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正文 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

大明1617 正文 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7:32 来源:笔趣阁

“真的打完了。”程本直也是两眼发直,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他似乎是在一个深沉的噩梦之中,怎么样挣扎都是醒不过来。

程本直恨不得用巴掌打醒自己,或是掐自己一把,看看眼前的一切是不是真实的而非虚幻。

几万科尔沁人就这么惨败了,几乎从头到尾没有象样的抵抗。

程本直虽然是文人也是在辽西多年了,经历过多次大战。

明军在有诸多客军的时候也是敢于和女真人野战的,尤世禄,黑云龙,麻承恩,这些来自宣大一带的客将都带着大量家丁,他们在三叉河一线与女真人交战,同时满桂和祖大寿,还有赵率教等人则不停的率营兵修复锦州前屯等城,在当地屯田。

还要时不时的面对女真轻骑的突袭,战备程度当然都是很高。

女真人和明军都是打的有来有回,有声有色,而当年援助十三山的战事更是一次精采的破袭战,双方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

到了辽西惨败时,女真人攻击宁远,那种野蛮与凶暴夹杂的攻击力令程本直相当的吃惊,甚至在重兵守备的宁远城,女真人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差点把城池攻陷。

这是在后来才知道的,女真人当时在城墙一侧破开了一个大洞,只要再继续下去就可以把城墙打破,然后精锐可以一涌而入,就算有大炮也是无计可施了。

还好,火炮发挥了作用,大炮轰击之下女真人被迫后退,后来才知道是大营中出现了意外,黄罗伞盖一退,当天的攻势就只能停止。

在辽西战场上呆了好几年之后,程本直的眼界毫无疑问也高了很多,在此时他忍不住拿和记的兵比大明的精锐,结论当然令人沮丧。

猎骑兵们冲击时的那种一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劲头,几百人表现出来的决心和娴熟的马上射击打放火铳的技巧,还有那恐怖的火力输出,程本直前所未见,甚至超过了他的想象。

至于科尔沁人,程本直下意识的拿手捂住了脸庞。

关宁军中的新兵可能还不如这些蒙古人,毕竟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部族而战,同时这些蒙古人骑马和射箭的本事还是相当过硬的。

但明军只要稍微训练过,哪怕是不内丁,打起仗来肯定也比这些蒙古人要强一些。

也怪不得这二十年来辽镇这边已经很少被蒙古人侵入边墙之内了,公平来说,宣大地方的士兵更坚韧,秦军敢死敢战,但装备太差了,辽镇兵已经在不停的追赶着,可能已经赶了上来了。

就程本直来看,祖大寿,赵率教,还有满桂,朱梅,左辅等人的兵马,也能够战胜眼前这些科尔沁人。

当然肯定不会赢的这么毫无悬念,这么酣畅淋漓。

转头看一眼祖可法,这个祖家的悍将,打了十几年仗的老内丁还处于神情呆滞,目瞪口呆的状态之中。

“祖将军。”程本直相当客气的对祖可法道:“我们下一步的行止该如何?”

“哦,这个……”祖可法相当狼狈,这是程本直要把锅甩给他来背,祖可法不太愿意,但也只能选择接受。

当下略作沉吟状,祖可法便道:“程赞画,我们过来的目标是与科尔沁诸部接洽,现在和记与他们大打出手,再继续行程已经不必了吧?”

程本直内心很怪祖可法说的太直接,好象自己因为太害怕而离开一样,可是如果拒绝这种说法就得继续前行,甚至与和记打交道,现在朝廷中枢对和记的忌惮和提防已经相当明显了,在程本直第二次出发之前,从辽西传来的消息是皇上一口气免了五六个总兵,三边总督和宣大总督也在调整的范围之内。

同时兵部在京营的将门世家里选择新任总兵的人选,这也是个相当明显的信号,说明皇帝和中枢对宣大甘肃榆林一带的将门和驻军都不是特别信任,调整总兵到参将乃至守备一级的将领,选拔原本边军中的中下层军官上来,派京营系的将领到九边任职,梳理防备,重整军备。

可能皇帝和中枢都不愿意与现在的和记公开决裂,引发一个新的战场,但明廷也绝对不可能坐以待毙。

不管怎样,从甘肃宁夏到山西大同,再到宣府蓟镇,帐面上还有最少八十万的军队。

和记的团练,人们现在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但从掌握整个草原来看应该不低于十万人了。

