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

大明1617 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05:08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shuyaya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一群面色黝黑,穿着破烂的佃农站在黄玉成家的院子里,各人脸上都有不安,但态度又是十分的坚决。

“老爷向来待俺们很好,不过佃客向来可以有来有往,俺们自愿退佃,并没有什么别的原故,还请老爷恩准。”

“俺也愿退佃。”

“俺也退佃。”

一群佃农七嘴八舌,并不曾吵闹,但这一阵子一直坚决要退佃,黄玉成原本以为他们受了蛊惑或是威胁,现在看来,远不是自己想的这回事。

黄玉成身有≯∽≯∽≯∽,↑≮≧←秀才功名,按国朝惯例可以优免几十亩的田租和几个人的身丁税,这是朝廷优容读人的惠政,不过这惠政到了国朝中后期就走样变形,有功名的人荫庇的远不止朝廷规定的那么一些……张居正秉政年间对优免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和规定,结果他一死历清算张居正的政治遗产,把好的东西也给一锅端了。

现在黄玉成有一百来亩的优免田,还有十来个优免丁口,这些都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如果中了举人,这好处就是几十倍的增加。

优免赋税的田亩其中有一些是亲族的投充隐田,是黄玉成回馈给宗族的好处,还有一半是他自己的田亩,身为秀才当然不能自己耕作,眼前这几个人便是给他种地的佃农,黄玉成不需要纳税,黄白榜俱免,身为秀才,一些额外的负担也是能免则免。

除了免田赋,还有免徭役,大明的差役不是自雇,而是强征,比如城中的火夫,更夫,轿夫,俱是官府强迫的徭役,一旦服役,可能旷日持久,甚至要离乡远行,对每一户家庭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黄玉成的优免丁口都给了亲族,他们可以免除徭役,而佃农们还要照样服徭役,不能优免。

就算这样,给黄玉成当佃户肯定比给一般的田主扛活强的多。

“好,如果你们一定要退佃,”黄玉成道:“我亦无话可说,当退则退便是。只是,你们为什么一定要退佃呢?”

这话黄玉成问过几次,这些佃农都不肯说,见他同意退佃,一个本家姓黄的佃农才壮着胆子道:“咱们黄庄的地和管庄只隔着不到三里地,人家那边已经把地卖给了李庄,通了水渠和学了种地的法子,收成是咱们这边的四五倍还多,佃户还是一样的分法,李庄那边也能护着佃户,不叫那些衙差帮闲欺负,虽然要多交一些赋税,算算还是比在这里合算……”

黄玉成一阵头昏,感觉一股气涌了上来。

他自忖对佃农一向不错,平时很少欺负他们,分成的比例也很克制,比一般的田主要温和很多。

不料眼前这些人,为了他们的利益,说一声就把自己给抛弃了。

“老爷你也莫要生气……”一个佃户看到黄玉成的脸色,赶紧说道:“咱们也是没办法,有老有小,今年的天时老爷也知道,夏粮平均一石半,秋粮本是杂粮,又减收的厉害,一亩还收不到一石,这样下去,交割给老爷租粮之后,咱们全家只能吃杂粮加野菜,这一冬还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

“实在是太苦……就算有老爷庇护,近来的杂费也多起来了。”

“以前说是韩巡抚太厉害,现在换了郑巡抚,官声很不错,但赋税还是高,听说是为了打辽东的建虏加的赋,老爷,何时能灭了这建虏啊?”

众人七嘴八舌,黄玉成的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他挥了挥手,用干巴巴的声调说道:“你们自去,我这里不用你们了。”

黄玉成怀了一腔愤怒,等各人离开后,立刻到房写了一封状子。

他听说新任的巡按就要上任,预备到大同去告状,告张瀚这个守备指挥,肆意兼并田亩,现在他已经掌握了近十亩土地,还在大肆兼并!

写完之后,黄玉成想起在附近还有几个同年,卫城里同年更多,他打算找这些同年联名签署,以壮声势。

“大爷,还是算了?”

黄玉成要骑马出门,家里的老管事却是拉住了马头,不给他走。

“你放开!”黄玉成大怒道:“我好歹是个秀才,他一个武夫敢把我怎样?倒是风闻韩抚院是死在他手里,要是真的,我就去京师伏阙告状,不信国家能落在这般武夫手里!”

“不是怕张守备会怎样……”老家人道:“是怕的四周想当佃农的人,会因为大爷你出头闹这事,对咱们家不满!”

