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正文 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

大明1617 正文 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05:08 来源:笔趣阁

鄂伦春人在初夏时节还是穿着皮袄子,厚实的皮袄不仅能挡住冬天的严寒,也能在夏天帮着主人挡住那些可恶的蚊虫,另外在晚上宿营时也可以挡住夏夜的寒意和露水。

在东北,哪怕是夏天的晚上仍然足够凉爽,在炎热地方的人无法想象,就算是盛夏时,晚上的冬天大地仍然需要盖着被子御寒才可以。

这个鄂伦春人不仅穿着皮袄,还穿着轻捷的鹿皮制的靴子,这也是从林里部族的福利,汉人们夏天可以穿草鞋和布鞋,可是没有皮靴可以穿。

身后是长长的猎弓,弓梢很硬,只需要射的准和远,不需要考虑猎人因为连续速射而损失太多臂力。

如果是用来做战的步弓,就要考虑连射的体力分配,弓梢需要做的软一些,否则的话连续速射,臂力使用过份,会使弓手大失准头,甚至无力再射。

腰间佩着一柄小刀,头顶是一顶皮制的帽子。

如果是在密林之中,这个猎人就象是回到了家一样。

就算在这种草原和密林夹杂的地方,猎人也不喜欢骑马,更喜欢用靴子走在柔软的草地上,闻着森林里传过来的特有的腐叶味道。

在一片林地前,不少骑兵停住了,鄂伦春人趁机从马上下来,牵着战马慢慢向前走。

地面上不仅有野草,还有大量的树叶,在地面上铺了厚厚的一层。

这应该是去年秋冬时大风从附近的林子里吹过来的,一层接着一层,慢慢压实在一起,不再被风吹散到更远的地方去。

也有枯枝,人的脚踩在上面,地面发出轻微的脆响声。

大股的骑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过人们也并不慌乱,有过千龙骑兵和好几百猎骑兵跟着大队一起走,还有好几千人的蕃骑和各部的骑士,更远处的东北和西北还有源源不断的部族沿着密林和大河汇集过来,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前方就是农安站了。”李从业和张献忠等人并肩而骑,众人都是兴致很高的样子。

前方确实有残破的建筑底基,除了大片的房舍外,似乎还有一些军事设施,比如箭楼,有一幢倾倒的建筑群落明显比普通的房舍要高出一大截,估计不是望塔就是箭楼。

这里在辽时是相当重要的驿站,也是各族往辽国腹心地带的必经之所。

辽国使者也会从各处出发,到女真各族去索要贡品,从海东青到东珠还有美人都在索要范围之内,女真各部不仅要满足辽国皇帝的意志,更要供给一拨接一拨的催要物品的使者。

这对女真部族都是难以承受的重压,时间久了,女真各部承受不住,于是完颜阿骨打率两万族人,一路车翻了有百万大军的大辽。

辽国之后,金人一样维持了对这一大片土地的统治,驿道和驿站当然都保留着,只是没有了辽时的忙碌和繁华。

到了蒙元之后,这一片地方就彻底残破了,明初时可能有所利用,但短短时间不可能恢复旧观,于是呈现在李从业等人眼前的就仍是一片荒草凄凄,残旧破败的景像。

因为是重要的节点,农安站的建筑群落显得相当的多,估计最少有三百间以上的房舍,甚至更多。

李从业等人骑马从一个缺口处进入,驿站有一点象是一个小型的集镇的感觉,内里有主干道,建筑群中分支的小道,人住的房舍,仓房库房,还有明显的养猪和鸡鸭的地方,原本的烂泥坑虽然干涸了,但明显能看的出来动物在其中生活过的迹象。

到处都是破败倾倒的建筑,还有这些曾经人和动物生活过的遗迹,叫人在心中生出相当异样的感觉来。

“辎兵会开进。”李从业对众人正色道:“故辽、金、元诸朝皆在此建驿站,我们要恢复奴儿干都司,修路造驿站也是必然之事。”

李从业脸上露出沉思之色,半响过后才道:“就算为了联络现在投效的部落头人们,方便彼此的交流和商贸,道路和驿站也是必定要重修的。”

这是军政大事,四周的人都是默默听着,张献忠说道:“如果到时要留战兵保护辎兵和工兵,属下愿意留下。”

这个张献忠还真是心思伶俐,李从业看了一眼这个高瘦汉子,不知不觉点了点头。

对奴儿干都司旧地的收复和重新扩张是必然之事,但困难相当的多。

首先军司不太可能会把大量的军事物资和人员调配在这里,毕竟太远了!

