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杀

大明1617 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杀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7:22 来源:笔趣阁

万景早就被从工部衙门里揪了出来,押他的是几个穿着白皮靴的宦官,各各都是一脸凶相,身强力壮,而且腰间都是佩刀,人们似乎还看到这几个宦官的衬里穿着锁甲,这时所有人都恍然大悟,真正派出来做这事的是魏忠贤主持的内操兵!

从去年开始,魏忠贤就在景山练兵,操练几千内操兵马,都是在几万宦官里挑的身强力壮的宦官,发给甲胄兵器,还在景山操炮,时不时的能听到深宫之后传来轰隆隆的炮声。这个时候的景山和中南海等处都属于皇宫的范围之内,没有旨意外臣是进不去的,人们就知道有内操这回事,也知道内操是完全在瞎胡闹,大明历史上有过好几次内操,下场都是一样,文官势弱时太监弄内操,文官势力一强,马上就把内操给停了,皇帝也没有办法。

从现在看来,内操宦官公然出来拿捕四品文官,太监的权力当然大到叫人心寒的地步了。

东林党提起这此事来就是痛骂,倒是完全没有反思过自己!

他们搞党争搞的太厉害,把原本的浙党齐党楚党都逼的无路可退,最后三党的人都投靠了魏忠贤,魏忠贤的权力远大过大明以前所有的太监,比冯保都厉害的多,这里头东林党的功劳也很不!

万景的官袍已经被撕破好多处,脸上也有好几处青肿,看来他下意识的反抗了,下场当然十分凄惨。

到了衙门外头,就在天街之上,高起潜便瞪起眼珠子,大声喝道:“打,一百杖!”

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廷杖是特别大的木杖,木料原本就沉重,前端还包着铁皮,寻常人打三五杖就得卧床多日,打十几二十杖就得去半条命,三五十杖,几乎就很难幸存,一百杖,恐怕要把人打成肉泥了。

张瀚骑马在一旁远远看着,几个引路的宦官这时也不急了,也在马上津津有味的观看着眼前的情形。

李国宾脸上满不是滋味,他这样的老京城人已经好几十年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万历圣君被文官骂酒色财气,多次被】】】】,⊕∧m人指着鼻子骂,结果在申时行和方从哲沈一贯等首辅的维持下,到底没出现过廷杖之事,现在这样的事发生在眼前,必定惹怒全城百姓怒骂,百姓可不知道什么三党东林,就知道太监又当街打人!

架着万景的宦官们立刻把万景按在地上,然后执杖的锦衣卫立刻上来打!

打几杖,就是换人,沉重的大杖不停的落在万景的屁股上,万景在开始忍着不出声,打到五六杖以后就开始惨叫,十几杖后就叫不出声来,只是哼哼,三十杖后连哼也哼不出来了,在场的人就看到大杖不停的抬起又落下,用杖的锦衣卫换了一轮又一轮,用杖的锦衣卫都是家传的手艺,抡的杖又高又狠,打到五十杖之后,每杖下去,万景的官袍上就是洇出血来,到七十杖后,衣袍打烂,每杖下去,血水和身上的碎肉沫打的飞溅而起,整个后背都已经打烂,万景开始呕血,整个人早就失去知觉。

高起潜在下令的时候就是两脚靴尖向内,锦衣卫们看的很清楚,知道这一百杖就是和字面的意思一样,就是要这个万景的性命,他们的杖打的又急又狠,没有丝毫留力。

张瀚沉着脸在不远处观看着,四周聚拢的人很多,包括很多戴乌纱帽的官员,没有人出声话,也没有人敢于阻挡,在嘉靖年间廷杖用的很多,但越打人越多,大礼议打死几十号官员,到底文官们也没有真正屈服,后来首倡大礼议的几个文官败类都被清除出文官团体,下场都十分凄惨,嘉靖看似获得了胜利,逼走了首辅杨廷和,最终把自己的老爹弄成了皇考本生父,然而他的一生不得不得文官争斗,最终还是被严嵩和徐阶等文官中的人尖子把住了皇帝的脉,玩弄于股掌之上。

眼前这廷杖就是皇权的明确外延,是一种对文官提倡和尊守的秩序**裸的践踏,然而却并没有文官激愤,更没有人敢出来做杖马之鸣……

夏希平的面色十分苍白,他感觉眼前这一幕和自己有关,虽然万景又上了奏折,不过魏忠贤的愤怒也可能来自他书写的那封告密信。

一百杖终于打完,万景已经成了一滩肉泥,下半身已经看不出来形状,高起潜亲自上前试试鼻息,发觉万景竟然还有气息,当下脸色就是十分难看,不过一百杖打完,当着这么多围观的人也没有办法再打,当下高起潜悻悻起身,上马离开。

旗校和番役们一走,四周围看的人们就立刻上前!