“嗯?”黄玉成楞了一下,说道:“张瀚强迫人家卖地,兼并田亩,我为之出头,反而会招致不满?”

“今天来退佃的,大爷要是一定不给他们退,你说他们会怎样?”老家人道:“大爷,还是算了。”

“张瀚的地多收,不过是得了一些水利。”黄玉成下了马,两眼中满是不服气的光芒,他想了想,说道:“到地窖子里取那几锭大银出来,我要找人来疏通水渠,我们也引水进来,不信明年夏初的收成比他差,到时候我看这帮家伙,后悔不后悔!”

……

郑芝龙一早醒转,与几个兄弟一起,使着李庄这边出产的牙涮和牙粉一起洗漱着。

天越来越冷,各人反而比刚来时要适应的多,最少连脾性最不好的郑芝豹都不在叫唤着要回平户了。

李国助这一次来,挑的都是青年中的得力人手,也是很巧,把几年后十八芝的人手多半带了过来。

“这牙粉和牙涮可真是好。”郑芝豹一边涮牙一边嘀咕道:“自打用这玩意,我这牙齿就没疼过。”

“你那牙要是好好用青盐擦它,也不会老疼。”

“青盐不爱使,还是这东西好,牙粉说是用不少草药合成,还有甜味,我还吃过几口呢。”

“你……”

郑芝龙哭笑不得,不过这么说说笑笑的,心头也是一阵轻松。

此行时大家都有些犹豫,北上几千里地,到得是一个极为陌生的环境之中,也要和一群陌生的人打交道,亦不知道这边张瀚为人秉性如何。

结果却是十分顺利,现在已经谈妥了细节,如果不是李国助打算在这里过年,开春暖和了再走,其实各人已经可以离开,返回平户了。

“听说郑绍来现在还在辽东海面,等年后他们到天津等咱们。”郑芝虎随口说道:“那船张大人已经买了,取了名叫天成号,送咱们到平户后,再到台湾呆一阵子,然后再去南洋。明年另外两艘福船继续送铁器,天成号专门在南洋和平户,台湾,天津几个地方跑。”

“其实这样来回跑,”郑芝龙沉思道:“不如用小船合适,就是危险些。”

“听说是要多带些人。”郑芝豹有些不屑的道:“大同这边的这些人是厉害,不过全是旱鸭子,我扫听过,有不少人连河里都不曾游过,张大人想叫这些人去上船学习,我觉得不如在咱们福建多招一些才是真的。”

不管怎样,在李庄这边呆久了,郑家三兄弟已经对张瀚有着足够多的尊敬。

有些东西,乍一看只是惊奇,然后感觉不怎样,可能平户也能这么弄,然后看久了才看出些门道,知道李庄这边的这些东西,平户那里是怎么弄也弄不出来的。

“这边人种地真会种,”郑芝虎道:“一亩田最少三四石,咱福建的田要是能收这么多粮食,不少人干脆就不出海了。”

郑芝豹冷哼一声,说道:“那是你走的地方少,江南和湖广都高产,北方也就是李庄这附近收成才高……”

兄弟三人擦着嘴,说着闲话,坐下吃早餐。

屋子里生着炉子,比起外头的严寒叫人舒服不少,早饭是统一供给,李庄这里,几乎是没有人家单独起火的。

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工人,吏员,多半都是在各自的大食堂里吃饭。

李国助等人被照顾了南方口味,张瀚专门叫人从张家口请了一位福建籍的厨子过来,李国助为着此事十分感动。

早晨是每人一大碗小米粥,热在炉子上,热气腾腾。

每人一碟豆子,一碟花生,一小碟咸鸭蛋,一小碟切成了片的咸肉,每人面前还有大肉包子,精面饼,配着小米粥管够。

这早饭当然和福建口味相差极远,厨子再好,也难为他没有南方的食材。

“这李庄啥都好……”郑芝豹吃着早点,不满的道:“就是没海货,入了冬也没有菜吃,前天我打听了一下,一根黄瓜卖一两银子,还是上来就被抢光了,那些军官又不讨老婆,俸禄高的吓死人,张大人还有分红给他们,那黄瓜,茄子,青菜,那般贵法,他们都抢着买。”

军中其实也有大的地窖,窖藏的就是各种蔬果,这种地窖可以保持温度和湿度,最大时间的保持蔬菜的新鲜,但无论如何,窖藏的蔬菜也没有办法与刚从暖房里摘下来的新鲜蔬菜相比。

在这种严寒的天气,能吃到新产的蔬菜,只要不是太在乎银子的,当然都是抢着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