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第七百七十章 黄虎

大明1617 第七百七十章 黄虎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7:22 来源:笔趣阁

每个人的衣袍都几乎湿了一大片,嘴唇都是处于干裂的状态。

几个向导聚集在一起,当着和裕升军官们的面说下一步的走法。

其实商团军也有详细的地图,可地图是死的,既然有活向导,听他们的话再参考地图,要省很多心力,也绝不会走错路。

向导们在说话时,不停的看着那些休息中的军人。

就算在阴影处,人们还是不停的流汗,然后小口的喝水,没有人违规,也没有人抱怨,更没有人敢出声发牢骚。

因为要节省唾沫,军令禁止没有必要的闲聊,战兵们多半用眼神交流着,也有一些机灵鬼把毯子取下来铺在地上,躺在地上休息,就算一样的热,躺着也比坐着舒服的多。

这是一支令行禁止的军队,一只沉默的军队……

向导们不寒而栗,眼前这支军队,实在是太过可怕了。

“咱们现在在这个位置……”白音的手指点在地图沙漠区域靠北端的位置,他的手又向东南方向斜指一下,说道:“这里是红盐池,距离咱这里八十多里,穿过这一片沙漠,从红盐池那里休整,直接向向,再走三四十里就是乱井儿,再往西南是长东堡,也是边墙所在,再直奔西是红儿山,灰城子,南边十来里就是保宁堡。榆林卫城,也就是镇城就是在两堡之间的边墙里头,如果鄂尔多斯万户和套部要攻入边墙内,他们不会想着攻镇城,得不偿失。他们会从白城子一带直接进边墙,破靖鲁堡,往西庆阳府,往东延安府,抢这些南边的州府要比抢边镇容易的多,死伤不重,收获很大。”

张问明闻言喜道:“若是这样,我们可以节省很多体能,将士们少受不少辛苦。”

李来宾盯着白音看了半天,见对方毫无异状,结合地图来看,确实白音提供的思路是最合理的路线,也确实是北虏每次入侵的最佳路线。

延绥和宁夏镇,固原镇这几个镇与蓟镇不同,这边的边墙修筑的不是很好,军堡和关口数量都不是很多,就象延绥镇,才三十多个军堡和二十多个关口,而蓟镇有三百多个军堡和二百七十多个关口,边墙在万历早年经过戚继光的重新整理和修葺,建筑了大量的空心敌台,光是从防御建筑来说,西边的这些镇加起来也不如蓟镇一个镇多。

当然蓟镇是防御京师的最重要的一个镇,当初戚继光是以百胜将军的身份被任命为蓟镇的练兵总理,后来朝廷没有痛下决心练兵,资源配给不到位,只能叫戚继光当蓟镇总理,戚继光也没有能打破北方将门对军队的垄断……用后世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体制问题,以大明大小相制,兵为将有的传统,将门当道是必然之事,不把这个传统给打破了,戚继光怎么折腾也只是折腾自己直属的浙兵,将门的家丁和亲兵怎么可能交给他去训?

防御体系做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再好,没有强兵来守,被攻破也是迟早的事,这道理其实谁都明白,但在被人击败之前,恐怕没有谁会愿意承认自己是弱者。

和太平了几十年的蓟镇不同,延绥和固原还有宁夏几个镇都是隔几年就打一仗,隔十几二十年就打一次大仗,这几镇的军人都是有着秦人的传承,沉毅,质朴,勇敢善战,秦军也可以说是大明军人的脊梁,明朝真正灭亡的时期就是秦军一部份精锐损失在松山和塔山,还有最后的余烬被李自成所歼灭,秦军一亡,明朝也完了。

由于经常做战,秦军自然要精锐许多,但大明的军制实在太差,什么总兵守镇城,然后分左中右三路副将,几个卫城里还有若干参将,各路还有游击,一旦有警就是这些将领分别领兵出战。

道理上是没错,但各个将领统领的直属兵马数字太少了,多则三千,少则一千多到两千,以家丁和直属兵马为主,大量的编制内的普通营兵,要么吃空额吃掉了,要么就是老弱病残,完全没有训练,真遇到大战,拉出来只是当炮灰使的。

这样蒙古人一来十几万,稍有一些牵制就能深入边镇之内,按历史的记录,延绥和固原等镇经常被破边,当年俺答汗就在河套地区窥探三边,明军疲于应付,到处都曾被破口深入。大明的这种体制,除非是有强力而知兵的文官,在大战时齐集众将,汇集精锐兵马,这样对战斗力孱弱的蒙古人来说也是极大的威胁,当初三边总督曾铣就曾经集结兵马收复河套,成功的逼退了俺答汗,使其退出黄河之北,可惜嘉靖误判,斩杀了支持复套的首辅夏言,毒杀边将,逮问曾铣,大好良机被嘉靖一手葬送。