和大明的百万边军相比,和记始终还是实力不够,等于是另一个建虏的感觉。

和记的人数可能比八旗兵多些,不过没有人认为这些团练兵的精锐程度还会越过女真八旗。同时和记拥有大量的战马,应该以骑兵为主,这一点和八旗相似。

八旗精于骑射,商团军则长于火器,这一点情报就是京师那边所知道的全部了。

以前程本直觉得皇帝大动干戈,连九边都要清洗一遍,动作有些太大,也还好宣大等处的将门虽有,却不象辽西这边一样用联姻等各种办法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否则皇帝的这些动作做下来,和记没有打过来,大明的九边就得自己先乱成一团。

现在他才惊觉,相比于比自己年轻一倍的大明皇帝,自己才是相当愚蠢的一个。

皇帝一边抓住大义名义,对和记的野心稍加约束和牵制,一边加强内部的防御,梳理九边,最少不能叫和记的兵马一至,整个九边就望风而降。

这种情形才是最危险的。

和记的兵马不过十万,大明的疆域何等辽阔,和记打进来就得不停的打仗,分兵,要面临诸多的困难,还要被指斥为乱臣贼子,不会得到地方官绅的支持,不能轻易的确立统治。

这种办法不管怎样也算是大大明廷现在拿的出手的最好的办法了,就算和记的兵威更强,能够真的打赢对林丹汗的一仗,张瀚面临的难题仍然一样,和记想南下,就非得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不可。

问题是,值得吗?

张瀚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誉,甚至大明天子务实一些的话完全能给他封王。

还有祖上的追谥,乡情,亲情的羁绊和牵制,不仅是张瀚本人,还有他的部下们,如果就这么对大明挥动屠刀,这些军人就能这么义无反顾?

肯定有相当多的有野心的人,不光是追求富,还想要贵。

还有什么贵的过开国的功臣,封侯封伯,富贵绵长?

大明的权臣最多二十年,可是勋贵却是与国同休,只要大明在一天,这些勋贵的富贵日子就在一天。

所以想化公司为国的人肯定有,并且不少,包括几乎所有的高官和将领,中下层的军官和士兵们肯定也愿意看到张瀚走到更高的位置上,因为他们是那么的崇敬张瀚,但如果这种崇敬涉及到生死之战,涉及到背信弃义,把所有的仁义忠孝的道德理念都抛在身后,踩在脚下,能义无反顾跟随张瀚反叛的人还有多少?

可能不少人会随波逐流,但这样的军队还能保持多高的战斗力?

程本直冷笑起来。

张瀚和他的和记看来又要赢下这一局,自己和巡抚大人的谋划现在看起来就象是一场笑话,简直令人羞愧。

被袁崇焕和程本直等人看中的蒙古人的力量,看来在和记的打击之下会土崩瓦解,眼前的这场战事就证明了一切,蒙古人完全不是对手。

程本直原本对林丹汗与商团军的战事持乐观态度,最坏的结果也可能是察哈尔人和商团军僵持不下。

看了科尔沁人今天的表现之后,他对自己此前的乐观分析简直感觉到羞愧。

“既然如此。”程本直的脸色尽量的平淡,但还是叫人看出了无比的纠结和羞愤。沉吟半响之后,程本直方道:“我们赶紧撤走吧。”

祖可法赶紧答应下来,并且安排断后的兵马。

“操!”一个内丁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在最后撤离的时候,驻马停了一下,接着向身后狠狠吐了一口唾沫,不知道是鄙视科尔沁人,还是羡慕那些肆意挥舞马刀又获得了胜利的和记军人。

……

“不好了,不好了。”几十个贵族将领披头散发的冲进了不大的格勒珠尔根城,一群羊群刚好经过木城之外,几个牧民少年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些狼狈之极的贵人们。

蒙古人是髡发秃顶,四周的散发编成小辫,能叫这些贵人们狼狈成这般模样,可见发生了极为严重的事情。

一群赤膊穿黄色长袍的喇嘛们正站在木城边闲谈,他们准备徒步苦修,可能会到巴林部或弘吉刺部一带的牧场去传教,以前这样的徒步是苦行,现在其实是无所谓,每走一两天肯定会有牧民的毡包,牧民们会把自家最好的东西奉上供奉这些黄教的喇嘛们,尽管有专言说西南和西北方向都有大量的汉人军队开过来,对此喇嘛们也表现出相当无所谓的态度。

北边的各大活佛已经传下话来,黄教对和记还有蒙古各部的战事持完全的中立态度。

甚至在对林丹汗的战事来说,北方的活佛们隐隐是支持和记的。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