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正文 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获救

大明1617 正文 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获救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7:32 来源:笔趣阁

机率在七成左右。

也就是说,人数越多,在和记与后金的战斗中后金兵吃亏就越大。和记的阵列训练不在后金兵之下,甲胄更好,兵器更好,这使得在几十人上百人的战斗中女真兵很吃亏,除非小规模的队伍中有白甲坐镇,可以弥补兵器和铠甲上的差距,但后金高层也不可能把白甲一直消耗在小规模的战斗中,这样太得不偿失。

时间久了,考虑到小规模的战斗并无益处,宽甸深山密林,后金连东江兵都奈何不了,更不要说是和记的兵马,而皇太极更考虑到和记可能是一直利用后金兵在练兵,所以他就更加不肯把兵力浪费在深山密林里。

到了天启六年下半年过后,后金就果断进行了兵力收缩,放弃了苏子河西侧的大半土地,连董鄂部旧地都放弃了,那里直面宽甸马市,原本还算是一个开发很早,有大量开垦过的土地的旧地,也是被迫放弃了。

女真人以牛毛寨为核心,利用高山和苏子河当防御,这使得和记还有东江都不能继续渗入,除了遭遇少量的女真尖哨或进入山中射猎采参的女真人之外,双方已经很少进行小规模的尖哨战了。

至于太子河一带,偶尔还是有战斗爆发,和记确实要练兵,而且要在这一带和军情人员交换情报,女真人当然不能容忍,偶尔会有几个牛录或十几个官庄联手出兵,这样扫荡一回,把和记的情报人员和尖哨往后撵一撵。

皇太极肯定不知道和记在宽甸的密林里有整整一个团,还在皮岛有港口,不停的把辽民、运走移民到台湾。

如果知道皮岛和宽甸大山里的木头对和记有这么重要,皇太极肯定会过来拼命,十二团一直是稳中求发展,开始时才三千人左右,而且大量的辽民新兵,皇太极带两万人过来,缺乏重炮的十二团肯定挡不住,也会和东江兵一样被从宽甸大山里扫出来。

除非是把蒙古左右翼加汉军全带上,加上八旗全部,凑个七八万人,以十几倍的兵力,才能将十二团歼灭,不过女真人付出的代价也是肯定会把自己搞的很惨,实力最少掉三成。

并不是说和记一个团就能包打女真,而是以地利优势固守肯定是借着山势加重炮守备的一方占便宜。

明军在宁锦之战也是凭着锦州和宁远的大炮逼退了女真人的进攻,还获得了胜利,几年之后的大凌河一战,祖大寿何可纲等人两万多人被围在大凌河城,然后张春率领的几万明军被一战扫平全歼,并不是说大凌河的祖大寿就不如宁锦之战的祖大寿,主要就是大凌河城没有锦州和宁远那么高大坚固,火器也不足,时势一转,战场的局面就立刻改变了,从天启七年的宁锦大捷,到崇祯二年皇太极率部破口而入,全歼了满桂的宣大军和赵率教的辽镇精锐,相隔两年时间都不到。

这只能说明女真兵的战斗力确实是本时空冷兵器的王者,明军最精锐的辽镇和宣大兵仍然远远不是对手。

十二团的五千多战兵可以对后金造成一定的威胁,甚至小规模的尖哨战打的后金相当狼狈,可如果八旗出动相同人数的精锐,十二团靠着火炮还能占些便宜,但如果女真人多出两千到三千的精锐将士,不需要比十二团多一倍人,就完全能将其击溃甚至歼灭了。

最少在目前来说,和记最强的杀手锏还是火炮,这是真正的大杀器,火铳虽然精良,对明军有很强的威胁,但对女真人来说威胁不大,女真人手中的清弓和重箭对火铳来说不是太吃亏,毕竟现在的火铳还不能和二百年后的相比,在火药和制造工艺上和记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但也就是如此了。

一听说是和记的战兵,两个壮达就决定暂且不继续向前。

==========

今晚要看球,白天啥事没干把晚上的章节赶出来了,发先了,大家周末愉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