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617 > 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区

大明1617 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区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7:22 来源:笔趣阁

张瀚轻轻点头……汉人居住区域的人们是没有办法想象草原等处冬天时的情形的。

漫无边际的草原成了一大片的死寂的雪野,看不到动物也没有飞鸟,也没有草地和水泽,只有一片一片的积雪堆成的丘陵和山丘,也有稀疏的树木,真的是极目看去连一片树叶也难找。这样的地域广阔的无人区可能叫人十几天都见不到人踪兽影,也看不到一户人家,几百里内没有牧人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在大雪漫过人的膝盖时,一天能走的路程最多二十里路,最多三天,人就会在严寒和雪堆中失掉所有体力,最终死于寒冷和饥饿。

哪怕是和记辎兵强悍的运输和通行能力也是没有办法在大雪天气下的草原上能行的,在往常的冬天,车队就是在没有雪或是积雪很浅的情形下前行,如果前一个补给站通知积雪过深就只能等待或是寻找可以通行的地方绕道而行,在接近寒冬顶点的时候,车队一般就只能暂停,大队最少停两到三个月时间,只有少数车队会在天气允许的情形下继续运输任务。

在和裕升控制的草原腹地,这种情形得到了相当大的缓解了。

各堡和各军台各战略要点之前早就修了路,各农庄屯堡之间也有通行的小道。

这些道路象是不怎么密集的网络,但勉强还是把各处连接在了一起。

几条干道就象是粗大的血管,不管什么情况下军司都会保持道路的畅通,为此到了冬天最少每天都有人在道路上守护,大雪天都是雪停了就开始清扫,为此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来控制了几个濒临河套区的产盐的盐矿,开始用大量撒盐的办法来化雪,效果不错,节省了相当多的人力,至于粗盐的损耗,军司上层毫不在乎……

“道路会越修越多的。”张瀚也借机拍打着自己的手套,两手已经冻木了。他对银锭道:“将来将牧区按方位和甲乙丙丁来分区,各大区间先修路,这两年军司财政有些紧张,不过这些事迟早会做的。”

银锭道:“文澜你做的其实是征服蒙古的大事业,我是个蒙古人,但我愿意跟着你干,是因为我感受到你的为人和跟着你的好处,如果能叫更多的牧人能如我一样归心,用汉人的话来说就是功迈汉唐,不管是秦始皇帝还是汉祖唐宗,都远不能和你相比了。”

“银锭你这几年真是看书多了。”张瀚笑道:“马屁都拍的有水准了啊。”

“我们是朋友。”银锭正色道:“我说的是心里话,并非奉承。”

“嗯。”张瀚点头道:“我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态度,犯我者要付出代价,哪怕是杀戮,顺我者则与和记内部一样,哪怕是为我自己……这样才能长治久安哪。”

……

前方的墩台纷纷打起旗号,再次放响号炮。这一次显然就是礼炮了,墩堡和军台上站满了军人,他们发出阵阵欢呼声,张瀚在策马经过时向这些军人挥手致意,台墩上的欢呼声便是更加响亮了几分。

越过墩台堡驿区,前方有一种更加荒凉的感觉,一种蛮荒冷寂之感扑面而来,银锭等蒙古人开始着意道路的情形……牧区之间虽然是没有汉人那样的象样的道路,但由于经常有牧人骑马往来,牧区转场时的动静也不小,而且都是循着一定的道路前行,天长日久,当然就有痕迹留存,牧区一般分夏季和冬季等多个常驻点,也有一些临时的放牧点,如果不是本部的人前来,就要留意这些细微的痕迹,可以在这一片几十里方圆见不到任何人家的荒野之中寻得正确的道路。

在沉闷的马蹄声中,天气渐渐暗下来,蒋义等人心中都有些焦燥,今天是临时出门,事前没有准备太多,今晚肯定是要在牧区过夜了,如果不能在天黑之前找到牧区,就意味着队伍要在荒野中度过漫漫寒夜,这个挑战对经过苦训的将士来说都很艰难,对张瀚这样的身份来说更是相当困难了,而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今年年底的考核之中,蒋义就准备被狠狠的记上一笔不称职了。

“到了,前方还有三四里地。”

众人也没有发现什么迹象,倒是银锭等人再三眺望之后,便是相当肯定前方就有一个相当大的牧场。

“这里是阿玉石台吉的牧场。”又向前一些,银锭介绍道:“那边是杭高台吉和古禄格台吉等人的牧场,再远一些就是托博克台吉的牧场。”

这些名字张瀚相当的耳熟,托博克早早就反对阿成自立,后来俄木布洪继位顺义王,他才率部众返回,但也没有住在青城,就率着部众住在自己的牧场上,很显然是打着保留实力在外支持顺义王的主张。

