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第九百九十八章 对饮

大明1617 第九百九十八章 对饮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05:08 来源:笔趣阁

“明国人签约了。”

高文律耸了耸肩,对宋克道:“战争结束了。”

宋克冷冷的道:“我们保证不再侵犯澎湖,也不再去明国海面滋事,明国允许我们到东番岛上避风休整,不加干涉。”

高文律是四十年纪左右的中年人,宋克年纪稍大一些。

两人都是身材十分高大的典型的日耳曼人种的荷兰人,金发蓝眼,身形健壮而高大,眼眸深处一片冰冷,透露出典型的这个时代的欧洲殖民者的心态……骄傲,自负,残忍,冷漠,充满自信和进取心,缺乏同情心和对一切事务的敬畏,只有奴隶,黄金和白银最能打动他们。

高文律一脸不悦,说道:“我们这一次将彻底失去澎湖了!”

宋克神要好看的多,他微微一笑,说道:“至少我们在法律层面确定了明国不会染指福摩萨岛……不是吗?澎湖原本就只是试探性的占领,至少我们也明白了明国人的决心……”

高文律耸耸肩膀,说道:“我们有近百人的死伤,这个试探代价有些太大了。”

宋克道:“公司方面当然想优先得到澎湖,但如果退让一步获得明国对我们占据大员港口的承认和默许,仍然是值得的。”

高文律承认道:“明国水师仍然拥有相当的实力……虽然他们的戎克船小而陈旧,但他们人手充足,澎湖战争他们调动了一万多人,这只是明国南方一个省的力量,相对来说,我们公司的力量毕竟不能和一个庞大的帝国相比。就算是西班牙人,他们曾经想用三万人征服明帝国,现在看来还是太狂妄了。”

宋克也是赞同高文律的判断,他们虽然试图多了解大明帝国内部的情形,但碍于身份很难得到真正的一手情报,大明对荷兰和西班牙人还是分的很清楚的,对葡萄牙人大明要信任的多,孙元化在登莱练兵造炮时,葡萄牙人有三百多人在登州镇军内,除了铸炮的技术人员外,就是训练明军火铳手的教官,还包括一部份雇佣军。

满清入关之后,葡萄牙人十分愿意被大明帝国雇佣来打仗,当时南明也有大臣提议雇佣这些泰西人来做战,只是后来颇多波折,执行力太差,而且南明弘光朝迅速灭亡,其后其实丧失了大一统的帝国中枢,鲁王桂王等小朝廷各行其是,彼此内争,就算真有雇佣葡萄牙人的打算也只能放弃了。

而此时在亚洲真正有实力的其实也就是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两家,就算是英国的实力也相当有限,英国此时还在海上与荷兰人交战,在太平洋上抢掠西班牙人的大帆船,靠着种种不要脸的方法积累财富,百年之后才进入英帝国海上称霸期,而距离他们真正搞定印度还有一段时间,更不要说试图染指中国了。

“和约签字之后,”宋克打开酒瓶,倒了两杯甜酒,笑道:“我们可以放心经营福摩萨了。仔细想想,这也是件好事,值得干杯。”

“不会产生什么变化了?”高文律有些担心的道:“明国人狡诈的很,合约他们未必会遵守的。”

“根据许心素的情报,明国也打疲惫了。”宋克一饮而尽,用手擦去大胡子上的酒渍,笑道:“他们花了十几万银元就已经各处都怨声载道了,士绅们都不想打不愿出钱,官府也没有钱,向他们的朝廷要,北方的京师远在几千里外,所以他们也不愿打下去了。”

“听说明国也被蛮夷攻击,深陷战场。”高文律颇感庆幸的道:“明国一年的收入是千万银元,比起我国和欧洲诸国都相差很远啊。”

宋克微笑道:“从帐面上来看,这个大帝国一年的银币收入简直可悲。当然他们叫两,其实一两和一银币重量相差不多,他们并没有使用金币,这一点和欧洲也大有不同。我感觉是他们的黄金储量不足,不过他们的朝廷又坐视大量的黄金流通出来,只对白银感兴趣,这就叫很是诧异了。银本位,并不足以支撑庞大帝国的财务体系啊。近年来,总督大人派人精心研究,才发觉明帝国不仅是有银币税收入,还有大量的实物税收。他们有千万两白银的年收入,另外就是一年有两千六百万石粮食的收入,还可以征调棉花,布匹,木炭,丝绸,纸张,这相当可观。他们可以免费征发大量的人力,同时还可以划定区域,比如对南直隶某地征收棉布,对某地征收煤炭,据听说,北京的皇宫一个冬天就要免费收入几百万斤的煤炭……所以不能仅从银币收入来判断明国的国力,眼下我们被围困的事实,正好也说明了这一点。”

此时是大明的秋天,哪怕是南方的福建也变得天气凉爽,海风徐徐,波涛不兴,两个荷属东印度公司的高层坐在城堡高层低仄的办公室里侃侃而谈,居然是感觉心旷神怡。

“敬我们天才的总督。”

“敬总督!”

