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正文 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业

大明1617 正文 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业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7:32 来源:笔趣阁

“旧辽中京。”张彦升放下望远镜,对卢四道:“辽上京在北边,这是旧中京,你看那个高塔,相当明显的建筑了。”

卢四眯着眼道:“这就是大明塔,久闻其名了。”

草原上还是有很多文明的遗迹,比如蒙元的旧中都,在后世都是相当有名的大型宫殿城池建筑,也有和林遗址,规模也不小,还有汉唐的旧城遗址,比如旧云州,丰州等城,规模较小,到后世几乎看不到什么建筑群落了。

在辽东也有很多古城,比如锦州还在唐时就修筑,到大明时城墙楼基还有一些是唐时的建筑留存。

最大规模的肯定还是都城,旧辽上京和中京就是有名的建筑群,辽人是草原民族,不过在立国前已经经营了百年,是在唐朝盛时就威胁东北边防的强悍民族,后来建立王朝,又占据东丹渤海国富裕之地还有幽云汉地,其国力远在匈奴和突厥之上,修筑的都城也是有模有样,此处是相当重要的战略要地,辽朝在此设都就能看的出来,可以控制相当广阔的地域,居高临下形势之地,察哈尔人被迫东迁,但还是挑了一个最好的地方。

“大宁都司也是在这里啊。”张彦升感慨道:“打完这仗,我们去看看大宁都司故城。”

“嗯,听说也破坏不堪了。”卢四点了点头,他对这些事兴趣不大,不过张彦升是自家好友,陪着闲逛也可以长长见识。

明初时洪武年间朱元璋设计的整条北方边防线,大宁都司也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有大宁都司在,蓟镇和辽镇根本可以算是内镇,奴儿干都司,大宁都司,都是北方外围防御,而且是主动出击的重要军镇。

从奴儿干到大宁,再到东胜堡,从东到西都是把防御线超出了长城一线,洪武年间,大同和榆林等军镇的北方防线还得往北再推几百里,到永乐年间,放弃东胜卫和大宁卫,迁辽王和宁王等塞王到内地,故大宁都司旧地让给了朵颜三卫,后来朵颜三卫逐渐西迁,到蓟镇之外的草原和辽东边墙之外驻扎,大宁都司故地,也就是眼前的这大片地方被察哈尔人所占据,明初的有利战略态式,其实在永乐到宣德年间就丢的差不多了。

讲起雄才大略,永乐皇帝朱棣较他的父亲实在相差很远,不管是五征蒙古还是南征安南都是虎头蛇尾,浪费国帑而已,较明太祖不动声色的经营布置真的是差的太远,而朱元璋的错疏之处就是没有处理好继位人和想当然的认为亲藩可以始终如他在世时那样恭谨守礼,并且成为国家的屏藩,而继任的皇帝也能如他在世那样对这些亲藩始终信任有加,并且能发挥其效力,又不怕这些掌握兵权的亲王们谋反。

两个青年军官不会想这么多,当然也不可能知道这么多,他们只是单纯的想凭吊怀古而已。

张彦升大发感慨,说道:“辽上京,中京,大明的大宁都司,这一片地方几百年间就有这么多历史故迹在此,可见有多重要,我们把这里拿下来之后,一定要严防死守,不能再叫鞑子们重新抢了去。”

卢四没理他,指着对面道:“对方前哨退回去了,今天看来结束了。”

张彦升重新举起望远镜,看了一看,说道:“他们的主力应该驻在二十里外,十里之内是前哨部队。我们应该也是如此,看来会战就在这几天了。”

“估计明天还可能是小规模的骑兵战,对方想耗耗我们的锐气,磨一磨,不过得看他们能容忍死多少人了。”

卢四的望远镜里是一副相当凄惨的画面。

虽然是小规模的几千人的骑兵战,而且蒙古人出动的也是精锐的甲兵,但他们还是被打惨了。爆发骑战的战场上留下了最少二百具以上的察哈尔人的尸体,可能也有一些重伤者,但被火铳打到重伤基本上也就等于死人了,一会肯定会被补刀而死。有几十匹无主的战马留在原处,更多的战马跑开去了。

