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

大明1617 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05:08 来源:笔趣阁

“全体,起立!”坐着的是李守信的旗队,孙耀升上局副百总时,李守信从队官升到副旗队长,后来隔着时间不久,孙耀到参谋司去了,李守信先是守旗队长,这一次剿匪之行立功不少,“守”字被去掉,正式转为旗队长。 作为最晚一批入伍的矿工,李守信可以说是升迁的很快了。几十人“轰”的一起站了起来,动作整齐之极,那些剃头修面的原本就是紧张,这一下更是吓的连连后退。“给各位师傅叉个手。”李守信板着脸道:“请他们多费心。”“是,旗队长!”所有人暴诺一声,包括张春牛和卢大富在内,每人均是两拳交握,微微躬身,口中齐道:“师傅们多费心。”“好好,咱们一定用最好的手艺给军爷们洁面。”“不敢当,不敢当。”有人感动,有人吃惊,有人不知道如何反应,手足无措。就算是弓手,也是和边军一样的军人,在大明,向来只有小兵欺负平民百姓,百姓又反过来当兵的,自宋时文教昌盛,武人因为藩镇之祸形象变差,宋时民间富裕,只有流民才会被募集为军,为了管制和害怕他们逃走,用了刺青一类的手段防备,军人地位一跌再跌,就算是有大明早期的反弹也是无力回天,到了明末时,所谓“丘八”,还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一类的话在民间流传甚广,对军人是从上到下的歧视和压制,防止军人再度作乱,甚至因为这种思潮而限制武力的发展,哪怕付出国防无力的代价也是如此,戚继光在蓟镇时,先要练十万兵,后来改为五万,最后朝廷只同意三万,但实际练出来的还是他自己在抗倭时的两万左右的浙兵。这些浙兵是戚继光练出来的精华,后来一系列的战事也说明了戚继光练兵的水准和这些浙兵的宝贵。在壬辰倭乱中,浙兵将领和士兵是第一批冲上平壤城头的勇士。在浑河战事中,浙兵和川兵的表现甩北军一百条街,哪怕被十倍的八旗兵围困,浙兵和川兵一直坚持到最后,八旗骑兵始终不能破阵。事后设想一下,如果蓟镇和辽东包括京营有十来万戚继光练出来的强兵,努儿哈赤还有什么机会可言?“好了,坐下,请师傅们动手吧。”经过这一番折冲,士兵们身上的杀气弱了许多,师傅们也放松了很多,开始动起手来。“这个旗队长不错。”张瀚在祠堂内部的正中坐着,这祠堂不大,神主牌位什么的也还在,他的身后是蒋义,这个亲卫头领借了一套工具,在替张瀚剃发修面。一个来月的时间,就算张瀚这样的翩翩少年也是变成了中年大叔的模样,胡子长出老长,头发也长了很多,张瀚两腿叉开坐着,手里拿着新送上来的报表,粗鲁的一面展露无余,而在时他又是十分慎重,眼中显露出十分精明的光芒……孙敬亭在一旁也是等着剃发修面,他只呆了十来天,但他已经是成年男子,毛发长的可比张瀚还要浓密的多。他饶有兴味的天,突然道:“文澜,我感觉你又有变化了。”“咋了?”张瀚眼,笑道:“脸上长花了?”“刚认识你,你锋芒毕露,但骨子里还有拘谨和小心的一面,可以感受的出来。现在的你,是粗爽和精细齐备,又很大气,举手投足都是举重若轻,不象以前刻意的展露自信。现在的你,随便说几句就能叫人跟着走,当然我不是说女人,是说男子。”“我可不想。”张瀚知道大明朝搞基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当下哭笑不得的道:“就算你说的是我能招纳部下,听着也太怪了。”孙敬亭哈哈一笑,刚想再说话,外间走进来一个背插小红旗的塘马,孙敬亭道:“特急塘报,你赶紧”“嗯。”张瀚放下手中的公文,等塘马把随身牛皮公文包里的特急件拿出来。“唉,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张瀚眼后,随手递给孙敬亭,笑道:“一会叫人收好,回去给档案局存档。”“狗日的韩畦!”孙敬亭难得的爆了一句粗口,他竖着眉毛骂道:“他就不能给咱们过几天消停日子?”“没办法,天生劳碌命。”张瀚背着手站起身,在原地徘徊着。事情很简单,处理起来还是有些复杂的。张瀚在韩畦的事情上并没有太过畏惧,今年他有一系列的打算。