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第四百一十六 不快

大明1617 第四百一十六 不快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7:22 来源:笔趣阁

银锭的话引起轩然大波,一个脸膛发红的青年台吉跳起来,指着银锭大骂道:“你这狗,为了金银出卖自己人,现在还公然替明国人说话,理应把你套在绳索里,用烈马把你活活拖死!”

银锭看着那人,冷冷的道:“习令,你父亲有罪,你也是待罪之身,谁给你的权力在这里大喊大叫?”

阿成看着银锭道:“大汗已经赦免了习令台吉。”

银锭一惊,看着卜石兔道:“大汗,习令怎么能赦免?他一心为父复仇,只会惹来大麻烦的。”

有些话,银锭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却是不好说……素囊争位的余波并没有完全平息,在平时就有很强的势力围绕着素囊父子身边,毕竟他们是三娘子的后人,三娘子在草原上的权威可以说并不在俺答汗之下,这人不能杀,也不能放任,最好的办法就是软禁看管起来。

卜石兔汗沉着脸道:“今天只说和裕升,别的事先不提。”

银锭道:“我不知道 和裕升有什么可议之处?”

卜石兔道:“近来对和裕升诸般举措有异议的人很多,刚刚也有不少人说了,银锭,你和张瀚的关系好,由你和他说。”

银锭道:“请大汗示下,叫我说什么。”

卜石兔脸上露出为难之,他道:“叫他们将货物在边境上交给我们就可以,不必深入,也不必建什么分号派驻人手了。”

银锭冷然道:“大汗要撕毁彼此合zuo 的盟约吗?”

卜石兔道:“我们并不要背信弃义,贸易照样,只是对和裕升要有诸多限制,不能叫他们为所欲为了……”

银锭道:“可若是这样,贸易岂有不大受影响的?”

卜石兔沉着脸不语,他当然知道 会大受影响,银锭的话他也明白,贸易受到影响,和裕升给他的好处肯定也大大下降,可卜石兔感觉也没有办法,阿成台吉一伙人和习令一伙人已经合流,他们的势力太强,卜石兔感觉压力太大。

那木儿台吉又在关键时死了,卜石兔感觉没有了主心骨……

至于张瀚的力量,卜石兔根本没有依靠的打算,张瀚虽然杀了素囊,不过在这边人的眼里还只是一个小商人而已。

银锭,只有二百多甲骑的小台吉,实力较以前是有很大的提升,可要对抗那么多的台吉,实在也是相差太远了。

“好……”银锭知道 事不可为,站起身来说道:“既然有了决议,我一定会如实转告给张瀚,不过,和裕升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阿成台吉冷冷的道:“和他说清楚,不要以为我们下了决心是玩的……我们也不是素囊和布囊,他们只用的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动,可能就是整个西部蒙古的力量,和裕升再强,能和我们十万众相抗?二十万呢?四十万呢?”

“何必如此大言相欺?”银锭现在也不比当年,知道 阿成是在欺他,土默特包括一些友好的部落,凑起十来万人还是不成问题的,但要想如俺答汗当年,一出兵二十万到四十万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各部自行其事很久,卜石兔威信又不行,土默特内部都是矛盾重重,哪里还能如俺答汗当年那样,集合鄂尔多斯部和喀喇慎喀喇沁等各部一起南下?

“是不是大言相欺,将来自知。”

“好,就按阿成台吉说的这样,我自会去转告。”银锭站起身来,看了看四周,见卜石兔和习令等人的模样,心中油然而生厌恶之情……这帮人,除了少数几个真的是为部族考虑 外,要么就是懦弱无能,没有主见,要么就是利欲熏心,上窜下跳的小人……

银锭回到府中时,赵世武又已经在等着。

不等银锭说话,赵世武就道:“会议决定驱逐我们的事,我已经知道 了。现在和裕升的分号和青城商会门口都有甲兵聚集,我们已经决定先迁到板升城那边,台吉你的意思是怎样?”

银锭道:“我自然也是一起走……今天虽然没有动手,其实已经接近撕破脸,我看随时可能会打起来,还是聚在一起比较安全。”

李氏一脸纳闷的道:“商道已经建起来,牧民都能换到东西,贵人们也能抽取好处,和裕升从来是大家一起发财的规矩,为什么他们还这么闹法?”

银锭冷笑道:“他们就以为和裕升赚的更多,牧民们也认为汉人们把好东西都换走了,他们也不想想,那些皮货留在手里能吃还是能用?布匹,药材,茶叶,还有粮食,蔬菜,各种器物,不是和裕升带过来的……都是些白眼狼罢了,嗯,说白眼也不对,还是红眼病。”

赵世武赞道:“台吉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给素囊报仇确实是有人这么想的,但更多的人还是眼红和裕升的基业,心里想着能把这一块大肥肉给瓜分了……他们也不想想,我们能做这么大事,咱们大人岂是容易叫人摆布的人?怕是他们吃不到肉,还会把牙给崩了。”

银锭郁闷道:“人就是这样愚……”

他又道:“消息向南送出去了吗?”

