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岛上

大明1617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岛上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05:08 来源:笔趣阁

皇太极不是蠢蛋,女真高层在军国之事上相当的敏感,就算军政水平不怎么样的多尔衮也能敏锐的发现入统中原的最佳机会,并且果断的抓住了。

吴三桂请降的事,换了一般的统治者总要瞻前顾后,但多尔衮就立刻决定起兵,并且是举族入关!

而多尔衮的水准,不及努儿哈赤,更不要说和皇太极比,也就是和青壮年时期的代善差不多,甚至在刚愎自用和气量上连代善这种老好人也多有不如。

在此时的女真高层,判断事情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努儿哈赤和代善看似发疯般的屠杀也有其完整的自洽逻辑,皇太极原本懵懂不明,听了塔拜的报告看了地图之后就能确定这事是真的,因为这几个月的迹象充分说明了这事就是明军在到处砍伐木头,没有别的目标也没有任何其它目的。

“主子,”索尼在一旁问道:“我们要不要设法破坏明军的伐木之举?”

“先弄清楚再说。”皇太极已经有了决断,他道:“回辽阳后你去见抚顺额附,着他设法派人去皮岛,看看那边的情形,打听清楚,他们砍这么多大木是要做什么用处。”

“是,奴才回到辽阳便去。”索尼精神抖擞的应答着,想了一想,又说道:“不过奴才以为,只有造船一种用处了。”

皇太极也深以为然,他深深的看了河中的木筏一眼,心知这等事情是自己这边做不来的,后金既缺乏能造船的工匠,也没有能开船的船长和水手,更缺乏能在船上做战的水师官兵,另外也缺钱,造船的费用可不是一般的高,在金州和复州一带原本就是有大明造船的监场,那边的造船遗迹一看就知道是花费重金,这种事,后金玩不转的。

带着种种忧思和疑惑,皇太极率部回转,而在河上,木筏持续漂流而下,巨大的圆木被河水湍流冲击着,夹杂着还青绿的落叶,在洁白的河水中漂浮着,在不停的在人的撑动之下,滑向河流的下游而去。

……

肤色黝黑的赵立德站在皮岛的岸边,吹着海风,晒着太阳,真是一脸的惬意。

他在黑屋子里猫太久,近两月来因为军司方面的一切重心就放在寻找木头上,逃亡的流民因为没有接引也变少多了,或是说大屠杀的锋芒渐渐过去,很多流民没有接引而暂时放弃了逃亡。

甄别工作不再那么繁忙,而军情分司又接到了情报,近期会有好多个后金细作抵达皮岛来侦视情报,同时还有可能往宽甸一带渗透,他带着任务前来皮岛,不过却是感觉相当的轻松,并没有什么重大压力的感觉。

相反,由于前一阵工作太过吃力,到了皮岛之后,赵立德吹吹海风,晒晒下午的太阳,感觉身体的活力恢复了不少,也算是一次短暂的休假了。

皮岛上的情形和此前没有太多的变化,一切如旧,照样是大片的窝棚区和训练中的东江战兵,照例是排队吃粥,还是每天有人饿死病死,只是人数要少很多了……毕竟是夏天。

皮岛上没有办法种地,人们只能捕鱼和靠着军镇的粮食过活,打杂做事,也种一些苜蓿,和记给东江镇的建议毛文龙倒是采纳了,相当多的人在放鸭子,对皮岛上战兵的肉食补充相当有帮助。

普通的岛民是没有办法吃肉的,能吃到厚实一点的粥就算运气好了。

每天都有大量船只往返皮岛和登莱,天津,新上任的登莱巡抚武之望是个有经验和有边才的老官僚,虽然远不如袁可立有担当和威望,但该做的事情他也没有推脱,登莱那边源源不断的补充粮食物资过来,也接一些愿意移走的辽民安置,虽然这样一来登莱那边的穷苦人和辽民冲突不断,利益空间受到了辽民的冲击导致双方矛盾不断,但最少大家都可以活下去。

东江的战兵开始有系统的训练,装备也比此前好很多,这使得毛文龙愿意投入更多的力量去骚扰女真人的后方,一切都在往正轨上走去。

在赵立德眼前走过三四百人的一支队伍,领头的是一个千总,赵立德注意到这支队伍有枪矛二百五六十左右,数十弓手,数十刀牌,余者也有各色兵器,有数十刀牌披甲,他知道这是一支精锐,在东江镇有披甲和全部都有武器的部队,肯定是嫡系精锐。