平匪,立功,捐官,升迁,整个路线图都规划好了,随着开春后走私路线赚钱,给各地官员的贽敬会节节攀升,他的官场关系会牢固起来,那时就只韩畦一个和他过不去,他一个巡抚能撼动整个官场?皇帝都办不到的事!官场上韩畦怎么做,张瀚也早就有预料,无非是那些招数,见招拆招便是。现在韩畦却是不从常理出牌,特急塘报上韩畦已经封了大同和阳和的店,然后说还要封和裕升在天成镇虏阳和等诸卫城的分店,当然新平堡的老店也肯定保不住。罪名也是十分荒唐,说是有人说张瀚这个巡检司勾结土匪,和裕升有通匪的嫌疑。当然,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很荒唐的罪名和理由……张瀚通匪,一个身家百万的大商人通匪?一个自己出资募弓手的巡检通匪?一个斩杀俘虏数百流贼的巡检通匪?这好象说瞎子偷秘籍一样的无厘头,但官字一张口,大你一级就压死你,何况韩畦大张瀚十几级,事情只要有一个借口就行了。“大同分店反应十分及时。”孙敬亭还在,上头有详细的过程。韩畦派的是抚标兵,新巡抚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要掌握好自己的抚标兵,巡抚虽然是文官,但最重要的事却是武事。地方有警,不论是流贼,成规模的匪患,还有最厉害的边患,这些事情都是巡抚的责任,不论是总督还是巡抚都有自己的标营,标营的强弱也能决定巡抚的地位,也是巡抚以文驭武的基础。正常情况下,巡抚有两千人左右的抚标营,总兵也就两到三千人,其余的将领也是相差不多,总兵官只在战场上约束和指挥诸将,平时不负责管理这些将领的具体营务,否则就是逾越,有不轨不臣之心,这些营务只有巡抚能管,在战场上也是一样,巡抚可以指挥总兵,也能直接指挥诸将,强势的巡抚可以抛开总兵,直接插手战事,总兵也就只能领着自己的家丁和正兵营的营兵去冲杀而已。张瀚接话道:“抚标营的兵凶神般的一出现在街道上,分店的人就知道出事了。第一步就是烧账册,然后转移存银,接着就是报信,三步一步也不差,咱们接到信估计也就是抚标兵刚过来时就发出了,当然,已经过去好多天了。”孙敬亭道:“底下怎办?”“回新平堡,再到阳和。”张瀚道:“我原本是打算过两个月再发动,现在得提前。”“你是说官场上的准备?”“没错。”张瀚目光炯炯,说道:“原本能一步打死他,这一下麻烦了,只能弄的他焦头烂额,但打不死,而我的帐局生意也会受影响,没人放心把银子放在一个随时可能被查封的店里……幸好现在是淡季。”“唉。”孙敬亭有些忧虑,张瀚哈哈一笑,说道:“老兄,你别叹气,我和你打个赌,三个月内,韩畦必定滚蛋,走着瞧吧!”……张瀚决定休整计划不做改变,现在发生的事也不需要眼前这些弓手们的帮忙,他们顶住了一个多月坚苦条件下的做战任务,现在也该是叫他们休整的时候,就没必要做出改变了。只有孙敬亭和梁兴等人,还有蒋义带着的一群特勤局的护卫跟着一起走。蒋奎带着特勤和外勤的混编队伍出海去了,预计回来都是天启元年的夏天或秋季了。海外贸易是张瀚布局的重中之重,自己的人不出海,到底还是心虚。一行人三十余人先得步行下山……挂甲台的海拔有一百多丈,接近四百米,高,但道路只有羊肠小道,白天晚上都是结冰封冻的,最高的气温还是零下,白天最热的时候道路也不开冻,其实不开冻还好些,若是开冻了,那么窄的道路泥泞了,估计比冰冻还难走。所有的士兵站在挂甲台的村口向他们的大人送行,这么多天的朝夕相处,共同做战,张瀚也在冰天雪地里和大家一起啃食干粮,原本高高在上的大人形象已经模糊,在士兵眼里张瀚不仅是最高的指挥官,也是和他们共同做战的战友,当然这不会有损于张瀚的权威,只会更进一步的加强。“敬礼!”一个旗队长声嘶力竭的叫喊一声,不论是火器旗队还是长枪旗队,所有人都高举着自己手中的兵器,向着张瀚行礼送行。张瀚向众人招着手,三十余人沿着村口的小道慢慢向下,每一步都很小心,否则可能一人摔倒带下一串人。他们要一直往下十来里,高度降到一百来米左右的时候就会有一个较大的山间盆地,有一个叫王集的小镇子,有一千来人的山民聚集在镇子上。然后从王集再往北走,有几十里路一直是山地,然后才会抵达平川,到那时已经出了灵丘地界,抵达镇虏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