对此时的荷属东印度公司的总督,两个荷兰人是衷心的敬服,两人高高举杯,遥祝他们的总督大人健康。

此时的荷属东印度公司真的有一位天才的总督,有关于对大明的研究,东进占领澎湖,退而求台湾的部署,包括对中国和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的贸易都是由这个名叫简,皮特斯佐恩,科恩的总督的部署。

在科恩的规划之内,荷属东印度公司得到了相当迅猛的发展。

在科恩为总督之前,荷属殖民地很小,其控制的区域也很小,东印度公司的实力也很弱。自从十几年前科恩上任之后做了几件重要的决断,使得荷兰势力在亚洲突飞猛进。

第一件事便是下决心在东印度群岛赶走了葡萄牙人,将东印度群岛纳入荷属殖民地或势力范围。

同时科恩开始骚扰英国人,使英国人不能进入印度尼西亚群岛,将英国人赶回了其在印度的据点,不使其染指东南亚和东亚。

第三件事是加大了在亚洲各国的贸易量,使亚洲各国间的贸易利润超过了绕过好望角返回欧洲的利润,光是这一点就使科恩无负天才之名。

第四件事便是决定在澎湖和台湾建立一个基地,更容易控制现有的地盘,同时垄断生丝到日本的贸易路线。

从宋克等人和大明签约之上也是证明这个决断是完全正确的,事实上荷兰人在大员岛建立了两个赫赫有名的城堡,从此在对中日贸易中大赚特赚,这个趋势一直到几十年后,郑芝龙的虎子郑成功在岸上存身不住,决心在大海对面的海岛上立下一个不会被清军骚扰的基业,郑家水师击败了荷兰人,但也没有毁灭科恩留下的势力版图,荷兰人在亚洲的存在一直持续到二战时期,哪怕是他们早早就在海洋上败给了英国人,海上马车夫的海上势力早就雪崩瓦解了。

同时科恩还不仅是笼断了香料等赚钱的生意,还有北极圈的捕鲸生意,对欧洲的沥青,焦油,亚麻生意也是大赚特赚。

荷属东印度公司在亚洲超过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压了英国人百多年,科恩打下的底子也是十分重要。

“今年总督给我们的战争预算是三十万金币,”宋克道:“现在英国人蠢蠢欲动,在欧洲他们不仅针对西班牙人,也已经和我们大打出手。总督说,不管怎样,我们要保住在亚洲的地盘和利益,必要时可以输送回荷兰。今年必须要把大员的城堡筑好,所缺的物资石料,哪怕是从澎湖这里拆除,我们也要不惜成本的雇佣人来做。”

岛上确实严重缺少精铁和石料,很多建筑材料荷兰人是在中国沿海购买,或是日本,甚至是从巴达维亚送过来的。

所谓的热兰遮堡,也就是台湾城,地址就选定在大员岛,就是在海滩边一座海港区域修筑,可以有效控制海面,为了建这座城堡,荷兰人也真是投入重金,光是一座城堡开销就有好几十万两白银,如果把澎湖战事和种种成本开销都算上,怕是成本要更大。

这座城堡相当之大,也有早期棱堡设计的影子在里头,炮台众多,底层范围最大,有好几个大型锐角,其上还有二层,三层,最高层将会高高飘扬起荷兰国旗,以宣示荷兰对这座美丽岛屿的占领权。

提起英国人,两个荷兰人脸上都有些阴霾。

英国已经是奋起直追,赶上了荷兰人的脚步。荷兰人是反抗王权起家的,是欧洲自由的象征,是一群银行家和冒险家组成了欧洲最早的共和国。正因为近海,又是银行家和反抗者组织起来的国度,贸易和航海必然就成为其立国之基。

到目前为止,荷兰人已经有过万艘商船,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而英国在击败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后,陆陆续续的和西班牙人又打了很久,现在伊利莎白一世女王,这个英国崛起的真正领路人推出了私掠船制度,英国人为了削弱西班牙人的海上实力,女王亲自授给海盗们私掠证,凭私掠证抢劫受英国国家的认可和支持,抢到的财富只要交给女王一部份就能成功洗白。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大量的英国人成为官方海盗,大洋上到处是海盗的身影,大量的西班牙人从南美回欧洲的运金船被劫,几百年后的海底仍然有大量的被英国人击船的运金船存在着,西班牙人因此大量失血,已经不复当年的光辉,而现在英国人实力上来,对荷兰人的敌意也开始上升,不过现在还仅限于摩擦,英国人的实力还是不够,不过以英国人的贸易和私掠收入,加上上下一心要打造强大海军的决心,追上荷兰人并且爆发战争,应该是迟早的事情,这一点,两国的上层也都是心知肚明,大家都是摩拳擦掌,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响第一枪了。

周末了,也月中了,今天更新两章求个票,多谢大家。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