素囊等人确实已经到了快揭不开锅的地步,牧民们普遍不满,他们如果毫无动作,肯定会大伤威信,如果大家日子过的都不好也罢了,可在和裕升的货物供给下,别的部落日子过的风生水起,两相对比,这种不满就加倍了,有眼下这样的局面就再正常不过。常威这时世武,说道:“青城司这边怎么“布囊已经动员。”赵世武道:“近来军情局的人通报过来,布囊不仅向林丹汗报告,同时也试图拉拢北方三汗,当然漠北蒙古没有人理他,不要说咱们的货直供漠北,就算没有,漠北也向来很少掺合这些事。他们也向火落赤那边派了人,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套寇更是一团散沙,支持犯边的人肯定多,套寇向来不算老实,但动员几万丁口跑来和布囊他们一起犯边,这压根也是没影的事。现在我们要提防的就是布囊和素囊二人,预计一旦生事,他们将会直犯新平堡,对草原上的汉商,我们的分号,还有沿线的商队,这两人最多小打小闹,不会敢大规模的生事。”常威冷笑道:“他们也得敢才行。”和裕升在草原上的商号和商队都是供给各个部落,利益与各个大汗,大台吉,济农台吉们息息相关,和千万牧民相关,现在大明限制互市,几乎每一斤粮食,每一根针,每一块布都是靠走私进来,张瀚的商队规模还远远不足以满足西部蒙古的要求,还有北部蒙古,将来还要到东部蒙古和辽东,这种利益牵扯之下,就算借布囊和素囊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在草原上翻脸动手,他们要做的就是去端新平堡,只要把新平堡毁了,和裕升也毁了大半,然后再重新找一个大商家合作,把贸易权重新操控起来,这应该就是布囊等人的最终打算。大事在即,又是自己一手促成,虽然整个计划是一个庞大的连环套,不仅包括布囊等人,还有韩畦,几位总兵,还有火落赤部,整个大明九边的好几处军镇,半个草原,多少位高权重的大人物都被扯入其中,而自己居然是操弄这大局的局中人之一,常威想到此节,不仅不惧,还有隐隐的欢喜之感。银锭这时也说道:“不管如何,他们要动手,咱们也不是吃素的,我的卫队,你们尽可以拿去用。”常威摇头道:“你的人就护着我们青城四周板升地的汉商就好,一旦开战,素囊和布囊就算没有决裂的胆子,他们底下的牧民又不知就里,万一失控,到时候就靠你们游走保护,不能因为这一场乱子伤损了我们商路的元气,除此之外,凡事我们自为。你们出头太明显的话,很容易落人口实,阿成台吉他们现在算是中间派,我们不能把他们往布囊那一边推!”土默特部各派别之争就不象大明那边文雅,很有可能就撕破脸皮,双方大打出手,布囊和素囊身后又是林丹汗,是名义上的蒙古共主,如果不是林丹汗引入红教对抗黄教,使得信仰黄教的漠北三汗和阿成台吉等人大为不满,恐怕对布囊的支持还要更实际许多,常威知道张瀚要乱,以乱中取胜,使得和裕升的局面更进一步,但不是要乱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商家要的是利润,真的大变乱之时,利润当然也无从谈起。一听说自己的事就是这些,银锭也是松了口气,他当然是和张瀚绑在一处,但这样的事毕竟也是赌上身家性命,万一事情往失控的路上走,张瀚跨了,银锭的下场肯定也极为不妙,如果涉及不深,到底还有回旋的余地。似乎是银锭的心思,常威也是微笑起来。……转眼到了五月,大明中枢还是在头疼辽事的发展,辽阳和沈阳连失,然后后金兵直入辽南,在辽南发生了很多汉民自发的抵抗,也惹怒了努儿哈赤,他连派精兵,派出大贝勒先后前往辽南,开始对辽南的一些反抗的地方进行屠杀。在入沈之初,努儿哈赤还假惺惺的表示过汉民亦要抚育,不准女真人随意杀害和侮辱汉民,甚至还惩罚过违反他命令的诸申,但到了汉民不听话的时候,努儿哈赤的残暴一面也充分暴露出来,他可没有兴趣真的“抚育”,而是下令展开屠杀。此时八旗虽然获得连串的胜利,努儿哈赤却并没有小视大明,他多次去过北京,知道这个庞大帝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有多么庞大,事实上如果明廷中枢政治清明,军队粮饷充足,以八旗两万战兵六万丁口的实力,压根也不足以争胜天下,甚至也不足保有辽东。在这种心理之下,努儿哈赤一边下令副将乌尔古岱和李永芳屠杀镇江城抵抗的汉人,数万人的城市被杀戮一空,只余下一千多俘虏带回,同时还下令捕杀在沈阳城四周游荡抢掠的蒙古人,斩杀之后,带回弓箭,再下来,便是下令各地的镇守官员,尽量的多造一些舆论,鼓动汉人向八旗输诚效忠,以整合辽东和辽南数百万汉人的力量。在这个时期,尽管骨子里对汉人有刻骨的仇恨和不信任,努儿哈赤的头脑还算清醒,知道凭借自己和族人的力量不足以对抗大明,只有把境内汉人的力量也用上,这才勉强有可能保住眼下的辽东和辽南之地。努儿哈赤在四月时率部往赫图阿拉,行至半路,决意迁都,至五月,前期的工作已经完成,他派出阿敦等人在沈阳城四周巡哨,每二百到三百人设一屯,捕杀零散蒙古人,并且下令安抚各地的汉人。在开原,铁岭,还有镇江,一系列的屠杀使辽东和辽南都是人心惶惶,努儿哈赤觉得杀伐的差不多了,于是下令把杀死的汉人名录造册,叫巴克什记在国史之上。“四月十六日盖州游击张玉维献一千六百三十八两五钱银,八匹绸缎,一百七十一件绸缎衣服,八十六件翠蓝布衣服,一千零一十八匹翠蓝布,一把扇子,二十一石五斗粳米,二千四百斤盐。”努儿哈赤坐在汗王宫的偏殿之中,巴克什达海正在给他读最近的记录。努儿哈赤按旧日习惯,在罗汉椅上盘腿坐着,这里比起旧汗城来要富丽堂皇百倍,沈阳中卫城也是大明在辽东的重镇和坚城,也有总兵府邸,早前不及辽阳重要,但一直是扼控女真诸部和福余部蒙古的中心,在这里建造的府邸当然也花费了不小的财力,最初搬进来时,包括大妃在内的汗王宫里的人都有些战战兢兢,走路时都害怕踩坏了脚下的方砖,也害怕碰坏了那些名贵的家俱,女真是一个几万丁口的小国,居于深山,努儿哈赤又把全部财富用来打造兵器铠甲,购买战马,训练养育士卒,他的汗王宫十分简陋,只是一些木造的高楼,连皇太极这些嫡生的贝勒都记得童年和少年时吃过不少辛苦,可想而知他们的条件如何了。居住旬月过后,各人才慢慢安心下来,只是时不时的还是有些担心明朝会派大军来伐,但对男子们来说,几次大战他们认识到了明军的不足,现在万历父子这两个成年皇帝先后离世,天启是少年即位,这也使得各人的担心减弱了很多,代之而起的是更大的野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