赵世武笑道:“军情局的人在知会我之前就已经把消息送走了,给大人送消息才是最优先的级别……”

这时银锭的家人护卫已经把行李搬抬出来,这是早就准备 好了的。

他们把东西搬到马车上,十几辆大车开始往城门口去,银锭的家人,连厨子和仆妇都骑着马跟行。

走了一会,和裕升还有商会的人都过来,城中的汉商多半加入了商会,他们也受到了敌视和威胁,不少商家都选择一起离开。

很快汇集了七百多人,看守他们的甲兵也越来越多。

城中有不少居民围拢过来,有人在其中煽动,说是和裕升的人赚走了草原上蒙古人最后一块毛皮和所有的牧群,人们开始唾骂起来,骂和裕升,汉商,当然也骂银锭。

有一些壮实的牧民开始故意 冲撞过来,场面开始混乱。

小孩子们捡起城中道路上的土坷垃,往这边扔过来,一些商人和护卫都被砸中了,汉商中也有不少女人和孩子,女人们脸上满是紧张和惶恐,局面一旦失控,蒙古人是怎么对抢掠的汉人女子,她们可是十分清楚。

李氏身边的汉人女子最多,她们也多半是被抢过来的,后来她们年老衰又无力帮着主人放牧,因此被抛弃,李氏在张瀚的支持下收容了很多这样的妇人,她们是最紧张的一群,有不少妇人掏出剪刀来,打算一旦打起来就自尽,她们绝不愿意再受一次侮辱。

张世武下令士兵们集合,鸟铳手们开始装填弹药,吹亮火绳。

驻守在草原上的鸟铳旗队还没有换装,明晃晃的火绳夹在龙头上后,几个将领模样的蒙古人骑马过来,喝骂着那些甲兵维持秩序,甲兵们象征性的举起皮鞭,好歹是把人群给驱赶开了。

“真是狼狈。”出城之后,人们的脚程情不自禁的加快,赵世武一脸不快的看向身后,沉声道:“今日之辱,必要加倍讨还!”

……

“圣上亲自御批,驳回内阁原议票拟,同意天成卫和镇虏诸卫加强边塞的防御……”

在诺大的签押房中坐了满满当当一屋子的人,几乎显得有些拥挤,张瀚手中扬着一纸塘报,这是从京师中加急送过来的,应该比郑国昌收到的还早。

李慎明以掌击桌,兴奋道:“今上英明,如此,能大干一场了!”

“军令司和参谋司等各司已经合议过……”孙敬亭接着道:“具体的安排,想请参谋司做一下说明,如果各司都同意,那么就可以先期施行。”

张瀚点点头,对孙耀道:“孙司官来说明一下参谋司的计划。”

“是!”孙耀站起身来,面对众人……屋中好几十人,除了常威已经南下不在话,和裕升和李庄巡检司还有各地商团大旗下的精英才智之士,几乎都在这屋中了,他不免有些紧张。

“历来北边的草原之上,游牧民族就是我汉人的大害。自秦之前,尚有周天子时,北戎西狄就是中原之害,燕、赵、秦诸国就曾修长城,到我大明,更是将长城防线修的十分牢固,不仅有长城,还有墩、台、堡、所城,卫城,镇城等配套设施,然而这么多年来,真正 叫北虏不敢南下犯边还是成祖和仁宗,宣宗的国势强盛时期。然而,成祖皇帝五次北伐,只有三次找着敌人,两次无功而返,三十万大军北上,深入千里,后勤要用的人也是数十万,以全国之力,支撑这北伐之事犹显吃力,所以成祖后期,天下人都嫌困苦,宣宗皇帝年间,一次北征后不复此举,撤安南布政使司,废宝船,皆因成祖年间耗费了太多的国力……”

孙耀的话,其实也是张瀚与身边的这些人经常讨论的话题,用来做开头,虽然有些文不对题,但诸人都听的很仔细,大家知道 孙耀是有感而发……

“所以我们讨论时,并不是讨论军队能不能打的过的问题……”张瀚插话道:“我对各司和诸将统领下的军队有着绝对的信心,但问题就在于,草原地浩瀚如海,以前成祖皇帝多次无功而返,当然不是打不过,而是找不到敌人来打。找到了,就多半能打赢!现在我们已经在草原上拥有多处基地,不存在 找不着敌人的麻烦,那么我们的麻烦在哪里?”

--╯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