不厚集精锐,分路而守,防御体系又远不及蓟镇等强镇,延纷这里就是到处是漏洞,处处兵力不足。

“就这样决定了。”李来宾最终决断道:“就依白音台吉所言。”

李来宾又对白音道:“此战过后,我会向大人力陈你的功劳,叫你未来在和裕升内,不会比银锭台吉差多少。”

白音闻言躬身道:“在下只愿战后回到牧场故地,消闲度日,不愿再争名夺利了。”

“到时候由不得你。”李来宾闻言大笑起来。

……

“黄虎,到你值哨了。”

一个二十不到的青年被人拍醒了,他怒睁两眼,眼中的寒芒叫人看了就感觉害怕,叫醒他的边军是个魁梧的汉子,反被这人吓了一跳。

这人脸上和眼中的戾气十分明显,就算是在好勇斗狠的军营里也算是难得的狠角。

被叫醒后,这个青年从地铺里钻出来,并没有打呵欠,直接就进入了十分清醒的状态,那个叫醒他的边军打了个呵欠,看了几眼这个黄脸青年脸上的大胡子,转身进入窝铺里睡觉去了。

黄虎的身形很高,与他高大身

本章未完,请翻页材不相称的是黄虎的身形很瘦,只是他的瘦并不显得人孱弱无力,而是十分精干的感觉。他的脸部皮肤是暗黄的,黄脸是十分明显的特征,所以他在军营中的绰号也就叫黄虎,他的年纪不大,却是跑过很多地方,还不到二十岁,脸上的胡须就留了一尺多长,这在当时人来说也是十分罕见的美髯。

可以看的出来,黄虎对自己的胡须十分在意,他在脖子间挂了一个银制的银勾,那是平时用来固定胡须用的,免得吃喝时胡须被沾染油污水渍。

榆林城的晚上很冷,和白天时的酷暑炎热的天气截然不同。这也是植被被破坏区域特有的现象,由于陕北地方开发的早,到处都是秃山荒岭,没有水土保湿,也谈不上储存白天的热量,晚上风一吹,叫人感觉十分寒冷。

黄虎打了个寒战,他手中的长枪拿着十分碍事,索性就把枪靠在城堞上,然后走到城墙边上,撩起衣角,痛痛快快的撒了一泡尿。

撒完尿后,黄虎慢腾腾的系着腰带,这个时候是子时末刻,正是半夜,到处都是静悄悄的,榆林城中一片寂静,只有城墙上几个地方有亮光,其余各处都是黑沉沉的一片。

天空有一轮弯月,散发着不太明亮的光芒,还有满天的星空在头顶,似乎离自己很近。

黄虎对这些都没有兴趣,他只是感觉肚子很饿。

他从小读过几年书,认得一些字,但没有改变他粗鲁不文的性格,他爹看出来黄虎不是个读书的料子,老早就带着他出来跑生意,爷俩走过不少地方,干过好多种类的小买卖,这年头人离乡贱,物离乡贵,出来跑小买卖的生意人不吃亏是不可能的,由于到处被人欺凌,养成了黄虎好勇斗狠的性格,他的满脸戾气,就是少年时跟着父亲行商时挣扎奔波时留下来的烙印。

除了行商外,黄虎当初还干过一段时间的捕快……当捕快也是花了银子才混得着的差事,正经的在编的差役肯定是干不上的。黄虎干的是地痞喇虎无赖们的活计,给正经的差役当帮闲,挂个捕快的名头,主要是干打杂的事情,出息十分有限,他的个性又是天老大地老二,有很多时候喝了两碗酒,连天老大也未必认帐……这个性格当捕快当然是干不长,时间不久就又跑出来当兵了。

当兵受的拘束更多,但军营中好勇斗狠的人反而吃的开,只是吃的很差,每天都是没有油水的麦饭,没有菜,没有油,肠子里挂不住油水,每月发的粮还被克扣,数量不足不说,还掺杂着种种霉烂的粮食和小石块一类的东西,粮食不够吃,饷也关不足,一两银子的月饷经常一拖两三个月才发一回,到手的银子都是黑乎乎的,纯度差,成烂,份量不足,还得拿一部份贿赂队官,剩下的那一点银子连当兵的自己吃饭也不够,就算这样,还有不少边军得拿这玩意养活家人。

本章完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