过不多时,赵立德看到毛有俊骑马经过,他微微转了下头,目光没有持续关注对方。

前两月毛有俊放走了几十个工匠,据说毛文龙大发雷霆,将他好生训斥了一通,那些工匠已经搬到十二团的基地,加入了军政司在十二团的杂项局或是火器,甲仗等各分局。

赵立德参加过这些工匠的甄别工作,都是身家清白毫无疑点的正经匠人,而且手艺都相当出色。

这些匠人在皮岛上连吃饭也成问题,而且稍有不慎面临被斩杀的结果,到了十二团驻地之后便是把全部精神用在替和记工作上,爆发出来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令上层相当的满意。

毛有俊据说吃了一通鞭子,不过他本人也无所谓,毕竟当初卖人情的时候就想到过后果……黄玉安把他的小妾给治好了,这个代价毛有俊觉得很值。

有传言毛有俊已经失宠,将从铁山镇将任上被调开,到皮岛任闲职,或是直接闲置。

现在看来,传言不实。

这几百人应该是两个千总部,甚至是三到四个千总部,每个千总掌握数十或百余精兵,加上自己的内丁,然后裹挟千余辽民,持破枪长棍,汇合起来就是几千人的大军,最少在人数上可以给对阵的东虏相当大的威胁,几十上百人的东虏再精锐也不能挑战数千人的大军,而建虏调几百上千人的披甲和旗丁来打几千乌合之众的东江兵,从经济上来说简直是失败中的失败。

东江镇就是用这种办法完成了扩充和骚扰作战任务,真正的精锐和战兵还是相当难得的,从眼前的情形来看,毛有俊失宠定然是谣言,而东江镇很明显的在往铁山义州宽甸一带增兵,不知道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是否有大规模的破袭战?

身为一个军情司的中层军官,赵立德的情报人员的好奇心已经被点燃了……他决定回去之后立刻部署对东江镇的军情探查,看看其调动和粮草准备是否有明显的异常,一般来说人员调动还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再有粮草等军需物资的调配,那就说明东江镇在谋划一场大规模的战事……对现在和裕升的布局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一艘五十吨左右的商船靠在了岸,这是一艘小型纵帆船,是台湾行军司那边早期汲取经验时建造的,现在的纵帆船一般都是一百六十到二百二十左右的吨,看起来比五十吨的要大好几倍。

在纵帆船身后是一艘标准的北方制的硬帆船,稍微区别于沙船和福船等南方水系的形制,比起南方的帆船,这艘船要更小一些,当然福建也不一定全是大船,有一艘小型福船曾经到皮岛停靠,高低两帆,前后脚量不到十步,能容纳十余人坐在船上,只能携带少量的清水和食物,然而早期的台湾移民就是依靠这种小型福船完成了上万人的移民壮举。

两艘船一前一后抵达皮岛,纵帆船停靠在和记的基地港口,硬帆船则是驶向东江镇的港口,两艘船先后划破风浪抵达近港的栈桥前,几艘划浆小船迎上去,将两艘大船先后引入港口,在栈桥边上停靠好。

等舢板搭好,从纵帆船上陆续走下来一些打着背包的军官,人数并不多,赵立德知道这是从官校刚毕业的军官,他们被调派来加强十二团的基层指挥,同时也是在这边锤炼自己。

新军官的去向现在主要分成三股,一股派往却图汗部的北城区域,那边还在肃清一些残敌和与托辉部等蒙古部落的边境冲突,有仗可打,很锻炼骑兵军官。

第二就是派往宽甸地区和十三山区域,这两个地方也需要军官来充实部队。

不过派出去最多的地方还是台湾行军司,从去年年底军司开始紧急充实台湾方向,不仅派出了大量的官校毕业生,还有从各部队抽调的成建制的精锐连队,然后就是有相当多的中层军官被调派了过去。

在调动人员时,军司高层甚至还考虑了中层军官的资历问题,没有调派那些明显比李守信资历高出一截的老军官。

这一次的人员还是往台湾的多,下来的新军官很快被十二团的留驻人员给带走了,在短暂的适应和参观皮岛之后,他们会渡过江口,从山道往宽甸六堡区的十二团基地出发。

更多的一身轻松的轻装人员走下船来,由于绕道运送往宽甸人员,所以这船会在皮岛这边补充一些食材和淡水,数量不会需要很多,由于并不携带货物,所以食物和淡水其实相对充足,主要是军司高层也不肯太委屈这些调派的军官和军司人员,要知道海员受的那些罪,这些陆地长大的北方人可能真的一下子接受不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