有一些官员则是转身入内,他们的神色也很复杂。

打东林党的人或是心向东林的人,他们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甚至感觉内心很痛快,不过身为文官的一份子,眼见同僚被打成这般模样,内心又不可能不别扭。

一群工部的人把万景抬了起来,有人赶来一辆骡车,众人七手八脚的把万景抬到车里,就象是抬一滩烂泥,地上是打下来的碎肉和鲜血,还有破烂的官袍布料。

张瀚还是第一次看到人被打成这样,怪不得“杖杀”算是一种非正常的杀人办法,确实是太过酷厉了。

他并没有后悔叫夏希平写的那封信,万景这人他不知道,叫李国宾打听了一下也不算是东林党人,但这人既然找到他,明决心已定,只要正式上书就肯定会被魏忠贤这样处置。正经的东林党人还没有出手,万景自己就先跳出来,他的下场已经是注定了的。

带队的宦官回头对张瀚道:“张大人看着有些不适罢?”

张瀚不动声色的道:“这也不算什么,公公莫忘了下官是武官,杀的人头滚滚的时候也多的是。”

“这到是,咱家觑了张大人了。”

带队的奉御不再什么,策马在前继续带路,各人都骑马跟着,到了天、安、门外众人下马,一路步行,穿过端门到午门,从右掖门进宫城,奉御和守备的禁军对看了腰牌,众人一起步入宫禁之中。

到了会极门附近,有个宦官迎上来道:“皇爷被几个翰林官缠住了,是把下午引见的人带到文华门外等候。”

“咱家知道了。”

奉御回头对张瀚道:“张大人,看来要等一会儿了。”

张瀚笑道:“皇上叫臣子等,也是臣子的莫大、荣光。”

奉御挑了一下手指,夸道:“张大人晓事,会话。”

众人又往文华门方向去,在那里宦官们找了一个房间叫张瀚等人在这里等候,夏希平和李国宾也是因为张瀚的关系被带进来,两人都是一脸紧张,毕恭毕敬的在椅子上坐着,坐姿也是无比端正。

张瀚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四周的景色……文华门这里他当然来过,文华殿也进去过,他记得里头似乎摆放着一些钟表古董,也可能是记错了,有一个宫殿是从九龙壁进去,里头有相当多的明清座钟,都很华丽,张瀚当时在里头看了很久时间。

整个故宫,他逛过三五回,景山去过一次,也去过北海,眼前的景色,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整个格局当然没变,从午门进来,往左中去就是三大殿,奉天殿十分巍峨壮观,隔很远也能看的到,这座大殿其实是嘉靖年间重修过的,比原本的规模还了很多,可想而知在太宗皇帝时刚修筑完成时是何等的宏伟!

陌生则是眼前的景致毕竟和后世不同,墙壁应该是每年都粉涮,红墙黄瓦,都崭新如初,各种廊檐上的画作也是维护的很好,没有一灰尘,殿前的铜缸,铜鹤等摆设物也是如刚摆放的一样,宫中内外不停走动巡逻的禁军,来往出入宫禁的官吏,悠长的钟鼓声,还有到处都看的到的宦官们……这一切都叫张瀚有一种时空的错乱感。

张瀚等人坐了不久,就看到文华殿里皇帝传膳,不仅是皇帝传膳,好象也给讲读的翰林赐膳,端着膳盒的队伍经过时传来一阵饭菜的香气,令人感觉食指大动,十分饥饿。

在宫中当然不会给他们饭食,所有人都只能忍着饥饿继续等候。

……

天启没有在文华殿用膳,他的膳食还是由太监们轮流包伙,费用也是太监们的贽敬,当然皇帝也不会蠢到以为太监的银子是自己赚的,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只是以万历皇帝的想法就是既然这些该死的奴才捞的盆满钵满,叫他们出一些血也是该当的,至于太监出血后会不会把银子再加倍捞回来,那万历就不管了。

翰林们吃的是御膳房的温火灶,所有的菜都是凉了再热,热了又凉,再好吃的口感也成了软烂的一堆,皇帝的膳食是从伙房里特制,爆炒蒸煮均是算准了时间再上菜,口感好,菜也新鲜,在皇帝坐下之后,菜式就是川流不息的奉上,不一会儿就摆满了一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