地上满是死人和丢弃的杂物,原本绿意盎然十分干净整洁,绿草如毯子,还有朵朵野花绽放的草地上满是死人和肮脏的遗物,兵器,当然还有片片的血迹。

卢四看着皱眉,好象是自己心爱的物品被损毁了一样,也象是干净整洁的书房被满脚泥泞的人闯进来踏了无数圈,叫人感觉一种突兀的别扭感。

“准备派人打扫战场吧。”张彦升说了一句,卢四点了点头,一挥手,几个军士长带着大队的新兵走了出来。

卢四和张彦升的连队在战场最前端,猎骑兵们还在哨探两翼,枪骑兵们看到北虏退走已经停止了动作,打扫战场的活计肯定是龙骑兵的新兵们去做了。

“还好这些家伙还没有吃午饭,早餐应该也消化的差不多了。”张彦升说了一句冷笑话,也不知道算不算是抱怨。

新兵们去补刀肯定会有呕吐的,也有人无动于衷,好象杀多了人的老手,但接近了看的话就会发觉他们多半手脚都在颤抖,没有任何一个人心理素质强到第一次看到大量的死尸而无动于衷,或是叫他们拿着短刀深深插入人的身体之内,如果没有做过这种事,想象自己多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只是幻想而已。

看着新兵们一脸紧张的走向前方,卢四突然笑道:“你爹娘要是知道你现在做的这事,准保赶紧把你小子拎回去。”

“很丢人吗?”张彦升斜眼道:“我们草原上存身的汉人哪个没有被北虏欺负过?杀北虏,我可不觉得丢脸。”

“不是这个意思。”卢四笑道:“你娘还以为你还是给张大人当侍卫呢,要是知道你这么靠前,天天两手沾血弄的跟屠夫似的……”

“总得有人做脏活。”张彦升悠然道:“我想你也不会和你家娘子说的太详细。”

“嗯,我们当兵吃粮的……”卢四摇了摇头,说道:“有些事还是烂肚子里比较好。”

前方传来惨叫和哀嚎声,两个青年军官见多了,根本不以为意,接着张彦升和卢四亲自走上前去,督促那些胆小的新兵赶紧把这些应该做的事情给做完,不要拖拖拉拉的耽搁时间。

猎骑兵们又重新聚集到前方去了,他们确定察哈尔人退走之后,阵地上传来解除戒备的军令声,接下来中路指挥周耀下令全军停止前行,就地驻扎宿营,准备与察哈尔人会战。

“终于要开打了。”杨泗逊站在日暮时分的大宁都司遗址前,看着破损的城墙和倾颓的各式建筑,脸上却是一脸的释然。

任敬站在杨泗逊的身边,扫了几眼旧址之后就不感兴趣的样子,两人并肩骑马,继续前行。

在前方二十多里外是前锋扎营的地方,今晚主力和轻炮团都必须要赶到驻营点。

沿着右翼西拉木轮河到左侧近百里地方,周耀把大军摆开,形成了一个扁平式的大型战场态势。

左翼已经与李从业的第三团的前哨有所接触了,那边有更多的巴尔虎蒙古人和蕃骑骑兵配合,如果说中路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扁平式的战场,那么第三团则象是拉散了的凌乱线团,从巴尔虎草原到克鲁伦河,再到大兴安岭,到处都是第三团的骑兵们和蕃部的骑兵,散乱的布置叫周耀不是很放心,但李从业则再三保证,在第三团和各个分遣队的努力下,察哈尔人想不经过血战突围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察哈尔人想从第三团负责的地方突围逃走,第三团足够能抵抗到主力骑兵赶过来追杀。

“要是林丹汗往北边跑反而好了。”杨泗逊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说道:“枪骑兵团就用不上了,只能用龙骑兵和猎骑兵。”

任敬语气深沉的道:“我也喜欢张世雄这小子,简单,直接,又是咱们看着长大的。”

杨泗逊失笑道:“说起来好象你有多老一样。”

“我是老了,以后怕是没有太多的机会了。”任敬道:“我是万历四十七年跟着大人的,现在是天启六年,快八年了,当年我三十一岁,现在已经快四十了。”

任敬指指自己的鬓角,说道:“看,有白头发了。”

“我们这一批人差不多都快四十了啊。”

“梁兴倒是还年轻。”任敬道:“长福老哥四十多快五十了。”

“功业未成,不敢言老啊。”杨泗逊正色道:“现在还未一统草原,底下还有奴儿干都司,西域,辽东,这些地盘还要打很久呢。”

“我看不会很久。”任敬道:“此前我们大人一直做水磨功夫,积攒内力,这一次打察哈尔算是一次大规模的动员,也是检视和记商团军的能力,现在看来,已经足够应付相当多复杂和激烈的战事了。往下去,可能几年之内就把能打的仗打完。”

“那你忘了一下最大的目标。”杨泗逊低声道:“我不觉得大人甘心把大明放着,安心当草原之王天可汗就算了。”

“征明得看时机,大人才二十来岁,再等二十年都不怕。”任敬道:“二十年后我们都六十多啦,还打个屁。”

“我看不用等那么久。”杨泗逊沉思着道:“当今皇帝的身体可不好。”

“那又怎样?”任敬反驳道:“新君即位之后只要不是蠢到家了,当然知道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就和眼下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