对托博克这一类的台吉,军司高层颇有一些人想着趁早武力解决,这些人不象银锭台吉那样靠的住,等于是自己人,也不象白音台吉那样识时务,可以放心使用,更不象失去大半实力的普通台吉那样已经是废人,留着他们,很有可能在将来会生出乱子来。

不过张瀚暂时没有动这些人的打算,他们已经是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举部逃走,漠北还有支持红教和察哈尔人的西北方向的却图汗,托博克等人的位置可以随时跑去投奔却图汗,却图汗又与卫拉特人接壤,虽然漠北的外喀尔喀人向来和卫拉特人向来是互相仇视,不过真要是被打急了,却图汗和托博克等人投向卫拉特人的可能性也不是完全没有。而现在卫拉特人又和俄罗斯人开始眉来眼去,和漠北出现俄罗斯人的时间点相差不多,此时雄踞西部草原和新疆等地的卫拉特人也迎来了第一批俄罗斯殖民者,和漠北的蒙古人保持警惕的态度不同,卫拉特人对俄罗斯人持相当欢迎的态度,在几十年后,他们在俄罗斯人的支持下开始挑战清帝国,结果陆续打了百年,最后以准部男子十几万人被完全屠灭的下场结束了这一场霸权之争。

对却图汗等尚未归顺的势力,张瀚也并不着急去动他们,随着商道开通,和裕升的势力会更进一步的深入漠北,用商业手段吸引大量的牧民过来,用改善他们生活的方法使兼并更容易,如果到那时却图汗还是执迷不悟,以精锐骑兵突袭解决的方法较为妥当……

“阿玉石台吉没有多少部民了。”银锭介绍道:“这里好象只有二三百丁,一千多口人,牧群剩下很少,马也少,阿玉石台吉就留在青城,没有在这里居住,因为供奉太简陋,就算把牧民都逼死也没有办法恢复以前的状态了。”

以前的蒙古各部,台吉们当然是最舒服的一群人,他们住在宽敞的可以容纳几十上百人宴会的大型蒙古包里,每日人侍奉,毡包里有充足的食物和茶,有漂亮的侍女伺候,依着最大的大帐,外围是一个个牧民的帐篷,牧群如天上的繁星散落在牧场四周,又如天上的白云,飘荡在碧绿的草原之上,那是财富和享受的象征,每天他们不是喝酒饮宴就是带着牧民和猎狗打猎,玩耍才是生活的主题,他们比汉人的地主生活的还要轻松,因为他们的享乐完全有法理上的依据,牧人们已经被彻底驯服,没有人敢反抗,甚至连质疑的声音都没有。

在往常,他们最烦心的时候就是大雪灾,来年开春会过的艰难,身为主人也得设法叫牧人和牧群活下来,要不然的话他们就成了无根之木,如果是正常的情况下,阿玉石台吉在这样的天气里无论如何该和牧民们在一起,开春之后设法转场,在开春之前他要替牧民和牧畜们准备足够的吃食和干草。

然而现在阿玉石台吉的部落已经损失了大半,这位台吉索性就躲到青城去了,任由牧人们自生自灭。

往前继续走了两三里路,一个个小型的蒙古包终于出现在眼前。

这些蒙古包原本就是灰白色的,下雪之后牧人们虽然不停拍打积雪,还是有相当多的雪积留在帐篷顶上,看起来就成了一个个圆白色的雪堆。

如果不是老马识途的蒙古人引路,想在方圆几十里内找到这么一个小小的聚居点,并不容易。特别是天色晦暗,四面一片洁白的茫茫雪野之上。

远方并没有响起唿哨声,也没有惊慌的叫喊,没有牧人们的叫声和上马奔跑的声响,更没有警告声和弓弦的崩响声,预料中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一直以来,牧人聚集的地方警觉性还是相当的高,越是这样的天气就越要提防那些饿的发慌的马贼和狼群,强壮的牧人会枕戈以待,轮流警备,甚至警戒线应该撒出去很远……在草原上,凡是不小心过于大意的部落,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留下来的都是适应了这方天地一切规则,包括自然的和人类的种种艰难困苦,存活下来,生活智慧比部落老人脸上的皱纹还要深刻的多,因为凡是没有领悟的代价过于沉重,甚至已经无从后悔。

张瀚的心慢慢沉下去……因为他经常到蒙古部落行走,各部落的情形是怎样的他都十分清楚,这里不仅没有外围警备,连部落内的防备都没有了,没有牛羊鸣叫,没有狗吠马嘶,象是一片寂静的死地,如果不是有大片的蒙古包矗立着,几乎叫人怀疑这里根本无人居住。

接近外围的时候,终于听到一些牧畜的鸣叫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