从东西南北诸路往这边来都有过千里的路程,就算从科尔沁草原的北端出发也得走好多天才能抵达农安站,轻骑往返还要好一些,但车队进入就困难的多了。

很多地方是大片的平原,也有丘陵和山地,关键是北上之后山地和密林都增多了,还有相当多的河流。

奴儿干故地是很多江河奔腾的地方,光是长过千里的大江就有好几条,最著名的脑温江,松花江,黑龙江,还有辽东的辽河,太子河,苏子河,科尔沁到察哈尔地方,知名的河流就有近二十条,多半是大江的支流,但河水汤汤,不管是大江还是河流都是人类迁移的最大障碍。

和记对经营外东北地方是板上钉钉的事,甚至决心和意志还在经营西域之上。

毕竟外东北也就是奴儿干都司地方只有力量相当薄弱的异族,分散成大大小小几百个部落,各部族之间完全没有国家形式的组织,也没有象样的军队,最少的苦兀人才几千人,居住在库页岛这个大型岛屿上,只要解决了这些小部族,这大片的土地就直接到手了,简直是上天白给的,太容易了!

而且这一大片土地不仅是面积大,有三百万平方公里左右大小,其中的林业资源在几百年后都相当重要,还有松嫩平原,天然的大粮仓,往北走的地方在后世不属于中国,有相当多的贵金属矿藏,大片的林地,渔业资源还有出海口,其中还有相当多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

这是一片宝地,更要紧的是还没有开发没有竟争对手的宝地。

把这一大片地盘弄到手,和记的发展空间就更强了,当然要想真正经营起来,就以和记的组织能力和后勤补给能力,没有五十年的时间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暂时不会成功太大的助力,甚至会影响到和记的财务。

所以短期之内不太可能派大军过来,只能先派小型的队伍配合一定数量的辎兵,以点铺面,先把一些重要的道路修起来,道路,桥梁,重要的驿站当补给点,方便联系那些小部族,加深了解,另外可以开展早期的贸易,早点使这种开发获益,而不是净往里头扔钱。

张献忠不可能知道上层的想法和安排,他的侍从官只是加个名头,用来临时在张瀚身边陪伴做事,和李贵这种正经的侍从武官是没有办法比的,根本接触不到上层的消息。

但其主动请缨,说明还是有所体悟和感觉的。

往下去奴儿干都司旧地会有很多事,风起云涌,局面可能变幻莫测,也可能迅速的发展起来。

可能数年之后,这一片地方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也可能需要和记继续投入重兵和大量的人员和资金,加上充足的物资之后才能发展的起来。

李从业的感慨只是一瞬间的事,他看着张献忠,淡淡的道:“这事我可作不了主,你自家向军司打报告。”

张献忠微笑着一抱拳,笑道:“多谢指挥提点。”

农安站这里聚集的人比此前在科尔沁地方的更多,不少更北方向的指挥刚赶到不久,这些人陆续前来拜见。

和记的辎兵们开始准备盟会的用品,无非是白马和酒一类的物品。

四周聚集了大量的部落首领,从密林到平原到处都是聚集前来的各部族的人,毫无疑问是一场盛会。

这些人就不会去受降城了,李从业捋须打量着眼前的场景,心中也是有骄傲和自豪之感。

……

谭泰和舒穆两人潜藏在农安站一带已经好几天了。

原本以为四周各部族的人会慢慢减少,漏出空档叫他们逃走,谁料好多天过去了,四周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到处都是一身猎人打扮,带着弓箭骑马而来的各族壮士。

更多的人是步行前来的,有一些积年的旧道或是河谷平原易于行走,这些部族中人簇拥着族中的首领,大股大股的从远方前来。

到处都是人,哪怕是灌木从里也不一定保险,这些部族中人和野人差不多,好一点的穿着鹿皮和靴子,差一点儿直接就穿着鱼皮制成的衣袍。

带着自制的弓箭和骨箭,一路靠捕鱼和打猎来补充吃食。

说白了就是一群野人,和此时在南美密林里生活的亚马逊人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这些部族中人打猎的时候,经常会追猎物进灌木深处,这使得谭泰等人不停的狼狈躲闪。

一个小部族可能也有三五十人,谭泰和舒穆加上三个白甲应该能打的过,可是四周到处都是人,只要发出动静,这些人合围过来,以他们丰富的打猎追击的经验,谭泰估计自己这一小群人根本没有机会跑得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